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回結束,張機講述已畢。眾人聽罷,連聲讚歎,痛恨曹操。
關平忽問:先生曾說若有麻沸散,便不致疼痛,那是甚麼神藥
張仲景答道:倒也並非神藥,亦世間生長之材而已。若服此藥之後施術,則任你刀砍斧斫,並無疼痛。和酒而服,可剖腹除潰,洗滌腐穢。後以桑皮線縫合,塗以神膏,則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複矣。
關平喜道:軍中受重傷者,往往於施救之時痛死。若以此藥用於軍中,豈不是好
張仲景趁著酒興,討過紙筆,寫數行字,遞予關公:此乃神方,若非君侯,換作他人求之,某定不與也。且宜秘之,勿使外傳。
關公大喜,珍重納入懷中。
一時酒罷,張機告辭。關公命取金百兩相酬,張機堅辭不受,留藥一帖而去。
關公讚歎不止,從懷中拿出絹紙,見上麵寫道: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合煎成散,以熱湯煮沸,服之頃刻見效。
關平忽問:父親,張仲景既說華神醫死於獄中,則此麻沸散之方,卻又如何傳出
關公驚呆,鏡頭閃回。
其實當年華佗在那許都監牢之中,便如少帝劉辯一般,也是詐死騙過曹操。
華佗乃當世神醫,又有麻醉奇術,若以假死騙人,誰能看破其中玄機隻要曹操不令在其死後戮屍梟首,此計便成。
曹操聞報華佗死於獄中,果然不予深究,即命葬於郊外。
下葬之後,眾人離去,華佗自醒。遂以五禽戲絕世神功震碎棺蓋,破土而出,終於如其所願,改名換姓歸隱山林而去,就此大開山門授徒。
畫外音:自此之後,藥王門名徒輩出,大放異彩。華佗授徒無數,樊阿以針灸聞名,吳普以藥方見長,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本草經》,各掌一技之長。
閃回結束。關公眼望張機所留藥方,半信半疑,難辨真偽。
至晚,趙累引從人還報:水鏡山莊已於數年前即被曹仁派人燒作白地,莊中空無一人,水鏡先生司馬德操不知何往。
關公暗歎不止,因見樊城旬日可下,也即不以為意,並不深究。
畫外音:關公敗亡,不因大意失荊州,實因性粗,沒有將軍師孔明先生當初所囑之語記在心中,詳加揣摸。因隻記起一個“水鏡山莊”,卻忘了“玉溪山白馬洞”之語,又因不明南璋地理,才誤大事,造成千古遺恨。水鏡先生其實早依與孔明舊約,引全體莊客進入玉溪山內,在山中開荒種田,並於白馬洞聚草屯糧,隻等劉備兵來,會攻襄、樊二城。除玉溪山及白馬洞之外,龐德公等人又隱居鹿門山中,領莊客開荒屯田;便連孔明臥居之隆中山穀,也開出良田千頃。十數年來,這三處積糧無數,可供十萬大軍三年軍糧。孟公威及崔州平領三千精壯士兵,穿白馬洞而來,亦於日前到達玉溪山,隻等關公前來相會,攻取樊城,直襲許都。隻可惜關公隻將孔明囑托記得隻言片語,至失千載良機!
數日之後,關公自覺傷勢漸痊,便放下水鏡山莊之事,亦不遣使往建業補說借糧之事,急急升帳聚將,令關平、廖化再攻樊城。
曹仁大驚,因知魏王已自長安返回鄴城,遂又遣使往魏都告急。
太子曹丕聞說父王歸來,即率中庶子司馬懿等出城迎接。曹操升殿,大會群臣,詢問鄴都政事,曹丕一一答之,曹操甚為滿意。
司馬懿建議軍民屯田,以解決軍糧之需,曹操許之,便使其轉任軍司馬,以掌屯田。
安排鄴都之事已罷,樊城哨馬不斷來報:關羽推鋒必進,大破曹仁於沔水。掘堤以大水灌於禁,七軍覆沒,於禁投降;龐德寡不敵眾,被關羽所擒,不降被殺;徐晃軍被大水困於山中,屢不得出。陸渾孫狼作亂,南附關羽,遙受漢中王印號,為荊州軍支黨;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皆投降關羽,樊城其勢大孤;關公圍困徐晃於山中,親攻樊城時中了曹仁毒弩,卻被不知從哪裡來的神醫刮骨療毒,傷複如初,複引兵圍攻樊城。
曹操頃刻間接到許多戰報,不由大驚,急聚文武商議,重說遷都之事:孤素知雲長智勇蓋世,今據荊襄,擁眾北來,如虎生翼。於禁被擒,龐德被斬,魏兵挫銳;倘彼率兵直至許都,如之奈何孤欲遷都洛陽以避之,諸公為孤慎謀。
主簿蔣濟出班勸諫:大王不可。於禁之敗,非戰之過,乃天降暴雨致漢水大漲,七軍皆遭水淹之故。大王前番已與孫權有約,今樊城激戰數月,彼因何按兵不動大王可即發使往東吳催促起兵,不必遷都動眾。
曹操依允,遂罷議遷都,急遣使再往東吳,使其出兵。又遣上將徐商、呂建前往樊城西寨,使其相助徐晃出兵,以牽製關公兵力,支援城中曹仁。
因歎謂諸將:於禁從孤三十年,南征北戰多立奇功,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
諸將聞言,無不歎息。
徐商、呂建率三千飛虎軍,直奔樊城西寨陽陵坡,與徐晃會合,傳達魏王之令。
鏡頭轉換,按下許都,複說建業。
孫權接到曹操書信,大聚文武,商議對策。
張昭向來主張降曹,不料此時率先質疑:近聞關雲長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鋒。今見樊城危急,方遣使求救於我,某恐一旦與關公反目為仇,待事定之後,曹操卻又反覆。豈不白白得罪劉備,使其與我為敵
孫權見張昭如此說法,一時沉思不語。
殿外忽報:大都督呂蒙乘舟自陸口軍營而來,有事麵稟主公。
孫權召入問之,呂蒙奏道:關雲長提兵久圍樊城,主公何不乘其遠出,襲取荊州
孫權故意說道:此時曹軍皆在樊城與關公相持,孤欲趁此機會攻其東線,襲取徐州。
呂蒙大急:徐州守兵無多,我軍若往,或許攻克。然主公忘了合肥彈丸小城耶因其地勢利於陸戰,張遼僅以數千兵士,便屢克我十萬大軍。那徐州守將臧霸,其勇更甚於張遼,縱然得之,亦難保守。不如先取荊州,則我即可全據長江之險,睡可安枕。且關羽向來自大,屢辱我江東將士,又拒主公求婚。何不趁此良機,滅其三十年來威風!
孫權答道:卿回陸口慎重布劃,若果有必勝之策,可即詳奏,孤當起兵。
呂蒙應諾,拜辭而歸。孫權難以決斷,又問諸葛瑾:卿謂呂子明之議若何
諸葛瑾:主公勿需顧及關羽勝敗結果。若不懼劉備、孔明前來報仇,則取荊州可也。
孫權知其向與魯肅一黨,支持孫劉聯盟,略為沉思道:若關羽敗於曹操,即便不死,亦折挫三十年英名,此後便無能為。劉備有張飛、趙雲,孤有甘寧、呂蒙,足以當之。
於是即封諸葛瑾為宣城侯、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待命隨軍出征荊州。
諸葛瑾拜謝退出,在殿外適逢好友顧雍,歎道:魯子敬死後,江東之士皆鼠目寸光,再無遠見之人矣。
顧雍驚問:子瑜兄從來言語謹慎,今何出此極端之言
諸葛瑾道:若是魯子敬在,必能力阻主公爭奪荊州。魯肅雖力主孫劉聯盟抗曹,但為東吳大計,亦由劉備手中奪取長沙三郡,劃湘江而治。爭三郡且使孫劉聯盟不破,此其高明之處。今主公隻聽呂蒙,荊州既得,孫劉聯盟必破。曹操漁人得利,我主霸業休矣。若從長遠利益為計,得荊州豈真正有利於吳哉
顧雍:若得荊州,我東吳便可全據長江之險,因何不利
諸葛瑾:賢兄糊塗!劉備若失荊州,則因勢力大為削弱,必然龜縮西川不出。此後長江一帶,則我東吳獨力抗曹矣!彼時也隻能偏安江東,隻曹仁、張遼二將,便可將我擋在淮河之南。魯子敬所謂以圖天下大略,又安能實現哉
說罷,不覺淚如泉湧。顧雍聽了,句句是真,字字見血,不由背後凜然生寒。因恐在朝門之外談論,被他人聽去不便,便急將諸葛瑾引還府中,請至密室詳談。
分賓主坐定,顧雍即問:子瑜即知此中利害,因何不力諫主公
諸葛瑾苦笑:某是孔明胞兄,若力諫不可,徒使主公疑心,恐適得其反耳。
顧雍:即如此,某明日再去諫來。但不知以何為由望賢兄教我。
諸葛瑾:公能如此,乃孫劉兩家之幸。呂蒙欲襲荊州,實在師出無名也。
顧雍:劉皇叔借我荊州賴而不還,豈非出師之名
諸葛瑾:此言何以服人!前番魯肅江上單刀相會,若是理直氣壯,因何不能說服關羽呂蒙襲取長沙三郡,也因看在子敬個人臉麵,關公才未出兵相爭。當初劉表管領荊州七郡,乃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劉表死後,南陽為曹操所有,劉琦以江夏托付劉備,其後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相繼歸附,於是劉備據有荊州五郡,皆得於劉琦,與我江東何乾曹仁敗後,關羽、周瑜各得南郡之半,而劉備領荊州牧,居公安,六郡之地,劉備已悉據之矣。其何言借若非要說借,亦公瑾所借公安一城耳。今若以“借荊州不還”為由出兵,非但劉備不服,恐連曹操都會覺得好笑耳!
顧雍:此言成理,並不牽強。使我東吳偷襲荊州,恐正是曹操所欲見者。赤壁戰時,劉備使關羽兵絕北道,又借張飛與我周都督激戰江陵,其功勞不輸我軍,並未坐享其成。赤壁戰後,劉備表奏劉琦為荊州刺史,我主公亦無任何異議。劉琦雖死,但劉備繼為荊州牧,遣將分駐要地,孫權亦未阻攔。今因劉備得了益州,便說荊州應歸我有,似說不通。
諸葛瑾:誠哉斯論。單刀會時,關羽曾問子敬“烏林之役,我兄劉備睡不脫靴,努力破曹,豈徒勞而不能得尺寸之地”子敬無語對答。後湘水劃界,借荊州一說便無根據。
二人說了半晌,歎息而彆。
諸葛瑾回到府中,便寫一封密書,令心腹人快馬到巴郡呈與張飛,請其轉遞孔明。
次日上朝,顧雍便將昨日與諸葛瑾之語搬出,苦口婆心,勸諫吳主。
孫權聞其切中要害,略有回心之意。忽湘水關倉官來報:關公搶分我全城囤糧。
孫權大怒,以掌擊案:關雲長欺孤太甚。再有諫阻討伐荊州者,便依通敵論處!
顧雍聞此,隻落得臉紅脖粗,訕訕而出。
鏡頭轉換,陸口大營。
呂蒙回至陸口,大為振奮,接連派出哨馬細作,去探聽荊州防備軍情。
至晚哨馬回報:荊州軍馬整肅,預有防備。關公北伐之前,於沿江上下高阜處設有烽火台,一旦聞警,白晝燃起狼煙,夜間舉火為號,則關公三五之內,便可還軍。
呂蒙大驚,但在主公麵前已經請令,尋思無計,乃托病不出。
孫權聞說呂蒙患病,遂使陸遜星夜至陸口寨中,探其病情。
陸遜入營詳察呂蒙,視之麵無病色,已經猜出十之**。遂請呂蒙屏退左右,笑道:子明之疾,不過因荊州兵馬整肅,沿江有烽火台之備耳。某有一計,令沿江守吏,不能舉火;荊州之兵,束手歸降。
呂蒙聞言大喜:計將安出
陸遜:關雲長倚恃英雄無敵,之所以不急攻樊城,速戰速決,因慮將軍襲其荊州耳。將軍若托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於在下,某再以卑辭讚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儘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如此但用一旅之師奇計襲之,則荊州在我掌握之中矣。
呂蒙喜道:伯言此計,真良策也!某即行之。
遂上書孫權,請辭都督之職,以陸遜自代。孫權看了薦書,即召呂蒙回京休養,拜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把守陸口。
字幕:陸遜此時三十六歲,小於呂蒙四歲,倒也不算少年發達,可謂中年得誌。
陸遜領命,至陸口上任,通報荊州守將,並親寫信給關羽,以卑辭吹捧關羽蓋世神功,讚其大義參天品德,表示無限仰慕,並表示絕不與關公為敵。
關羽收到陸遜書信,觀之大喜,遂不以東吳為憂,即將荊州之軍大部調至前線,以向樊城;同時嚴令麋芳、傅士仁,命調配各郡軍資供應。
麋芳、傅士仁見軍馬均被關公調去,軍資更無人手押送,於是頓生異心,怨氣衝天。
陸遜得報,心知時機已到,立即上書孫權,請求發兵。
孫權覽表大喜,立即下令:命呂蒙率軍攻打公安、江陵,陸遜長驅直入南郡。
呂蒙拜受令旨,點兵三萬起行。先以快船八十餘隻作為前驅,軍士扮作白衣商人搖櫓,卻將精兵伏在艙內。一麵請吳主孫權遣使致書曹操,令其自北麵進兵以襲關羽;一麵傳報陸遜,令相互接應,抵住南郡人馬,使不得援救江陵。
商船直抵北岸,以財物賄賂烽火台上守軍,請求泊船江邊避風,守台軍士允之不疑。
當夜二更,艙內精兵儘出,將墩台之軍儘行擒捉。於是長驅徑取荊州,無人知覺。
呂蒙重賞荊州俘兵,令其賺開城門,襲了江陵。傳令眾軍不許妄殺城中一人,將關公家屬另養彆宅,遣人申報孫權。
孫權聞報大喜若狂,率軍齊至江陵。仍命潘濬為治中,執掌荊州政事,並於監內放出於禁,加以厚待。又遣使前往許都,請魏王發兵夾擊關羽,並求保密。(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