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集 單車四國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六十六集 單車四國

第六十六集 單車四國(2 / 2)

鮑息想起父親鮑牧慘死,雖然明知田氏是敵非友,為報悼公,當即允諾。田常於是便趁閱師之際,進鴆酒毒殺悼公,並遣使報與吳王。

吳王覽其私書道:寡君得罪上國,遂遘暴疾,上天行誅。大王幸賜矜恤,勿隕社稷,齊人願世世服事上國。

夫差覽書大喜,乃班師而退,魯師亦歸。田常遂立悼公之子薑壬為君,是為齊簡公。

吳王夫差勝齊還吳,得意非常,因以姑蘇台為家,四時隨意出遊,與西施弦管相逐,流連忘返。滿朝卿臣,惟太宰伯嚭及大夫王孫雄常侍左右,伍子胥若要求見,往往辭之。

早有細作報回越國,文種大喜,立刻入見越王。

文種:大王,翦吳時機至矣!今歲我越國年穀歉收,粟米將貴,君可請貸於吳,以救民饑,此空吳實越之計也。天若棄吳,必許我貸。

勾踐從之,即命文種以重幣賄賂伯嚭,使其引見吳王。

文種參見吳王於姑蘇台,再拜請道:越國地處洿下,水旱不調,今年又逢年穀不登,以至人民饑困。願乞上國太倉之穀萬石,以救目前之餒;明年穀熟,即當加倍奉償。

夫差:越王臣服於吳,越民即是吳民也。孤何愛積穀,不肯救之

遂命撥穀萬石,使文種裝車押回。

伍子胥養病在府,聞越使至,遂闖宮上台,極力諫道:越國無饑,今遣使乞糴,實將空吳之粟。與之並不加親,不與亦未成仇,王不如辭之。

吳王多日不見伍子胥,忽然相見,想起其對吳國大功,不由溫情脈脈。

因聞此諫,遂又不以為然:勾踐囚於吾國四載,毫無怨恨之情。代齊時願為先鋒,常時又貢獻不絕,豈複有背叛之虞

伍子胥:臣聞越王早朝晏罷,恤民養士,誌在報吳。若說君臣之義,則商湯伐桀,武王伐紂,乃皆非以臣伐其君乎

話猶未了,伯嚭從旁冷笑:若依相國之言,則勾踐是為湯武,吾王當比於桀紂耶越今有貸,明歲加倍償還,無損於吳,而有德於越,何憚而不為也

伍員怒道:似你這般奸佞,伍員恥於同事!

文種借貸吳粟萬石以歸,勾踐即命頒賜國中貧民,百姓無不頌德。

時光飛逝,轉眼次年秋初。

越國大熟,文種複來獻計:今既豐收,當先還吳貸。王宜擇精粟,蒸熟而與之;吳人喜愛吾粟飽滿,必用以布種,則其來年顆粒無收,則至饑餒矣。

越王喜而從之,遂以熟穀還吳,比借貸之數加倍。

吳王歎道:勾踐真信人也。

又見越穀粗大異常,果然便命國人皆以越穀為種。

及至來年秋至,舉國絕產,顆粒無收。伍子胥見舉國絕產,遂再次入見吳王。

伍員:越人還穀,我以為種,則絕其收,是乃文種毒計,勾踐詭謀,由此可知。可趁此機興兵伐罪,一舉亡越!

伯嚭接言道:越地肥沃,與我吳國水土有異。又或植法不同,乃致絕收。其還穀之時,豈知我國人皆以為穀種耶以此問罪,誠恐越王不服,天下諸侯見笑!

夫差以為有理,再次不聽伍員進諫。

畫外音:兩國交爭,與黎民何乾文種以蒸熟粟種以害吳人,其計亦謂狠毒之甚。其後自己身死於越王勾踐之手,除勾踐薄情寡義之外,亦非損陰喪德,害人害己

越王聞說吳國絕收,軍民陷於饑困,便欲興兵伐吳。

文種諫道:時未至也。其忠臣伍員尚在,須設計除之,而後舉兵伐國,無往不勝。

越王然之,遂喚範蠡入內,責以軍旅,命越盈加強訓練軍士擊刺之術。

範蠡領諾,又以重金聘請楚人陳音,薦於越王。

越王:陳音何人其有何能

範蠡:陳音善造弩弓,又射術天下無對。因在楚中殺人避仇,逃亡越地。

越王當即召見,聘為射師。當廷問道:弓弩之技,何所而始

陳音: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古有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因神乎其技,時人便為之歌曰:斷木續竹,飛土逐肉。神農皇帝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以立威於四方,便生弓箭。有弧父生於楚之荊山,自幼習用弓矢,所射無脫。以其道傳於羿,羿傳於逄蒙,蒙傳於琴氏。琴氏橫弓著臂,施機設樞,加之以力,其名曰弩。琴氏以此傳於楚三侯,楚人由是世以桃弓棘矢,備禦鄰國。臣之射技,乃再傳於楚之上將養繇基。

越王大喜,乃使其授連弩之法於三軍。陳音經過千挑萬選,終得善射之士三千,教以三矢連發絕技,人不能防。比及三月,三千射手儘其巧能。

陳音授藝之後,便即病死。越王詔命厚葬,其陵名曰陳音山。

鏡頭轉換,按下越王厲兵秣馬,圖謀報仇,複說齊國。

齊相田常久懷擅國之誌,隻因忌憚國內高、國二卿之黨尚眾,不敢妄動。欲儘除之,乃奏齊簡公道:魯國與我相鄰,世為姻親,卻勾結吳國來伐,實乃狼子野心,此仇不可不報。今趁越王為吳後患,吳王不敢離國遠征,臣請主公親征魯國,必能取勝。

簡公聽信其言,便命國書為將,高無平、宗樓副之,大夫公孫夏、公孫揮、閭丘明等皆命從征。悉車千乘,往魯國征進。田常率群臣相送至汶水之上,誓師主祭,聲勢浩大。

魯國聞說齊師又來,舉朝皆驚,莫知所為。

當時孔子在魯,專務授徒課業,刪述《詩》、《書》,不問世事。這一日,忽有門人琴牢字子張,自齊至魯,來見其師,說齊兵已至魯境。

孔子驚道:我雖已不食君俸,但魯國乃是父母之國,今被外患敵兵,不可不救!

因召集眾弟子,問道:爾眾門人之中,誰能為出使於齊,以止伐魯之兵

子路、子張、子石聞聲出班,俱稱願往,孔子不許。

子貢時為魯國之相,亦在座中,乃離席起身問道:賜可以去乎

孔子點頭微笑:若是你去,為師方可放心。

子貢於是入見哀公,自請出使齊國,討了國書,即日辭行。

鏡頭閃回,敘子貢來曆。

子貢複姓端木,單名賜,衛國黎(今河南省鶴壁浚縣)人,善於經商,家業豪富。

魯國之法,魯人若有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可取贖金於公府。子貢常贖魯人於諸侯之國,而不取其金。

孔子:端木賜失之矣。

子路:夫子因何而作是言

孔子:國中有贖人之能者,未必具備子貢家財;若皆如子貢贖人而不取金於府,則自今以往,魯國恐再無贖人者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

時人有言:子貢賢於孔子。

子貢駁斥道:是何言耶!譬諸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閃回結束,子貢使齊,拜見田常子。

子貢來至汶上,入於中軍大帳,旁若無人。

田常待子貢坐定,開口問道:先生此來何事

子貢:特來作說客。

田常:未知先生,將以何辭說我

子貢: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吳國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儘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以此有悖常理以教田某,何相戲也

子貢: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臣故謂以弱為強,悖於常理。

田常:此言何謂

子貢:君為齊相,三封而三不成,是大臣不聽明公之言。公欲破魯廣齊,則必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齊主。上驕主心,下恣群臣,反求必成大事,豈不難乎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隙,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倘若伐吳不勝,必國人半死於外國,且朝中大臣內空,則明公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製齊者,非唯君而何

田常:善哉是言。雖然如此,我齊兵業已加魯,若去而攻吳,眾臣豈不疑我

子貢:此事易耳。明公且按兵休動,臣請使吳國,令吳王出兵救魯伐齊,其必應允。則明公以兵迎戰,則齊之眾臣哪個不從必唯明公馬首是瞻也。

田常許之,反出厚禮重金,加派車馬,使子貢南見吳王。

子貢去後,田常又謂主將國書:我出臨淄之時,聞說吳王將出兵伐齊。來者不善,將軍可將大軍姑駐於此,未可輕動。我將還國留守,並派人打探吳人動靜,還報將軍。有道是千裡伐國,須防後患,將軍宜先敗吳兵,然後乘勝伐魯,方保萬無一失。

國書信以為實,於是領諾。田常遂歸齊國,留守臨淄。

子貢日夜兼程,來至姑蘇城中,拜見吳王夫差,下其說辭:

臣聞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萬乘之齊私攻千乘之魯,是與吳爭強於中原,竊為大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大王何不便借救魯以伐齊,鎮撫泗上諸侯則誅暴齊以服強晉,在此一舉,且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強齊,智者當深信此不疑也。

夫差聞而喜道:先生真乃金玉良言,說中寡人心思。前者齊侯許以世代服事吳國,寡人以此許其歸順,班師還於姑蘇。今齊國食言爽約,朝聘不至,且發兵攻魯,其實可恨!寡人正欲提兵前往問罪,但聞越君勾踐每日勤政訓武,恐有謀吳之心,是我大患也。寡人欲先伐越,然後乘勝北征齊國,不亦可乎

子貢:若果如此,齊必滅魯,複興桓公霸業矣!況越弱齊強,越人已服,伐之何益伐越利小,而縱齊患大,智者誰不知之就大王而論,若畏弱越而避強齊,非勇也;逐小利而忘大患,非智也。智勇俱失,何以爭霸大王若必慮越國趁機來襲,則臣請為大王東見越王,使親櫜革建,以從下吏何如

夫差聞言大喜:先生誠能如此,孤之願也!

於是亦出重金厚幣,載之以車,贈予子貢,使往說越王。

子貢至越,求見越王。勾踐聞說,不由大喜,遂對文種及範蠡道:端木賜乃聖人之徒,專行仁義之事,此番前來,必有利於越國。

文種:大王之言甚是,可以禮待之,叩其來意。

越王從之,於是下令除道郊迎,將子貢請至殿上,屏退眾卿,單獨請教:越國乃蠻夷之邦,何勞魯相大夫,聖人門徒玉趾光降辱臨

子貢答道:特來吊君。

勾踐:孤聞禍與福為鄰,先生下吊,必是孤王之福,請聞其詳。

子貢暗讚越王態度從容,於是以實相告:實不相瞞,某乃魯人,自當為魯國謀劃。今臣往說吳王救魯伐齊,吳王實欲聽某,但畏賢王躡之於背,遂曰“待我伐越之後乃可”。大王若無報吳之誌,而使吳王疑之者,拙也;若有報吳之誌,而使人預先知之者,危也!

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本來便欲一心報吳,卻又生怕夫差知道,猶恐一朝謀泄。今聽子貢一語道破天機,如何不驚於是聞其言愕然,不由起而長跪,誠心求教。

越王勾踐:先生遠來,必有妙計救我

子貢:吳王驕而好佞,宰嚭專而善讒,吳國必敗之由也。賢王臥薪嘗膽,可以重寶取悅其心,再以卑辭奉承其驕;複請從征伐齊,則必消其疑。且此去戰若不勝,吳國之勢必削;若戰而勝,其必起爭霸諸侯之心,將以兵北向強晉。則吳國有間,而越國可乘也!

話猶未了,隻聽堂下有人撫掌稱善。範蠡與文種並肩升階登殿,與子貢以禮相見。

敘禮已畢,文種對越王說道:子貢之策,真金石良言,乞我王準行之。

勾踐大喜,對子貢再拜稱謝,乃贈以黃金百鎰,寶劍一口,良馬二匹。

子貢還見吳王:臣以大王之言相告,越王大恐,委臣轉奏大王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且雲大王若北上伐齊,必選越甲三千,以隨驥尾。

吳王:寡人欲命越王隨我伐齊,可乎

子貢:臣謂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是謂不義。若依臣計,大王莫若受其財幣,許其出師,而辭其君王隨征。

吳王許諾,遂發九郡之兵伐齊,並命越甲隨征。

子貢告彆吳王,又單車馳往晉國,來見晉定公道:臣聞‘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齊國與吳軍為魯國之故,將欲決戰。吳王若是戰而不勝,越人自其背後亂之必矣;若與齊戰而勝,則必以得勝之兵臨晉,與賢侯爭霸中原矣。

晉定公聞而大恐,問道:依先生之計,孤將為之奈何

子貢:吳國勞師遠征,明公以逸待勞可也。隻厲兵秣馬,整軍修卒以待,必可乘吳軍之蔽,無可憂慮。

晉定公許諾,並以重金相謝。

子貢告辭晉侯,還至魯國,回報恩師孔丘。

孔子聞說弟子周遊一圈,兼得齊、吳、越、晉四國重賜厚賞,乃讚不絕口:善哉!賜之多智,且善斂財如此,我不如也。

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夫人亓官氏卒。

吳王夫差聽信子貢之言,發兵北上爭霸。派大夫徐承率舟師,從吳國長江口沿海北進,千裡突襲齊國;內陸則沿新鑿邗溝北進,由長江入淮。

遣使先發,約會魯、邾、郯三國之軍。

越王勾踐使大夫諸稽郢為將,率鐵甲三千,前往姑蘇從征。

吳王大喜,遂征九郡之兵北進。遣人預建彆館於句曲,遍植秋梧,號曰梧宮,使西施移居於此避暑,以待勝齊班師,即於梧宮度夏。

大軍將發,子胥馬前阻諫,進言先斬越王勾踐。

夫差又不聽,反納伯嚭之策,命伍員出使齊國約戰,欲假手齊人之手殺之。

伍子胥屢諫不入,自料吳國必亡,乃借出使齊國之機,攜子伍封同行。至臨淄見到齊侯,麵致吳王之命。齊簡公聞言大怒,當即便欲下令,立即誅殺伍子胥。

大夫鮑息見此,出班進言:伍子胥隻因屢諫不入,與吳王已成水火,故被遣來齊,欲借主公之手殺之,以免誅殺忠臣之謗。主公不可為人刀手,以使吳侯得遂心願,宜遣伍子胥還歸本國,令其忠佞自相攻擊。夫差若殺子胥,則我不戰而勝矣。(本集完)



最新小说: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 雷祖降臨 一直都如初見 刺客與大小姐的旅行 說好的假結婚,女總裁請自重! 嬌撚珠玉 高門寒婿的科舉路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娶走了 天下遊魚 超凡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