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集 劉琰受禪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八十三集 劉琰受禪

第八十三集 劉琰受禪(2 / 2)

畫外音:不知與漢宣帝及魏國弑帝曹髦使用一般年號,是何用意

孫皓為人凶暴,酷溺酒色,又寵幸中常侍岑昏。凡是曆代亡國之君所好,無不為之。因誅滅擁立功臣濮陽興、張布三族,由是廷臣緘口,無人敢諫。

又自覺甘露年號不吉,複改寶鼎元年,以陸凱、萬彧為左右丞相。

孫皓不喜建業,獨愛武昌,大興土木作昭明宮。令鎮東將軍陸抗屯兵江口,以圖襄陽。

晉主司馬炎未及發兵南征,忽聞東吳大將陸抗寇略襄陽,勃然大怒,詔命都督羊祜率兵拒之。自是羊祜鎮守襄陽,甚得軍民之心,減戍邏之卒,用以墾田。

字幕:羊祜,字叔子,兗州泰山郡人。上黨太守羊衜之子,漢末才女蔡文姬外甥。

羊祜初到襄陽之時,軍無百日之糧;及至末年,庫有十年之積。因知陸抗足智多謀,隻自守疆界,候其國內有變,尋機圖取。

吳主孫皓遷都武昌,令禦史大夫丁固、諸葛誕之子右將軍諸葛靚鎮守建業。

永安山賊施但聚眾攻打建業,丁固、諸葛靚戰於牛屯。施但敗走,擒吳將孫謙。孫皓令數百人鳴鼓入揚州,殺施但家人,詔告天下,說是以荊州王氣破揚州賊。

吳寶鼎三年九月,吳主孫皓起兵伐晉,親率大軍屯駐東興。

遂下詔命:令左大司馬施績攻江夏,右丞相萬彧攻襄陽,右大司馬丁奉、右將軍諸葛靚攻合肥,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將軍顧容等率兵攻交趾叛軍,四麵用兵。

激戰之下,萬彧被晉國義陽王司馬望所拒,施績、丁奉分彆為晉將胡烈、司馬駿所敗,南征交趾軍被晉將楊稷大敗,劉俊、脩則戰死,顧容率殘軍退守合浦,東吳國勢大弱。

次年,孫皓詔改建衡元年,立長子孫瑾為太子。

十一月,派監軍虞汜、威南將軍薛珝、蒼梧太守陶璜從荊州出發,監軍李勖、督軍徐存從建安海路出發,在合浦會同剿滅交阯叛軍。另遣右大司馬丁奉再次北征,攻打穀陽。

結果丁奉敗於晉將牽弘,李勖率軍無功而返,同徐存皆被吳主誅殺。

建衡二年九月,吳宗室前將軍、夏口督孫秀領家眷數百人投晉。司馬炎拜為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封會稽公,禮遇備至。

吳建衡三年春正月,孫皓親率大軍從牛渚西進伐晉,無功而返。西苑據說有鳳凰雲集,於是次年改元鳳皇元年。秋八月,西陵督步闡據城降晉。

孫皓遣樂鄉都督陸抗伐步闡,收複西陵,將步闡與同謀夷滅三族,擊退羊祜五萬大軍,圍殲晉將楊肇三萬援軍。孫皓大喜,任命陸抗為大司馬。

鳳皇三年秋七月,大司馬陸抗病逝,孫皓將陸抗兵馬一分為五,交其五子分彆統領。

鏡頭轉換,按下東吳,複說西晉。

鹹寧二年(公元276年),武帝司馬炎改封羊祜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時有吳國童謠唱道:阿童複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

羊祜聞聽此謠,暗道:此謂伐吳必是水軍成功。應謠首將,必是名喚阿童者。

此後正逢益州刺史王濬被召任大司農,其小字便名“阿童”。羊祜發現王濬之才可當重任,而其小字又應童謠之言,於是極力薦於朝廷。

晉武帝欣納其諫,即命王濬為龍驤將軍,在江州監造戰船,訓練水兵,以備伐吳。

次年,江東又有傳言:吳國將敗,軍從南始;滅吳國者,將是公孫。

孫皓聽到傳言,命將眾臣及士卒中凡姓公孫者,皆都流放廣州。複詔命合浦太守修允,遷為桂林太守。修允奉詔欲行,因疾病滯留廣州,不久病死。

修允既死,麾下部曲都郭馬反叛,與部將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合聚人眾,攻殺廣州督虞授。於是自稱安南將軍,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

吳主孫皓聞說郭馬叛亂,大為恐懼道:此天亡我也。

於是緊急下詔:任命軍師張悌任丞相,牛渚都督何植任司徒;執金吾滕修任司空,轉為鎮南將軍,假節,領廣州牧,率萬人從東道討伐郭馬。

滕修引兵南下,與郭馬部將王族遇於始興,戰之未勝。郭馬勢盛,攻殺南海太守劉略,放逐廣州刺史徐旗。

孫皓聞說滕修久戰不勝,又遣徐陵督陶浚領七千人從西道南征;複令交州牧陶璜率領合浦、鬱林諸郡之軍,與陶浚一起討伐郭馬。由此江南大亂,多年戰亂不息,分崩離析。

晉鹹寧四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歲,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

司馬炎聞報痛哭,淚水流到鬢須上,儘結為冰。荊州百姓聽聞羊祜死訊,罷市痛哭,街巷悲聲相屬。就連吳國守邊將士,也為之落淚。

晉太康元年正月,武帝下達詔命:安東將軍王渾率十萬大軍向橫江進軍;參軍陳慎等率部攻擊尋陽;殄吳將軍李純率軍向高望城,進攻吳軍俞恭部。

二十五日,李純占領高望城,擊破俞恭軍,推進至橫江以東。與此同時,參軍陳慎軍攻取陽瀨鄉,大敗吳牙門將孔忠。吳國厲武將軍陳代、平虜將軍朱明,率部降於晉軍。

初戰告捷,由此拉開滅吳之戰序幕。

冬十一月,晉武帝詔令大舉伐吳,兵分六路:命賈充為大都督,統率眾軍。鎮軍將軍司馬伷、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等分統六路軍馬。司馬伷向塗中,王渾、周浚向牛渚,王戎向武昌,胡奮向夏口,杜預向江陵,王濬、唐彬浮江東下。

諸將領命,六軍齊發。王濬、唐彬所到之地,無不土崩瓦解,東吳少能抵禦者。杜預斬殺吳江陵督伍延,王渾斬吳丞相張悌、丹楊太守沈瑩等。晉軍所到之處,吳人望風歸降。

孫皓見晉軍大舉而進,急召陶浚從武昌回,問有何策退敵。

陶浚答道:王濬所率蜀國船小,難經大浪。陛下隻需給我二萬兵,乘大船以戰足矣。

孫皓即大集水軍,授予陶浚假節鉞,令來日出兵敵晉。不料當日夜間,所有吳軍將士皆逃降北軍,隻剩空營。至此武昌以西,再無吳兵防守。

晉將王濬順流將至,司馬伷、王渾皆近邊境。

孫皓用光祿勳薛瑩、中書令胡衝之計,分遣使節奉書於王濬、司馬伷、王渾等,請求降服,企圖挑唆三人互相爭功,引起晉軍內部分裂。

使者先把印璽送給司馬伷,又向王渾呈遞降書。王渾欲獨占滅吳大功,聞報王濬此時正揮軍直進,便派使者至江邊大營傳令,命其暫停進軍。

王濬不理,借口風大無法停船,統率水陸八萬之眾,扯起風帆,直衝建業而來。

孫皓見此,知道大勢已去,於是便下罪己詔,昭告群臣:寡人不德,愧對先帝,居位多年,政教凶暴,致民久困。終天命歸於有道,社稷傾覆,宗廟無主,愧如山積,並無他責。卜其折鼎,詩作譏諷。孤拒諫計短,慮事遷延。信小人而酷虐漫延,害忠臣乃昏庸不察。自尋死路而愧對諸公,大事不成且覆水難收。今大晉平治四海,致力於選拔賢才,乃諸公展現才華之機也。管仲為仇而得桓公之用,良平棄楚入為漢臣三公;舍亂擇治,不謂不忠。勿因改朝,因而喪誌。嘉勖休尚,愛敬動靜。孤何言哉投筆於庭!

眾臣聞詔,無不大哭,更無良謀救國。

字幕:吳天紀四年三月壬寅日,王濬大軍先至建業,舟船雲集江上,三麵圍困都城。

孫皓無力以抗,遂聽從胡衝之諫,仿效劉禪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麵縛,率太子孫瑾等二十一人,至王濬營門請降。

王濬受璧焚櫬,將孫皓送到晉都洛陽。武帝司馬炎接見孫皓,賜號為歸命侯。

孫吳至此滅亡。自孫權黃龍元年稱帝,至孫皓降晉,計國祚五十一年。

鏡頭轉換,京師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改元太康元年,大封功臣,賞賜三軍。因賈充為六路總督,武帝以其功高蓋世,便令群臣計議,應封其何爵為宜。

當時朝中儘為賈充黨羽,齊頌其平蜀滅吳大功,論功應封相國,並掌大將軍事。

侍中任愷、中書令庾純等剛直守正者,因皆惡賈充為人,便都不發一言。

賈充因屢次反對攻吳而懼,哪裡還敢當眾敘功見眾心腹黨羽諛詞如潮,愈加不安。武帝司馬炎見狀,心中明白,於是詔命賈充任太尉、行太子太保、錄尚書事。

太康三年四月,賈充病逝,終年六十六歲。武帝諡為武公,追贈太宰,大加賞賜家人,葬禮依從霍光和司馬孚形式,更撥給一頃墓地。

封罷平吳功臣,司馬炎便令心腹人四出,打聽諸葛家族行蹤。心腹人數日後回奏:

序按諸葛氏家族,始於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傳至東漢泰山郡丞諸葛珪,生三子:長為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將軍,其後皆因諸葛恪被滅族,再無遺留;次為諸葛亮,蜀漢丞相,封武侯,子孫皆戰死於綿竹,再無遺留;三為諸葛均,蜀漢長水校尉,有子諸葛望,於武侯死後攜家而走,不至所終。諸葛珪有弟諸葛玄,原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後為劉表屬吏。玄生一子名為諸葛誕,曹魏征東大將軍,因淮南之叛而滅族。有一子諸葛靚逃至東吳,封左將軍,吳亡後不知所蹤。另有一女,因嫁與琅琊王司馬伷為妃,故未見誅。

司馬炎聽罷,點頭嗟歎不止,重賞心腹使去。自思諸葛靚逃走不知所蹤,必在其姐丈司馬伷家躲藏,於是隻帶幾個侍者,微服至琅琊王府。

諸葛靚果然就在姐家,忽聞天子駕到,急逃至廁中而避,暗道:司馬炎未必是來尋我。且其乃九五至尊,總不成會找到茅廁裡來。我便在此等其離去,始終不肯露麵便了。

琅琊王見天子司馬炎忽至,急率王妃及諸子接駕,請至中堂,以君臣之禮參拜。

司馬炎並不說明來意,穩坐堂中,令侍從潛行搜索闔府。

便有琅琊王府家人遂以實情相告,侍從繼而回報武帝,說諸葛靚躲於廁中。

司馬炎遂親至廁,執諸葛靚其手道:卿不記幼時交情耶何避而不見

諸葛靚掩泣道:亡國之臣,未能漆身毀麵,今被陛下識出,實在愧恨萬分。

於是同至正堂,以兄弟之禮相見。

司馬炎暗道:你倒與我平輩論禮!若從我生父劉康論起,少帝劉辯便是曾伯祖;武侯是你堂伯,你便是我叔祖輩矣。既不願以君臣大禮拜我,咱們便兩下扯平了罷。

當即便欲召諸葛靚入朝,拜為侍中。諸葛靚拒不接受,司馬炎也便不再強迫,即賜免死金牌,又厚賞金銀,使其回山東老家,安度餘生。

諸葛靚回到家鄉,因司馬家與己有殺父之仇,故而終身不向西而坐。

這一日,忽有人從荊南來,攜至錦盒一隻,說是武陵郡桃花源中故人所遺,代為轉贈。諸葛靚開盒視之,卻見是五枚金牌,各刻“臥龍令”三字。

司馬炎還宮升朝,為酬勞司馬氏滅曹複劉之功,遂大封司馬家族諸子弟為王,使其以郡為國,各置軍士,拱衛中央。又封諸王重職,各掌實權。

晉武帝詔命:汝南王司馬亮為大都督,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楚王司馬瑋為鎮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趙王司馬倫遷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漢中;齊王司馬冏為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徐州;成都王司馬穎為鎮北大將軍,鎮鄴城;河間王司馬顒為平西將軍,鎮關中;長沙王司馬乂和東海王司馬越,任職朝廷。

諸王由此各掌封**政大權,為此後八王之亂張本。

封罷諸王,又命發展經濟,與民休息,蓄養國力。因頒行戶調式,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嚴禁私募佃客。招募原吳、蜀人民充實北方,廢屯田製,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矯以仁儉,不能自存者賜穀每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並能容納直言。

於是天下一統,歌舞升平,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晉武帝因長子司馬軌早死,其他諸子年幼,遂使楊皇後所生司馬衷嗣位,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司馬衷性魯鈍,衛瓘與和嶠力勸武帝廢之,然司馬炎奉伯祖孔明之臥龍令,身負傳承漢室重命,深恐身後皇位落於司馬氏族係,更因司馬衷之子司馬遹幼而聰敏,似有君主之資,故因愛其孫,終不廢乃父儲君。

畫外音:劉琰一心隻為劉氏江山,但司馬衷並非守器之才,由此亂源已成。太熙元年,武帝司馬炎駕崩,享年五十五歲,葬於峻陽陵。以後故事,請看《兩晉篇》。(全集完)

片尾後記

晉太康年間,山東青州。

諸葛靚隱居在山東琅琊老家,眼見天下大亂將至,遂選一個風和日麗季節,趁著颯爽秋風,攜家人自渤海國出海,乘一艘大船,向東泛海而去。漂泊旬月,沿海岸而行,打漁為樂,居無定止。這一日航行至靈山東北海上,見有一島,林木峻秀,彆樣景色,自與中原不同。便令泊住船隻,令家人在海灘上稍憩,不得遠離大船;自與水手前去島上尋找淡水,再找本地土人購置些食物。到了集市之上,經過打聽,土人報說此地海灣名叫鼓子洋,島上有山,名百歲山,山上有穀,名五老穀,穀中有一種耐冬花,其初開時為粉紅色,轉至深紅而凋謝,卻結綠桃,曆百日而桃綻,複開白色花朵滿樹,不曬自乾,抽之成絲連綿不絕——名曰“棉花”,其樹高三丈,雙手合圍粗細。諸葛靚大奇,於是令水手自去打水購物,與二從者徒步上山,果見有一闊大山穀,穀中花樹盛放,正如土人所述,一字不差。

諸葛靚見穀中並無一人,因為好奇,於是令二仆前往穀中,摘取棉花,打作一個大包,即回泊船之處。見水手已回,於是下令開船,繼續航海。船行未遠,忽見對麵一個老者自駕小舟而來,穿著芒鞋道袍,便如神仙中人。老人見諸葛靚等人服飾,於是問道:“列位來自中原麼今乃何朝何代”諸葛靚如實答之。老人忽見船上包裹中露出棉花,隨即嗬斥道:“此非世間俗物,乃某育之與人抵禦嚴寒者,未到傳於中土之時,可速棄之。”又道:“齊國即墨有道學先生胡嶧陽者,可替我問候——某乃穎川徐元直也。”說畢連人帶船不見。諸葛靚驚疑非常,於是令船返航。海上忽起大風,大船將覆,直到所摘耐冬花包裹被卷落海中,大風方止。諸葛靚急令家人檢查行李時,卻忽然發覺,那五支臥龍令牌,亦皆不見。

諸葛靚泊舟之地,果然喚作鼓子洋。因海岸多礁,其礁中有孔隙相連,每到漲朝之時,水擊石礁,其響如戰鼓,故此名之。島上有山,名百歲山者,是因山中居者皆能壽至百歲以上,且體健身輕,至死不生病患,故名。山上有穀,名五老穀者,因有五老來此避八王之亂,以種植耐冬花、修行道學為遣,皆為不世高人也。此五老者,乃伏龍先生徐元直——便是那駕舟老者;兵家掌門左慈仙師;鬼穀派掌門史子眇;驪山門老母貂蟬;五鬥米道第四代天師張富——乃漢中張魯之子也。此五老及其門人弟子,均居於此穀之中,每日修煉各門派道術,不與世間接觸。至於那五枚臥龍令,也是徐元直拿去,使與伏龍令合六為一,後於五胡亂華之時再度出世,彼時卻又喚作“羌胡令”,以助前秦丞相王猛統一中原所用也。臥龍先生諸葛孔明終未前來此島與五老修仙,後於定軍山坐化,唐妃從之。自有傳人龍吟、觀鳴等將其夫婦遺體安葬於墓中,終代棺中偶像,替了真人,了結此生夙緣。

晉武帝泰始年間,有張魯門徒陳瑞在蜀中傳播五鬥米道,徒眾以千百數。惠帝永寧元年,李特在青城山五鬥米道首範長生支持下,率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六郡流民數萬人,在益州綿竹起事。義軍大敗西晉官軍,進圍成都。惠帝太安二年,李特陣亡,其子李雄繼起,於次年攻下成都,自稱成都王,又次年改稱皇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成漢政權據蜀中凡曆六世,共四十七年,又與劉備入蜀自封益州牧,至後主劉禪降魏時間一致,亦為四十七年。蜀漢國祚乃是上天定數,寧不信乎!



最新小说: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 雷祖降臨 一直都如初見 刺客與大小姐的旅行 說好的假結婚,女總裁請自重! 嬌撚珠玉 高門寒婿的科舉路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娶走了 天下遊魚 超凡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