南宮長萬大叫一聲,左手拔箭,右手便即無力使戟。
敞孫生乘其手慢,複儘力一戟,刺向南宮長萬胸肋。
南宮長萬將身一閃,趁勢拔出箭矢,敞孫生之戟已刺入左股。南宮長萬自車中倒撞於地,急欲掙紮,被敞孫生將長戟逼住咽喉,眾軍上前擒住,緊緊綁縛。
猛獲與公子僵戰個平手,偷眼看見主將被擒,急棄戰車,解下駕車轅馬,單騎逃脫。
魯莊公大獲全勝,鳴金收軍。剛回到城中,隻見東北火燭天,戰車隆隆,鮑叔牙率軍來援,卻隻遲得一步。鮑叔牙見宋軍全部潰散,不由頓足捶胸。
鮑叔牙:我雖加倍小心,奈何南宮又因大意致敗。此番伐魯,眼見得又成畫餅!
因思獨力難支,隻得連夜拔營,全師退回齊國。
魯莊公在城上見齊軍不戰而退,哈哈大笑,得意至極。由是下城,回歸帳中坐定,吩咐大排筵宴,擂鼓聚將慶賀。
敞孫生押解南宮長萬,步入中軍大帳獻功。
南宮長萬肩股被創,流血不止,兀自勉強咬牙挺立,不露痛楚之態,更不討饒。
魯莊公愛其驍勇,急命醫官為其所紮裹傷,並設客座,厚禮待之。席間公卿輪番勸降,南宮長萬寧死不肯。次日還都,命將南宮囚於曲阜。
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4年。
齊軍與魯國爭戰,先後於長勺、郎城兩次敗績,主將鮑叔牙頗懷羞慚,無顏徑回臨淄,乃於回軍途中攻譚。
譚君奔莒,其國遂除。
畫外音:譚國乃周武王所封子爵,位於章丘縣西。因國勢不盛,不久成為齊國附庸。公子小白出亡時,經過譚國,譚子未曾以禮接待。小白回國即位為齊桓公,譚國亦未派人祝賀。由此便被鮑叔牙兵敗後遷怒,一戰滅之。譚國後代以國名為氏,乃是譚姓由來。
鮑叔牙揮師滅譚,找回一些顏麵,還於國都。
齊桓公迎軍入城,乃知魯國甚為強大,難以戰勝。便依管仲“尊王攘夷”之策,遣大行隰朋前往洛陽參拜周天子,稟告即位齊侯之事,且求賜婚。周王使魯莊公主婚,將王姬下嫁於齊。徐、蔡、衛諸侯聞之,各以宗室之女來齊為媵。
魯侯主婚,故此齊、魯複又通好,各捐前嫌,約為兄弟。
是年秋,宋國突發水災,顆粒無收。魯莊公聞報,使人齎持米糧金帛,進行援助。宋閔公感念魯公恤災之情,遣人來謝,魯莊公大悅,並釋放南宮長萬歸國。宋閔公在殿中接見,並對南宮長萬戲言嘲諷:將軍勇冠天下,寡人敬若天人。今一戰而為魯囚,卻是為何
大夫仇牧:君臣之間相交以禮,主公何出此戲言
宋閔公哈哈大笑,不以為意。南宮長萬聞言無語,大慚而退。
周莊王在位十五年病逝,太子胡齊繼位,是為周釐王。
訃告發至宋國,宋閔公正與宮人遊於蒙澤。因聞說南宮長萬能擲戟於空中,高達數丈,落下時複以手接之,百不失一,故命南宮長萬同遊,命演此技為樂。
南宮長萬奉命耍弄一回,果然神乎其技,宮人俱都誇獎不已,喝彩之聲驚天動地。
宋閔公見妻妾侍女喝彩,引發妒恨之意,心中不悅。便命內侍取來博局,要與南宮長萬決賭,言明輸者以大金鬥盛酒為罰。原來博戲卻是宋閔公所長,堪稱絕技。
南宮長萬連負五局,罰酒五鬥,於是醉眼迷離,心中不服,再請覆局。
宋閔公嘲笑:你這個魯囚,乃是常敗之將,安敢複與寡人賭勝
南宮長萬聞言變色,心懷慚忿,怒火借著酒意燃起,漸不可抑。
宮侍來報:周王有使命到。
宋閔公急令請入,以禮相見,並問來意。
王使:某奉天子之命,來報莊王之喪,告立新王。
宋閔公:周室既更立新王,為臣國者,即當遣使吊賀。
王使告辭退出,閔公吩咐罷戲,各自散去。
南宮長萬:臣從未睹王都之盛,今新王即位,主公既遣使吊賀,臣願奉使一往!
宋閔公:通使王室,何等嚴肅尊榮!宋國即便無人,何至以囚徒奉使
南宮長萬胸中怒火再也按捺不住,兼乘酒醉,一時性起,戟指閔公麵門大罵。
南宮長萬:狗東西!某敬你是君,你卻輕某為奴。屢次三番,折辱不休。某雖為囚,義不肯降敵;若肯降時,今為魯國上將矣!汝知囚能殺人乎
宋閔公:賊囚,灌了幾口黃湯,怎敢如此無禮!
說著話,伸手搶過侍衛手中長戟,欲刺南宮長萬。南宮長萬見閔公挺戟在手,便哼一聲,提起麵前棋枰,將宋閔公打倒在地;再複一拳,宋閔公早已嗚呼哀哉。
宮人及侍衛見狀,驚叫一聲,四散而走。南宮長萬怒氣未息,提戟出於營門。上大夫仇牧前來,迎麵遇見。
仇牧:南宮將軍,主公何在
南宮長萬:我已殺之矣。
仇牧:逆賊囚徒,焉敢如此!
南宮長萬大怒,將手中長戟一揮,複殺仇牧,緩步登車,旁若無人而去。
閔公侍衛逃回,跑到太宰府中,將南宮長萬弑君之事,報與太宰華督。
華督此時年近七十,聞變立即挺劍登車,帶領家兵出城討亂。行至東宮之西,正遇南宮長萬駕車而來,一路東倒西歪,其酒未醒。
華督厲罵:待死囚徒,怎敢欺心弑君!
南宮長萬:老賊,俺素日敬你是三朝元老,也來這樣罵我!
仗著酒力,一戟刺去,華督墜於車下,在地上掙命;又複一戟,正中咽喉。
華督一死,南宮長萬酒意大醒,暗思:今日之禍已經惹大,若待公子大夫反應過來,必致滅族之罪。於是叫道:一不做,二不休!
當即聚集舊部死士,闖進內宮,先將閔公從弟公子遊押到殿上,然後敲鼓撞鐘,召集群臣。眾官以為國君回鑾,不一時齊集殿上。南宮長萬見眾官到齊,遂麵南而立。
南宮長萬:宋捷昏庸無道,信用仇牧、華督,輕挑魯釁,得罪諸侯,陷宋國不義,均已被我殺之!公子遊乃莊公嫡子,向有大德,可為宋侯。公等可上前拜賀!
眾臣聽罷大驚,麵麵相覷。
南宮長萬:倘若不從,可試我手中大戟!
眾臣不敢違拗,隻得上前參見公子遊,口稱主公。
五代宋君之族攜家帶口,皆都出奔蕭國;惟有公子禦說,逃奔亳地。
南宮長萬乃使親子南宮牛為將,猛獲為副,率師攻亳。
公子禦說與亳叔協力以抗,其城百日不克。蕭叔大心率引宋公五族之眾,又會合曹國之師,前來援救亳城。公子禦說聞報援軍來到,開城接應,內外夾攻。
南宮牛大敗被殺,宋兵儘降。猛獲僥幸逃出,不敢回宋,徑投衛國。公子禦說即用降兵旗號,假稱宋軍攻克亳邑,得勝回朝。由此詐開宋都城門,一擁而入。
南宮長萬寡不勝眾,駕車回到家中,扶其老母登輦,挾戟禦車而行,斬門而出,無人敢阻。三日間疾行二百六十餘裡,逃至陳國。
宋國群臣即殺子遊,奉公子禦說即位,是為宋桓公。
宋桓公即位,拜戴叔皮為大夫,選五族賢者為公族大夫。複修國書,遣使往衛,請執送猛獲還宋;再遣使往陳,請執南宮長萬以歸,必欲正法。
宋使至衛,遞上桓公國書,請執猛獲回國問罪。衛惠公猶豫不決,問於群臣。
衛惠公:宋國來索猛獲,與或不與,孰便
群臣:猛獲急而投我,恐棄之不義。
大夫公孫耳:諸公所言非也。留此惡人,於衛何益況衛宋向來交好,若庇一人之惡,而失一國之歡,非計之善者!
衛惠公稱善,下令將猛獲擒拿,囚以檻車,使宋使執回。
宋使至陳,索討南宮長萬。陳宣公不敢不應,乃思一計,喚來公子結。
陳宣公:南宮長萬勇冠天下,你可設計鎖拿,送與宋使,以解我國危難。
公子結領命,遂請南宮長萬至府,盛排筵宴,極儘恭維。
公子結:早聞將軍武藝絕倫,勇冠天下。如蒙將軍不棄,請為陳國上將。
南宮長萬:逃亡之人,若蒙見容,便已感激不儘,又複敢何求
公子結:如此,將軍便是應允。小弟高攀,請結為兄弟。
南宮長萬大喜,感激涕零。公子結見其中計,便命家人布列杯盞,與南宮長萬痛飲。酒至半酣,複喚府中婢妾出來勸酬,又命歌舞助興。南宮長萬歡飲大醉,臥於坐席。
公子結呼之不醒,便喚力士進來,用牛筋將南宮長萬捆於車上。請來宋使,又派十乘戰車,星夜將南宮母子送至宋國。
宋桓公見獲南宮長萬,不由大喜。乃命將其與猛獲一同綁至市曹,亂刀剁為肉泥。可憐南宮長萬八十歲老母,亦被誅殺於市。
周釐王元年,乃是齊桓公五年,魯莊公十三年,公元前6年。
齊桓公接受管仲“尊王攘夷”建議,派使臣向周釐王朝賀。
周釐王見齊國如此恭敬,十分高興,立即下詔,承認齊桓公為東方諸侯方伯,並托桓公召集諸侯,公布此事。
齊桓公奉周王之命,在齊國北杏(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成為諸侯盟主。
遂國不至與盟,桓公即刻發兵滅之。周武王封舜後裔於遂(山東寧陽、肥城一帶),稱虞遂,本是魯國附庸,至此為齊所滅。
齊國伐遂,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遂,而在於魯。在此之前,齊國數度與魯國交戰,均未占到上風。此番齊桓公便以遂國不參與盟會為由伐之,並滅其國,其實是為了殺雞鎮猴。
周釐王二年春,齊桓公聯合陳、曹二國,聯軍進攻宋國,並請求周釐王出兵。周釐王派單伯帶兵前往,約會諸侯,並與宋國講和後回國。
由是齊桓王霸主地位終得諸侯認可,齊國稱霸中原時代正式開始。
遂國宗室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合謀,誘殺齊國占領軍,欲圖複國。齊桓公聞報大怒,出兵血腥鎮壓,遂氏複國運動迅即失敗。遂氏各部遭到屠戮,由是滅族,天下諸侯大驚。此乃春秋爭霸初期首次滅族屠殺,永載史冊。
周釐王胡齊在位五年去世,子姬閬繼位,是為周惠王。
周惠王元年,晉武公逝世,在位三十九年。子姬詭諸即位,是為晉獻公。
詭諸即位之後,便用大夫士蒍之計,儘滅曲沃桓公及莊伯子孫,鞏固君位。又追隨齊桓公尊王攘夷政策,先後攻滅驪戎、耿、霍、魏等國,又擊敗狄戎。
同年,秦德公自平陽(陝西眉縣)遷都雍邑(陝西鳳翔),深入關中,進逼中原。
齊桓公稱霸諸侯,誌得意滿,遂開始怠政,儘委國政於管仲,托軍事與鮑叔牙,自己日與婦人飲酒為樂。又寵幸孌童豎貂,以及雍邑巫者易牙。
雍巫為人多權術,工射禦,又精於烹調之技,故為齊桓公所喜。衛姬得疾,易牙調和五味美饌進獻,衛姬食之而愈。
齊桓公戲謂易牙:寡人遍嘗天下美味,惟不知人肉滋味。
易牙既退,次日進獻蒸肉一盤,嫩如乳羊。桓公食儘,認為其味甘美至極。
齊桓公:此何肉耶,美味至此
易牙跪答:臣之長子,年方三歲。昨聞主公聲言,平生未嘗人肉之味,臣故殺子,以奉饗主公。
齊桓公淚下:卿休再言,且請退下!
自此以為易牙愛己,勝於父子,愈加寵信。自此豎貂、易牙內外用事,權傾當朝。
鏡頭切換,轉向荊楚大地。
周惠王元年,巴國大舉伐楚,攻克那處(湖北荊門)。
巴族夏朝時稱巴方,商朝時稱巴奠。因不甘商朝壓迫,參與周武王伐紂。武王克商,巴氏被封為子國,為姬姓宗族。地域北至漢水,南及大巴山,西抵益川,東至襄陽,與楚國為鄰。因不願受楚人挾持,故此來攻。
那處城守將,乃是楚國大夫閻敖,因被巴人打敗,隻得棄城遊水而逃,來投楚王。
巴國乘勝而進,大軍直至楚國郢都之下,由此江南驚震。
楚文王大怒,先命斬殺閻敖,然後引兵來討巴國。
閻敖被殺,族人不服,紛紛起兵作亂。借楚文王平叛之機,巴國加緊攻伐楚都。楚文王倉促出戰,由於準備不足,大敗於長江渡口,率領敗軍回國。
見楚王敗退回來,郢都大閽鬻拳下令守城之軍扯起吊橋,緊閉城門,拒絕開城。
楚文王:是本王退兵還師,何故不開城門
鬻拳:據楚國先王法令,敗軍一律不得入城。大王雖為國君,因喪師而回,臣故不敢開城,尚請大王恕罪。
楚文王:卿不開城,本王如何還都
鬻拳:除非大王鼓勇再戰。不論與何國開戰,若能得勝,則臣必開城恭迎。
楚文王萬不得已,隻好轉兵往北,進攻淮河上遊嬴姓黃國,並在踖陵擊敗黃**隊。
巴國本欲乘勝攻打郢都,聞說楚文王在敗退之餘尚能力克黃國,便即收兵還國。
楚文王奏凱回國,行至湫地,因見天晚,下令安營紮寨。庖人以醃製菖蒲之根進獻,楚文王送入口內品嘗,隻覺味道甚為獨特,卻不認識是何食品,於是便問庖人。
楚文王:此乃何物其味甚奇。
庖人:稟大王,此是菖蒲之根,名曰昌歜。
楚文王開懷大嚼,不料卻因暴食過量,以致中毒。當晚忽覺腹痛如絞,暴病而亡。
隨征諸將見此,不由大慟,於是便將庖人定以弑王之罪,亂刀分屍。楚師掛孝載屍歸郢,命人報入都城,聲名國王雖死,卻是凱旋而歸。鬻拳聞報,急引眾出城,迎喪歸葬,並扶文王長子堵敖繼位。拜舞稱賀已畢,鬻拳乃向新王上奏。
鬻拳:臣下冒犯先王,拒其敗兵入城,故致先王喪於征途,其罪在於不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