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滅門之恨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二集 滅門之恨

第十二集 滅門之恨(2 / 2)

李傕:禍國者乃是太師,我等何罪,陛下不赦

獻帝:今我知過矣,赦免卿等可也。

李傕:臣等非但無罪,且有護駕西遷之功。不予封爵,恐諸將不肯退兵。

獻帝火燒眉毛且顧眼前,隻得依其所求,當即在揚武樓上宣詔:敕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為中郎將,張濟為驃騎將軍。其餘李蒙、王方等,各為校尉。

此時兵臨宮門,刀刃加頸,王允手中無兵,無力阻止,隻得聽任天子照單封賞。

李傕又奏: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謀誅我等,必請殺之,以謝諸將。

獻帝無奈,亦隻好詔準,將三人殺了。

賈詡想起好友蔡邕之死,又請李傕上奏天子,必殺王允,為蔡中郎報仇雪恨。

李傕本來不欲如此,但想此後還要多靠賈詡出謀劃策,於是便依其議,奏請天子下令,絞殺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獻帝此時自身難保,準不準奏,已無甚意義。李傕遂命軍士入內,將王允牽出,絞殺於樓下。賈詡猶然不肯罷休,終將王允儘滅滿門。

畫外音:王允以連環奇計為國除害,本來功莫大焉,舉國稱頌;但因一時不忍,屈殺天下書膽蔡邕,惹惱了賈詡,自己反遭滅門之禍,終年五十六歲。李傕、郭汜之禍,將故漢舊臣殺戮一空,遠遠深於董卓把攬朝政之害,實為漢室衰亡之源。

獻帝見殺王允,深為歎息流涕,無計奈何。李傕得誌,與眾人議論,欲封賈詡為侯。

賈詡:保命之計,何談功勞且使京城塗炭,實乃大罪,死且有餘,豈敢再論功受爵

因而堅決不受。李傕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不容再辭。此後不久,賈詡生母去世,便欲辭官,回鄉守製。朝廷不允,拜為光祿大夫。

如此年餘,張濟引領本部兵馬還屯弘農,遠離長安。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權,互相猜忌,爭權奪利,多次興兵打鬥,長安官民不勝其苦。

賈詡每以國之大體責之,三人雖心中不和,但勉強聽從,於是三分長安,各守其界。

興平二年春,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與郭汜矛盾日益激化,再次交兵廝殺。

張濟在弘農糧草不敷,於是發兵攻打宛城,卻在攻城時為流矢所中,不治而死。張繡拚力打破宛城,儘殺守軍,並以諸侯之禮為從父治喪,自此統領割據南陽諸郡,威勢大震。

李傕見死了樊稠、張濟,便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為謀主。

李、郭交戰之際,賈詡兩不相助,並積極謀劃幫助獻帝出逃長安,東返洛陽故都。

其策未行,李、郭二人罷兵,複又講和。賈詡自覺得罪朝廷及天下百姓,怕跟李傕遭受池魚之殃,便納還印綬,攜帶家眷,離開長安,前往華陰投靠同鄉段煨。

段煨軍中將士一向敬服賈詡,聞其來投,俱各欣喜雀躍。段煨卻怕賈詡奪其兵權,表麵十分禮遇,內實忌之。

賈詡看出段煨心思,心中常不自安,遂寫信給張繡,訴其苦衷。

張繡見了書信,便派人前去華陰,迎接賈詡前來宛城。賈詡見到來使大喜,於是毫不猶豫,遂留書向段煨辭行,隨來人登車而去。

從人問道:段煨待主公甚厚,何故不辭而彆既然走了,又何必將家眷留在華陰

賈詡答道:段煨生性多疑,猜忌於我甚深,待遇雖厚,久之定為其所害。而我離開,其必高興,且指望我為外援,一定善待我家人。今張繡軍中缺乏謀士,某又是其長輩,必言聽計從,如此我與家人,都能得到保全。

從人聞聽,敬服其論。賈詡到達宛城,自此歸於張繡帳下,張繡厚待,言聽計從。

李傕聞報張繡占了南陽,為示拉攏,遂派使者前往宛城安撫,使其不跟自己作對。又派黃門侍郎鐘繇前往襄陽宣詔,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許其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衙屬,擁有開府辟召掾屬之權,禮儀如同三公。

鐘繇尚未回京,又派左中郎將祝耽持詔前往,授予劉表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李傕以此結連劉表作為外援,劉表則借機擴充實力,一時成為諸侯之雄。

鏡頭轉換,朝廷大亂未息,青州黃巾又起。

青州黃巾餘黨聚眾數十萬人,攻打州縣,劫掠良民,山東大亂。青州刺史及知州大懼,急具折飛報長安。

李傕、郭汜遂請獻帝上朝,問計於群臣,商議如何平叛。

太仆朱雋出班說道:某舉一人,要破山東群賊,非曹孟德不可。自從喬瑁死後,曹操繼為東郡太守,廣有軍兵。若命此人討賊,黃巾賊可克日而破。

李傕大喜從之,於是星夜草詔,差人齎往東郡,命曹操與濟北相鮑信一同破賊。

曹操與鮑信領了聖旨,一同興兵,攻擊黃巾賊於壽陽。

鮑信輕入重地,為賊所害。曹操破賊於濟北,兵馬到處無不降順,不過百餘日,招安到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

曹操擇其精銳者編入麾下,號稱青州兵,成為起家本錢,自此威名日重。

山東報捷之書送到長安,朝廷敘論軍功,由此加封曹操為鎮東將軍,東郡太守。

有了朝廷封誥,曹操此番名正言順,遂貼出檄文,在泰山招賢納士。

畫外音:檄文張出不久,便有潁川荀彧字文若,與其侄荀攸字公達,東郡東阿人程昱字仲德,譙郡郭嘉字奉孝,光武帝嫡派子孫淮南劉曄字子陽,山陽昌邑人滿寵字伯寧,武城人呂虔字子恪,陳留平邱人毛玠字孝先等,皆為一時俊傑,絡繹而至。這些人或因避十常侍及董卓之亂隱於山林,或原從袁紹因其不能重用,此時全為曹公所感,投到帳下。

除了以上文臣,又有數員武將來投,乃是泰山巨平人於禁字文則,弓馬熟嫻,武藝出眾;陳留人典韋,無有表字,勇力過人;東郡人陳宮字公台,智勇雙全,世稱豪傑。

曹操來者不拒,皆都經過親自交談,或加以測試,然後各自依其才能委以重任,推心置腹相待。自是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

鏡頭特寫,陳宮登場。

字幕:陳宮,字公台,東郡東武陽人。性情耿直,足智多謀,文武全才。

陳宮自負才學,胸懷治國安邦大誌,來至曹操帳下,遍覽左右,見文臣中荀彧叔侄胸懷奇謀,武將中典韋勇不可敵,自己均非敵手。

因欲建立奇功,為曹孟德所重,遂主動獻計,上書曹操。其書略雲:

東郡向歸兗州所轄,聖人所居,人傑地靈。然地狹民少,不足以得展鯤鵬之誌,成就王霸之業。兗州刺史劉岱死於黃巾,至今兗州無主,王命斷絕。不才世居東郡,願往說服州中世家大族,請明公前往擔任州牧,以此為基,成就王霸之業,未知明公尚有意乎

曹操正不甘心僅任東郡太守,大喜從之,賜以金帛,使其前往遊說。

陳宮先至濟州,設下盛宴,會集濟州相鮑信,及兗州彆駕、治中等官,與眾人說道:今天下分裂,而兗州無主。東郡太守曹公孟德,是為前漢丞相曹參之後,命世之才。我等若迎來兗州為牧,必可使本州安定,黃巾滅跡。得此明公,共保桑梓百姓,不亦可乎

鮑信早在洛陽之時,便與曹操相交甚厚,深然陳宮之論,兗州諸吏也都欣然從命。陳宮大喜,遂同兗州吏萬潛等人親到東郡,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

曹操平空得了兗州重郡,有了立足之地,心中如何不喜於是重賞陳宮,令其領兵屯留東郡,待之甚厚,有如父子。

兗州大事粗定,諸事安穩,這一日曹操在帳中閒坐,忽然思想起老父曹嵩,當年儘出家資助自己起兵討董,如今年老獨居琅琊,晚景孤單,不由潸然淚下,不能自已。

孝心即動,曹操乃與泰山太守應劭商議:我欲往琅琊郡,迎取父親與兄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餘人,前來兗州相會,共享天倫之樂,公以為如何

應劭:此人倫大義,有何不可今兗州初定,明公不必自往,某願稍儘奔走之勞。

曹操大喜:如此有勞使君,事畢再容重謝。

應劭領諾,也不甚以為意,乃派縣中衙吏,率領數十衛兵,持書前往琅琊。

曹嵩得了兒子手書,見說已為兗州牧守,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即便命令兒子曹德,收拾家資行李,裝了幾十大車,在應邵軍士保護下向兗州行進。

這一日逶迤西來,道經徐州,打算穿城而過。守城吏見其人眾車多,問明來曆,不敢隨意放行,派人急報徐州太守陶謙。

字幕:陶謙,字恭祖,丹陽郡人。

鏡頭閃回,敘述陶謙來曆。

陶謙初為諸生,被舉茂才,曆任舒、盧二縣令、幽州刺史、議郎,性格剛直,有大誌。後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對抗北宮伯玉,任揚武校尉,之後又隨張溫征韓遂、邊章。

中平五年,徐州黃巾大起,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擊破黃巾叛軍,並推行屯田,恢複生產。爾後聽從王朗、趙昱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閃回結束,徐州府衙。

陶謙早聞曹操大名,向欲結納。聞報曹嵩路過本境,遂親自出城迎接,迎入府中大設筵宴,盛情款待了兩日。

到第三日,曹嵩不顧挽留,力辭要行。

陶謙親送出郭,特差都尉張闓引領部兵五百,護送出境。

張闓本是黃巾餘黨,見曹家輜重車輛無數,遂至賊心複熾;行至半路曠野又遇風雨,便鼓動軍士殺儘曹嵩全家,取了財物,率眾逃奔淮南去了。

應劭部下有軍士逃命,回報凶訊。曹操聞聽惡報,仰天大哭,目中流血。

曹操早就覬覦徐州,得此因由,如何不報!遂借替父報仇之名,遷怒陶謙,留荀彧、程昱把守兗州,自率全軍掛孝,令夏侯惇、於禁、典韋為先鋒,殺奔徐州。

陳宮向與陶謙交厚,聞說曹操欲伐徐州,急出東郡,至半路趕上大軍,至中軍大帳來見曹操,委婉相勸:殺害明公令尊老大人者,張闓也,非乾陶恭祖之事。且其是以赤心相待明公,如若伐之,恐失天下之望。

曹操聞言非但不聽,反而勃然大怒道:那張闓豈非陶謙部下,奉其所命!陶謙唆使部下殺人越貨,與親自下手何異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爾其休阻。

遂將陳宮逐出帳外,並下令夏侯惇等一路之上屠城滅村,雞犬不留。

陳宮自恃對曹氏立有大功,今當眾被逐出行轅,自是心中大怒,羞愧難當。

大軍由北往南,直下徐州。果然一路屠城滅村,雞犬不留。

曹操引兵正行之間,前鋒夏侯惇使人來報:有前任九江太守邊讓,向與陶謙交厚,聞知徐州有難,急引兵五千來救。

曹操大怒:傳令夏侯惇、於禁,半路截殺,務必將邊讓趕回,不使其靠近徐州。

夏侯惇領命,遂同於禁引兵前往,兩軍對圓,攔住邊讓。

字幕:邊讓,字文禮,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

鏡頭閃回,敘述邊讓來曆。

邊讓自幼博學善辯,愛寫文章。青年時遊學洛陽,曾作《章華賦》,名噪一時。

汝南謝甄亦善辯論,曾與邊讓一起去拜訪名士郭泰,相互談論辯難,連日達夜。郭泰對其二人卻並不看好,私對門人說道:其二人英才有餘,但並不入道,真是可惜了!

大將軍何進聞說邊讓大名,遣使征辟入朝,任為令史。大將軍府中賓客滿堂,邊讓既善於占射,又能辭對,無人不被邊讓風采傾倒。

司徒府掾吏孔融、王朗皆為當世名士,竟爭先向邊讓遞交名片,以求交往。議郎蔡邕親向何進寫信,極力稱讚邊讓才能。何進深以為然,於是多次提拔邊讓。

中平六年,邊讓升任九江郡太守。然而兩年之後,便即棄官返回鄉。

當時曹操被陳宮迎入兗州,自領兗州牧。邊讓雖與陳宮交厚,但對其奉侍曹操不以為然,每逢聚會,多次公開輕視貶低曹操,引以為樂。

閃回結束。邊讓聞說曹操征伐徐州,陣宮諫勸不從,遂聚宗族鄉勇五千,前來相阻。

兩軍對圓,邊讓縱馬上前,質問夏侯惇道:陶恭祖何罪,必欲討之

夏侯惇:殺我主公全家四十餘口,豈曰無罪!

邊讓:部下為之,非其本意。且與百姓何乾,一路屠城,雞犬不留

夏侯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說甚相乾不相乾!你引眾逆我大軍,意欲何為

邊讓:陶公乃仁德之士,伐之不祥。某勸你回去,各安本土,豈不是好。

夏侯惇:哪有些許多囉嗦。讓開大路,饒你不死;若不知趣,槍下做鬼!

邊讓聞言大怒,在馬上扭身回頭,便欲派將對敵。豈知夏侯惇卻是一勇之夫,脾氣火爆無比,話未說完,早已挺矛縱馬,直奔邊讓,快如閃電。

隻聽慘叫一聲,長矛起處,早已刺透邊讓前心。說時遲,那時快!夏侯惇按住長矛,抽出佩劍,趁兩馬錯鐙之機揮出,早已斬下邊讓首級,提在手中。

邊讓部從見夏侯惇如此利害,且主人已死,焉敢對敵哄然而潰,四散奔逃。

於禁在後看得清楚,不由頓足叫苦,縱馬上前說道:將軍惹下大禍矣。

夏侯惇:有何禍事

於禁:邊讓乃是東郡名士,知交遍於本州,且與陳宮乃是刎頸之交,非同常人可比。主公隻命我等將其趕走可矣,你今殺之,豈非惹下禍事!

夏侯惇:如此腐儒,殺之何礙。你休管我,急催人馬,殺奔徐州可也。

於禁聞此,連連搖頭,不勝嗟歎。

鏡頭轉換,按下夏侯惇,複說陳宮。

陳宮被曹操斥退,羞怒難言,還至東郡。行入城中,卻見沿途百姓皆對自己指指點,麵含怒色,不知何故。

及至回至衙署,坐猶未穩,郡丞來報:荀彧遣使前來,適逢大人不在,剛剛離去。

陳宮:所言何事

郡丞:命各郡督催糧草,以供軍需。

陳宮:則便籌糧,送去便是,不必稟我。

郡丞:然今歲兗州大旱,赤地千裡,百姓自顧不暇,焉有餘糧以助軍需

陳宮:可向郡中富戶借糧,待來年豐收,加倍補償便是。

郡丞:郡中吏民所議,大人猶不知乎(本集完)



最新小说: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 雷祖降臨 一直都如初見 刺客與大小姐的旅行 說好的假結婚,女總裁請自重! 嬌撚珠玉 高門寒婿的科舉路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娶走了 天下遊魚 超凡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