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集 勞燕紛飛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五十二集 勞燕紛飛

第五十二集 勞燕紛飛(1 / 2)

燕都鄴城,君臣對泣。白發英雄,意氣消磨。

禦弟慕容德勸道:索虜碰巧得勝,乃暴風冰合,天意也,非戰之罪。此戰之後,索虜必輕視我國,所謂驕兵必敗;若以陛下神武親征報仇,則我哀兵必勝,滅其必也。倘若任其坐大,不將拓跋珪小兒製服,則恐陛下百年之後,我燕國後患無窮,終至滅國之禍。

慕容垂年過七十,須發皆白,且已重病在身。但聽聞此語,不由雄心再起,遂決定親自出征,為身後燕國謀存。

於是下詔,令慕容隆和慕容盛調集舊都龍城精兵前來中山,厲兵秣馬積草屯糧,決定次年大舉西征,攻打北魏。

來年春正月,龍城精騎軍容齊整進入中山。燕主親自練兵排陣,後燕士氣重新振作。

三月,慕容垂親率燕軍秘密出發,鑿開太行山道,出其不意直逼平城,猶如神兵天降。遂命紮下營寨,令人前往哨探城中兵力如何。

探馬回報:大將拓跋虔奉魏主之命,率三萬軍馬駐守此地。

慕容德不由淚下,奏道:便是這個賊子,力戰我五人,親殺我侄慕容紹者。

慕容垂點頭,壓住滿腔怒火,詳細看過平城地形之圖,然後分派兵將:命慕容農、慕容隆率領龍城精兵充當前鋒,趁夜裹蹄銜枚而往,金鼓號角不鳴,伏於平城之後;命慕容寶引一千前番參合陂敗兵,平明時去城外討戰,待拓跋虔出戰時,許敗不許勝,將其引至二十裡外狼牙穀;命慕容德率五百弓弩手,攜帶火箭前往狼牙穀埋伏,並砍伐山上荊棘樹木,遍灑引火之物於其所伐木材之中,如此如此。

諸將遵從燕主分派,領兵出營,依計而行。

次日五鼓傳餐,慕容寶令軍士飽食戰飯,一路擊鼓呐喊而來,直至平城南門,令二百名高嗓軍士列隊陣前罵戰。

城中拓跋虔因前番大勝,以為燕國再也無力返攻,故一向不設防備。這日忽聽守門軍報進廳來:燕太子慕容寶引前番敗軍複來,正在城下搦戰,將魏主祖宗八代辱罵不堪。

拓跋虔昨夜宿酒未醒,笑道:此乃慕容氏敗家子耳,不堪一擊。

因大部兵馬正在休假,遂令點值宿三千虎衛軍,便要出城。

參軍拓跋宏諫止:前番參合陂一戰,慕容寶已然膽破,今如何敢引敗軍來戰?其中必有詭計。不如堅守不出,令眾軍消假還營,然後急報陛下,會合國中諸將再戰。

拓跋虔哈哈大笑:量此小兒有何本事,敢施詭計?某有丈八蛇矛,十石硬弓,便是那燕主慕容垂親自來時,我也不懼!且燕國舉全國之兵亦不過十餘萬,皆葬於參合陂矣,更複有何處兵馬到來?此是慕容寶為贖前罪,冒死前來也。

於是不聽拓跋宏諫勸,命其守城,自領三千虎衛軍出城迎戰。

城外燕軍忽見城門大開,魏軍殺出城來,於是停止罵戰,返身便逃。慕容寶見來者是拓跋虔,當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遂舉寶刀來迎。

拓跋虔笑罵道:小子當真是兔子成精,也敢來調戲雄鷹!

將手中長矛輕輕一撥,寶刀已遠遠蕩開,幾乎將慕容寶閃下馬來。

慕容寶大驚,勉強應付三合,回身便走。

拓跋虔見他兵少,忽起憐憫之心,叫道:我不追你,留你這一千兒郎殘生罷。

便欲引兵回城。慕容寶一見大急,複回馬罵道:狗奴才之下奴!我有精兵埋伏,你若是鮮卑族後,便來追我;若是不敢,今後休再上陣!

一句話罵得拓跋虔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亦回罵道:狗才!今日需饒你不得。

遂揮軍而進,縱馬追擊。休看慕容寶所引乃是敗軍,胯下卻儘是良馬,逃命時迅如狂風,轉眼間退至狼牙穀,轉過山坡,四散而走,不見蹤影。

拓跋虔率眾追至,不見鮮卑騎兵,隻見穀中布滿荊棘乾柴。見狀疑惑,正欲停步,手下三千虎衛軍勒馬稍遲,已一擁入穀。

忽聽一棒銅鑼響亮,林中伏兵大起,慕容德居高臨下,大聲喝喊道:狗奴拓跋虔,今日死期到矣!

拓跋虔大怒,便要縱馬上坡,前來爭戰。

慕容德便命篩鑼擊坼,喝道:放箭!

一聲令下,火箭齊發,直射到穀中,引發荊棘乾柴,烈火突起,將拓跋虔及其三千虎衛軍儘裹入火中。拓跋虔急令三軍退出,但戰馬四蹄儘被腳下荊棘纏住,竟掙脫不開。

正在此時,慕容寶複引一千軍轉回,齊令向穀中放箭。

可憐!未至半個時辰,拓跋虔如此蓋世英雄,與其三千鐵甲軍被箭射火燒,儘皆斃命,並無一人一騎逃出。

慕容寶親見拓跋虔化作飛灰,這才出一口惡氣,遂與慕容德引軍複還平城。

隻聽一棒鑼響,城上儘豎燕軍旗號,老皇帝慕容垂立在城樓叫道:你二人如何此時才來?我龍城虎騎,已得平城多時矣!

原來自拓跋虔被慕容寶引出平城之後,慕容農與慕容隆即引龍城兵大起,自後城急攻而上。那龍城軍馬皆是燕國鮮卑舊部,戰鬥力最強,一個個以一抵十,奮勇爭先,如下山猛虎,魏軍招架不住,故此城陷,隻用一個時辰。

慕容農請父皇進城,儘收魏軍殘部。平城一戰,殲敵三萬,燕軍士氣大振。

拓跋虔既死,平城已失,早有探馬報入盛樂,告知魏主拓跋珪。

拓跋珪大驚失色,尤其聞說燕主慕容垂親征而來,老英雄積威所在,便欲逃走。

北魏拓跋鮮卑各部大人聞慕容垂尚能臨陣,亦都開始心懷二意。拓跋珪聚眾商議半天去往何處,乃至眾論紛紛,一時竟不知往何方逃竄。

慕容垂下令歇兵三日,第四日大軍開拔,離了平城一路前行。

不移時來到昔日戰場參合陂,慕容垂虎目垂淚,令搭靈棚、築祭壇、設香案,親為陣亡將士設祭。隻見萬人坑上泥土猶新,數萬士卒曾是生龍活虎,今已成屍骨堆積如山,無數冤魂仿佛還在山間飄蕩。怎一個慘字說得!

燕軍死難將士父兄情難自已,一起放聲痛哭,聲音響徹山穀,滿山野獸聞聲皆都逃竄。慕容垂佇立風中,白發蒼蒼,麵對此情此景又慚又恨,不由老淚縱橫,猶如挖心掏腹。

忽覺喉間發甜,胸口陡熱,一口鮮血噴吐出來,舊疾發作,往後便倒。

諸將大驚,急忙救起,更換馬輿,鋪以軟臥,進至平城西北三十裡休整。

慕容垂自知無幸,詔令慕容寶等回軍,然後全軍陸續撤退。

燕軍諸將聞令哀哭震天,無不扼腕痛惜。

慕容垂在平城停留養病十日,命修燕昌城,與平城為犄角之勢,使留駐軍以防北魏。

十日之後,慕容垂複登車輿,暗傳將令:命慕容農、慕容德、慕容隆率三萬精兵斷後,將一萬兵嚴把平城,又各分一萬兵伏於城南左右山穀,以防北魏追軍;若魏軍不來,則半月後方可急速退回,中間不得有半日耽延。

三將領命,灑淚引兵而去。燕主安排後軍妥當,方命大軍起行,緩緩退回中山。

當時便有燕軍叛卒前至盛樂城,向魏主拓跋珪報告,說燕主吐血病篤,已經回軍南還。拓跋珪與北魏諸將正驚慌間,聞聽此報這一喜非同小可。

本想乘隙追趕,但聞說燕主留有大將固守平城,便不敢妄動,反引兵退回陰山。

燕軍南返,行走未過數日,慕容垂病重難愈,嘔血不止。挨至上穀郡沮陽,終於病逝,駕崩於歸途之中,終年七十一歲。

太子慕容寶不敢稍停,急令大軍兼程趕回燕都中山,這才令全國舉哀,為老主發喪。然後在群臣擁立下即燕帝大位,年號永康。

新帝即位,用太尉庫辱官偉為太師、左光祿大夫,段崇為太保,其餘人各授官職有差。

因遵照慕容垂遺令,檢查戶口,將軍營遣散,分配給各郡縣,確定士族原出身,明確官儀。又遣衛將軍、趙王慕容麟逼令繼母段元妃自殺,謂其有謗君之罪;並揚言段元妃如果不死,皇帝慕容寶則將誅殺段氏家族。

段元妃被逼無奈,痛哭一場,揚聲怒罵,並下詛咒:慕容寶逼殺繼母,罪惡淘天;定不能保守社稷,慕容家族不知死所!

咒罵已畢,服毒自殺。

因慕容寶即位後法律嚴峻、政令苛刻,且心中有鬼,惟恐群臣議論參合陂之敗,至若見有人聚眾閒談,也要究問論罪,投於監獄。

繼位不久,朝廷上下便人心各異,百姓中欲反者至十之**。

轉過年來,群臣請立儲君。

畫外音:慕容寶庶子清河公慕容會多才多藝,有雄才大略,頗得慕容垂器重。慕容寶出兵北伐時,便派慕容會代掌東宮之事,總錄朝政,察其才能,深表滿意。慕容垂複伐北魏,因龍城是宗廟所在,又遣慕容會鎮守幽州,付以防守東北重任,精心選派下屬官吏輔佐。慕容垂臨終時遺令,命慕容寶繼皇帝大位,必立慕容會為太子方可。慕容寶當時千應萬允,一旦登基,則因寵愛幼子濮陽公慕容策,便有違背前諾之心。

於是便即召集宗室重臣,將先帝遺命及己意一並說出,詔命眾議。

長子長樂公慕容盛自以為比慕容會年長,便以慕容會先於自己為恥,於是率先出班,極力讚成立慕容策為嗣。

慕容寶又問趙王慕容麟、高陽王慕容隆,二人奉承慕容寶旨意,亦讚成立慕容策。

慕容寶於是策封慕容策生母為皇後,慕容策為皇太子,慕容盛、慕容會晉升為王。

慕容垂在世之日,因建都江北之中,故此四邊威服,皆奉為正統宗主。今慕容垂既死,秦、河、雍、涼諸侯皆懷異誌。

晉永和二十一年六月,三河王呂光聞燕主已亡,遂即皇帝大位,以世子呂紹為太子,國號大涼,改元龍飛元年;設置百官,遣使拜禿發烏孤為益州牧。

烏孤謂涼王使者道:呂王稱帝,倒也當得。但其諸子貪淫不仁,三個外甥又為人暴虐,遠近皆知,萬民愁怨。孤豈可違背百姓之心,受此不義之封!

於是留其鼓吹、羽儀等賜,謝遣其使,不受封爵。

當年同月,代魏左司馬許謙上奏魏王拓跋珪:臣聞近來國內鳳凰來儀,蛟龍屢現,此乃大王之德,方使國內有此祥瑞。今燕軍刹羽而歸,燕主晏駕,皆天意屬於大王。大王德並唐虞,明越文武,可即皇帝大位,以安士民。

群臣亦皆附議奏請:司馬之言是也,請大王順從民意。

魏王從之,於是稱尊號即皇帝位,國號大魏,改元皇始元年。

七月,拓跋珪建天子旌旗,加封大臣,開始準備攻取後燕,占領中原之地。

北魏皇始元年八月,拓跋珪親率十萬大軍南出馬邑,越過句注,南攻燕國並州,同時又命上將封真率偏師二萬,進攻幽州。

魏軍大進,一路旌旗絡驛數百裡,鼓舞前行,人屋皆震。至於陽曲,拓跋珪登上西山而望,觀並州城闕不遠,即大驅軍馬進發,進至晉陽。

燕並州牧、遼西王慕容農聞魏主引舉國之兵前來,不由大驚,急引兵列陣出戰。因措手不及,而且軍無鬥誌,隻一戰便大敗虧輸。

慕容農欲引兵歸還晉陽城,不料城內守將司馬慕輿嵩叛燕降魏,閉門不納。逼使慕容農率眾東走,還奔中山。

魏將長孫肥率眾追擊,慕容農妻兒被擄,隻率三騎逃回燕都。

拓跋珪於是攻取並州之地,並置官員治理;隨後命於栗磾及公孫蘭等將率兵五千,先去暗中開通昔日韓信井陘故道,並在十月取道於此,突然大兵臨於冀州,突襲進攻中山城。

燕王慕容寶聞魏兵突至,急與眾官議於東堂。

眾臣有說宜拒險而阻敵兵者;有論宜令郡縣聚民築堡,堅壁清野自守者,眾論不一。

趙王慕容麟:魏兵初來,銳不可當,我宜嬰城自守,待魏兵之蔽而乘之,此為上計。

慕容寶以之為然,遂命修城積粟,悉以軍事委付慕容麟,使其調遣諸軍,守城拒魏。

拓跋珪見中山城固難破,於是先攻常山,一舉拔之。

常山以東各郡縣紛紛棄城而走,或率眾投降,僅餘中山、鄴城及信都三城。

拓跋珪見中山燕軍全力拒守,遂對諸將說道:中山城固,急攻則傷士眾,久圍則費糧,不如先拔信都,然後引得勝之兵來圖中山。

於是放棄進攻中山,改取鄴城及信都二城,引軍向南,屯於魯口。

燕高陽太守崔宏不敢力拒,率本部軍走奔海渚。魏主素聞其賢,遣部將追獲勸降,命為黃門侍郎,與張袞共掌機要,創立法度,製定律令。

博陵令屈遵亦降魏國,魏主以其為中書令,出納號令,並總管文誥等事。

皇始二年正月,拓跋珪進攻信都,燕守將宜都王慕容鳳棄城出走,信都歸於魏國。拓跋珪複令人持詔通知拓跋儀,使並力攻打鄴城。

此時鎮守鄴城者,乃是燕先帝慕容垂之弟,當今皇叔範陽王慕容德。聞拓跋儀引二萬軍來攻,便使南安王慕容青率一萬五千精銳,趁夜間出城襲擊。

慕容青直入拓跋儀大營,殺六千人,魏軍大敗而走,退駐新城。

燕軍戰勝,誌氣大振。慕容青等於是請求添兵乘勝追擊,趁機收複失地。慕容德雖然心有所動,但剛因經過參合陂大敗,心憂城中軍力不足,不由舉棋不定,便問計於群僚。

彆駕韓穩進言:古人治軍,當先廟算勝敗,然後方可作戰。今魏不可攻有四,燕不宜動有三,不可追也。

慕容德:何謂四不可攻,三不可動?

韓穩:北魏雖是孤軍深入,但皆為精騎,利於野戰,其不可攻一也;魏軍深入我京畿,置軍於死地,不可攻之二也;其前鋒雖敗,後陣甫固,不可攻之三也;彼眾我寡,不可攻之四也。我軍戰於本土,不宜妄動一也;攻若不勝,軍心難安,不宜妄動二也;城郭未完,敵來無備,不宜妄動三也。此皆兵家大忌,不如深溝高壘,以逸待勞。

慕容德:以逸待勞若何?

韓穩:魏軍從千裡之外運糧,曠野無以為掠,日久三軍耗儘資財,則必士氣衰落,軍心離散,彼時我密謀而攻,必獲全勝,此乃上上之計。

慕容德:韓彆駕良言,乃張良、陳平之策也,萬無一失,穩重至極。

於是命令慕容青撤回軍隊,不許出擊。

魏主拓跋珪聞說攻打鄴城失利,遂派遼西公賀賴盧率騎兵一萬前來援助,與拓跋儀一起圍攻鄴城。賀賴盧者,乃魏主舅父賀訥之弟,亦表親貴戚也。

賴盧自以為皇親,不聽拓跋儀節度,兩位主將由是不和。

慕容德聞魏軍添兵,明知難敵,遂派參軍劉藻至長安,向後秦主姚興請求救援,並致以同母之兄問候。

姚興卻是六親不認,拒不發兵,坐觀成敗,鄴城內諸將聞訊異常恐懼。

慕容德道:靠天靠地,皆不如賴己之力!

便親自犒賞軍卒,撫慰將士,鄴城軍民人人感其恩德,皆樂為效命。

魏司馬丁建遣使與慕容德暗通,獻施離間之計,使拓跋儀與賀賴盧二人內訌,各爭主將之權,互不相服。

適逢賀賴盧營內失火,丁建便向慕容儀獻諂:賴盧縱火燒營,必欲為叛變。

慕容儀大懼,於是先引兵撤退;賀賴聞之,不知是何緣故,亦急引本部軍退兵。

丁建遂率軍來投降慕容德,儘透魏營內訌之事,並說拓跋儀部已拔營退兵,今士氣低落,定可擊而敗之。慕容德大喜,便令丁建為向導,派慕容青等去追襲,大敗魏軍。

拓跋儀十損七八,還屯彆處。

三月,燕帝慕容寶向拓跋珪求和,並說送還拓跋觚,割讓常山以西土地。

拓跋珪見勞師傷眾,久攻中山不克,鄴城之軍又連遭敗績,於是回書答允。但慕容寶卻又反悔,拓跋珪於是進圍中山,久不能下。

城中燕將見魏兵鋒銳已衰,皆欲出戰。慕容寶將欲從之,卻屢為趙王慕容麟所阻,高陽王慕容隆致四次點兵列陣,複四次被迫解散其兵。

眾將大怒,無不憤恨趙王。慕容麟欲取慕容寶以自代,故此阻戰,並以親兵劫持禁兵統領、北地王慕容精,逼其率禁軍入宮,弑殺慕容寶。

慕容精決意不從,以國家大義卻之,慕容麟怒殺慕容精,又知城中諸將痛恨自己,遂出奔西山,往依丁零部眾。

諸將聞趙王殺北地王而逃,無不震駭。

慕容寶恐慕容麟矯詔去奪慕容會之兵,割據龍城,便急召慕容隆及慕容農商議,欲棄中山,走保龍城。

二王見趙王慕容麟反狀已成,亦恐中山難保,於是同意。

慕容寶遂與太子慕容策及高陽王慕容隆、遼西王慕容農等率城中餘部萬餘軍馬,趁夜出城,往龍城投奔慕容會而去。

拓跋珪聞慕容寶棄城而走,便欲趁夜入城。

將軍王建則以恐士兵乘夜盜取城中財寶為由勸阻,請於天明整軍而入,拓跋珪從之。

燕開封公慕容詳聞皇帝棄城而走,欲往追之而不能及,於是回城自立為燕王,率本部軍複關閉四門拒守。

拓跋珪次日欲率眾進城,卻不料突發變故,一夜之間得失易位。又率兵強攻數日不果,遂使人臨於城下勸降。

城中軍民皆相互提醒道:參合陂降卒五萬餘眾,皆被索虜坑殺。我等抵抗這許多日月,若是開城降時,亦必死無葬身之地;便是今日抵死不降,既便來日城破,亦可苟延旬月之命,何必去自尋死路。

於是誓死守城,並無一人願降。

事到如此,拓跋珪想起當日勸己殺俘者正是王建,今又阻諫趁夜入城,導致難取中山。越想越氣,於是召來王建大罵,以唾其麵,複引軍強攻。

五月,拓跋珪營中糧儘,隻得撤圍,到河間補充軍糧。又遣使詔命東平公拓跋儀領軍還屯钜鹿,不可久留鄴城之地。

東平公於是奉詔退軍,屯於钜鹿。

拓跋珪因出兵日久,以致後院起火。在圍攻中山之時,國內賀蘭部、紇鄰部及紇奚部起兵叛亂,欲攻陷盛樂。幸虧左司馬許謙率留守之兵多方設計固守,方得不失。

許謙遣使南下告急,拓跋珪聞報大驚,急派庾嶽率兵北返討伐,激戰月餘,成功平叛,賀蘭部、紇鄰部遠逃陰山。

後燕隆安元年,慕容寶出奔薊城,慕容詳據中山自立為帝。

清河王慕容會率二萬大軍迎燕帝於薊城之南,慕容寶怪其不救中山,麵有憤恨之色,於是分其兵一半,付於慕容農與慕容隆分彆管領。又命儘徙薊城府庫軍資,北赴龍城。

魏將石河頭引精騎一萬來追,於夏謙澤追及慕容寶。

慕容會整軍與魏軍大戰,數次往來衝突,不分輸贏勝敗。

正在這時,慕容農及慕容隆各引中山舊部千餘騎殺至,衝入魏軍陣中,滿懷參合陂之仇,奮勇砍殺。石河頭大敗,被慕容農追擊百餘裡,幾乎全軍覆沒以歸。

燕軍大勝,慕容隆遂對部將陽謬說道:我軍在中山城時,積眾數萬,卻因趙王慕容麟阻擋,皇帝複屢聽其讒言,乃不得展某之誌。今日之捷,卻於事無補,能不令人遺恨!

因慷慨流涕,憤恨不已。

慕容會即敗魏兵,矜狠滋甚,慕容隆屢番訓責之。慕容會心中不滿,於是陰謀作亂,慕容寶召慕容隆、慕容農計議,欲執而殺之,被慕容隆以其反狀未顯,且傷父子恩情諫阻。

慕容會聞知此事,愈加恐懼,遂夜遣黨徒數百人襲殺慕容隆於帳中。慕容農亦被重創而不能起,因假死方騙過殺手,逃得性命。

慕容寶聞知大驚且痛,於是決心除滅慕容會,不複顧念父子之請。先以好言撫慰,令其參加慶功之宴,允諾在席間將以太子之位傳之。

慕容會大喜,不疑有計,次日果與會就坐,談笑風聲。

酒過三巡,慕容寶以目示意禁軍統領慕輿騰,暗下信號。慕輿騰會意,起身行酒,至慕容會座中之時,趁其端杯,拔肋下佩刀刺之。

不料那慕容會極其油滑,見慕輿騰眼神有異,遂急起身避之,並以酒爵投擲。

慕輿騰躲爵,鋼刀砍偏,隻削去慕容會一片頭皮,鮮血淋漓,卻未致命。慕容會狂叫逃出宴廳,急回本營,匆匆包紮傷口,便勒兵來攻其父。

慕容寶甫見兒子逃走,便知不妙,急率數百騎逃出薊城,直奔龍城而去。

慕容會緊追不舍,直至龍城,頓兵城外,欲待攻打。龍城中將士見慕容會如此忤逆,不由紛紛大怒,均請令出戰,慕容寶許之。眾將傾城而出,大破慕容會之兵,慕容會敗逃。

侍禦郎高雲複引兵夜襲,慕容會複又大敗,死裡逃生,餘部皆潰,被高雲所收。

慕容會無處可去,隻得奔回中山,來見慕容詳,訴說經過。

慕容詳聞聽大怒,二話不說,直命人從座中執下,將慕容會一刀斬訖。雖道鮮卑不講儒家忠義倫理,但似此忤逆犯上、弑父叛君之徒,亦為世人不恥,由此而可知也。

高雲獲勝,歸見燕主。慕容寶便封高雲為將軍,且收其為義子。

高雲乃高句麗王族支屬,從此儘心事奉慕容寶,按下不提。

範陽王慕容德鎮守鄴城,大敗魏兵。

適逢使節劉藻從秦王姚興處歸來,回報主公:秦王姚興不念兄弟之情,不肯發兵。但秦國太史令高魯派其外甥王景暉隨臣以歸,送來玉璽一紐,附圖讖秘文在此,麵呈殿下。

慕容德令喚進殿,王景暉大禮參拜奏道:家父在長安偶獲玉璽,匣中且有讖文,因正應著殿下,故使下臣前來奉獻。

慕容德大奇:你父怎知是應在某的身上?

王景暉獻其璽文:殿下請看讖文,上寫“德者昌,無德者亡。德受天命,因柔而剛”,處處說著殿下名諱。長安近日又有歌謠,道是“大風蓬勃起塵埃,八井三刀突然來。四海鼎沸中山崩,惟有德人占三台”。乃謂殿下當於中山燕帝亡後,當繼大位也。

慕容德聽罷,將信將疑

部下文武卻聞而大喜,公議道:今開封公慕容詳在中山自立,魏軍在冀州勢力強盛,皇帝生死未卜。鄴城乃燕國故都,正統所在,國不可一日無主,殿下又正應上天之意,何不便繼大寶,以拯我燕國之危?

慕容德再三推辭,不肯相從。

適逢慕容達從龍城前來投奔,稱說慕容寶尚存,眾議乃止。

不久,慕容寶詔命送達,任慕容德為丞相,兼領冀州牧,可秉承皇帝旨意,在南方自主行事。慕容德再拜而受,遂重賞王景暉,厚遣使歸。

自此慕容德手中便有傳國玉璽,為此後建國為帝張本。

再說慕容詳自立為帝,放縱酒色,奢侈荒淫,殺戮王公以下五百餘人,震動內外,無敢違逆者。中山城中饑荒,王公大臣餓死者數十人。

慕容麟率丁零軍進入中山,斬殺慕容詳及親黨三百餘人,亦自立為帝。

因中山糧食缺乏,慕容麟離中山占領新市,與魏軍戰於義台大敗,魏軍遂入中山。

慕容麟逃奔鄴城,向慕容德說道:中山覆沒,魏軍定乘勝攻鄴。鄴城雖廣積糧草,難以固守,且士氣低落,不能複戰。今趁魏軍未合,皇叔宜聚軍南渡,依附魯陽王慕容和,占據滑台,招兵聚糧,伺機而動,乃上策也。魏軍即使攻下中山,勢必不會久留,不過驅趕人口搶掠財物以歸。燕人不喜遷徙,自會發生變故,後我奮威還救,魏則內外受敵。皇叔彼時廣示恩信,招集遺民,則可一舉而取也。

言猶未了,魯王慕容和遣使寄書,也勸南遷。慕容德從之,遂於隆安二年率四萬戶眾、二萬七千乘車,從鄴城遷移滑台。不料渡河之時陡遇大風,船隻沉沒。

魏軍將至,諸將恐懼,商議退守黎陽。

孰料當晚一夜大風,河麵浮冰凍合,軍隊遂趁夜渡河。次晨魏軍來到,河麵複又冰裂,不能得渡。慕容德大悅,便將黎陽津改為天橋津。

大軍到達滑台,景星現於尾箕,又在漳水得白玉,形狀如璽。

於是慕容德依例自稱燕王,建立南燕,大赦境內,設置百官。任慕容麟為司空、兼領尚書令,慕容法為中軍將軍,慕輿拔為尚書左仆射,丁通為尚書右仆射。

其後有人傳言河間有麒麟出現,慕容麟認為祥瑞應在自己身上,遂秘密策劃反叛,事泄而被賜死。當年夏天,魏將賀賴盧率軍歸附慕容德。

鏡頭轉換,按下慕容德,複說慕容寶。

慕容寶從龍城南逃黎陽,派中黃門令趙思前往叫城,命守將慕容鐘前來迎接。

慕容鐘卻欲奉慕容德為主,遂擒趙思囚之,然後派人飛報慕容德。

慕容德對群臣道:公等為國家大計,勸我攝政。我因國君逃亡,姑從公議,以撫眾望。今國君既歸,我將迎而謝罪,然後退位隱居,各位以為如何?

黃門侍郎張華進言:凡爭天下,無雄才不奮;兵馬馳騁,豈懦夫能成大事!陛下若行婦人之仁,棄天授大業,威權一去,性命不保,何有退讓之事哉!

慕容德:孤謂古人逆取順守,王道不足,故中途徘徊,其意不決。

慕輿護於是奏請前去探問慕容寶虛實,慕容德允之。

慕輿護遂領數百名勇士,隨趙思北去,謀劃殺死慕容寶,以絕慕容德讓位之念。

不料慕容寶卻是滑溜得緊,又有前番親子謀反教訓,既見趙思出而不歸,複聞慕容德稱王,於是提前北逃。慕輿護到黎陽未見慕容寶,即押趙思以歸。

慕容德因趙思熟習典製掌故,準備加以重用。

趙思說道:當年關羽被曹操所擒,猶不忘劉備恩德。趙思死而後生,但蒙國家恩寵,犬馬尚有報恩之心,何況人乎!請許我回,以明臣節。

慕容德固留,趙思怒道:周室衰微,晉鄭輔佐;漢有七國之難,賴梁孝王扶持。殿下親為皇叔,貴為三公,不能率公卿匡扶王室,卻望王室傾覆而為司馬倫之事。趙思雖不能效申包胥哭於秦廷,卻慕君賓不活於王莽稱帝之時也。

慕容德大怒,遂殺趙思。

鏡頭閃回,燕帝慕容寶初到黎陽之時。

黎陽長史李辯勸刺史慕容和接納慕容寶,慕容和欲奉慕容德為主,於是不聽。

後聞慕容德稱帝,李辯懼計謀泄露獲罪,遂暗地勾結晉軍至管城,望慕容德率軍親征,自己在後作亂。但慕容德不來,李辯更加不安,乃遣使至建康,願舉黎陽城降晉。

東晉朝廷乃受李辯之降,使南陽太守閭丘羨、寧朔將軍鄧啟方,率領二萬軍隊來攻南燕,駐軍管城。慕容德派中軍將軍慕容法、撫軍將軍慕容和等人抵抗,晉軍大敗而歸。

慕容德卻因慕容法未窮追晉軍而怒,殺其撫軍司馬靳瑰,以為懲戒。

李辯又勸慕容和謀反,慕容和不聽,李辯遂殺慕容和,以滑台投降北魏。

當初苻登弟苻廣率部向慕容德投降,慕容德任為冠軍將軍,安置於乞活堡。此時熒惑停於井宿,人雲前秦將會複興,苻廣於是自稱秦王,並擊敗慕容德將領慕容鐘。

慕容德初定滑台,地不足十城,軍隊不過數萬,至慕容鐘大敗,反覆者大多歸附苻廣。慕容德留慕容和守滑台,親率軍討伐擊殺苻廣,今聞慕容和被李辯所殺,因燕軍將士家人皆在滑台城內,便欲親自率兵攻打滑台,以救眾將家眷。

慕容德聚將派兵,將欲發兵攻城。

從事韓範出班諫道:今魏軍已經進城,占據國都為資,客主之勢顛倒,人情已經改變,不能攻也。陛下宜首先占據一方,作為關中基地,然後積蓄力量以攻,乃為上策。

慕容德從之,停止攻城,再議略定中原之計,眾將議論紛紛,不能定止。

便在此時,滑台城中忽然兵變,右衛將軍慕容雲殺了李辯,率領將士二萬多家屬衝出滑台城,來投慕容德大營。

閃回結束,三軍歡慶。

慕容德大宴文武慶功,與眾臣議道:“苻廣雖被平定,但我軍進退兩難,進有強敵,退無安身之地,諸位有何良策?

謀士張華進言:彭城有山川阻隔,是楚國舊都,地形險要,人口眾多,可以攻占其地,以為發展之基。

慕容鐘、慕輿護、封逞、韓穩等諸將不從,則力勸慕容德攻打滑台。

謀臣尚書令潘聰出班奏道:眾謂皆非確論,不可取也。滑台四通八達,無險可守,更非帝王久居之地。北與強魏相通,西與盛秦接連,此二國皆非高枕無憂,可以待其自生自滅者。彭城地廣人稀,地平無險,又是東晉舊鎮,四麵受敵,昔項王因而困之。且近江淮,水路通達,秋夏大雨,千裡澤國。水戰乃我國之短,卻是東晉之長,我即使下之以為都城,亦非長久之計也。依臣之計,青、齊號稱東秦,方圓二千餘裡,人口超十萬戶,四麵險要,背靠大海,可謂用武之地。三蠻豪傑立誌以待,誰不想得遇聖主建立功業?廣固城建於曹嶷,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陛下宜遣能言善辯者速去遊說,然後以大軍繼之。其郡守避閭渾昔負朝廷恩德,今定會翻然悔悟,若仍不歸順,大軍到達之時,自然土崩瓦解。陛下占據廣固以後,閉關而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則如兩漢占據關中、河內,永為萬世之基也。

慕容德聽罷眾議,皆似有理,遂猶豫不決。因聞沙門郎公素通觀察天象變化,精研預測吉凶之術,於是親自前去拜訪,請為指點迷津。

郎公說道:某觀此三策,潘尚書所言可謂興邦之術。今年初長星現於奎婁之間,進掃虛危,而虛、危二宿對應齊地,是除舊布新之象。陛下宜先平定魯地,巡撫琅邪,待秋風當令,向北至齊,此天道也。

慕容德聞言大悅,遂引軍向南。兗州北部各縣皆望風投降,慕容德設置官吏撫之。

因訪問父老,軍無搶掠,百姓皆以牛灑犒勞慕容德軍,絡繹不絕。慕容德引軍至於廣固,派人勸降齊郡太守避閭渾。避閭渾不聽,固守迎戰。(本集完)

慕容德道:靠天靠地,皆不如賴己之力!

便親自犒賞軍卒,撫慰將士,鄴城軍民人人感其恩德,皆樂為效命。

魏司馬丁建遣使與慕容德暗通,獻施離間之計,使拓跋儀與賀賴盧二人內訌,各爭主將之權,互不相服。

適逢賀賴盧營內失火,丁建便向慕容儀獻諂:賴盧縱火燒營,必欲為叛變。

慕容儀大懼,於是先引兵撤退;賀賴聞之,不知是何緣故,亦急引本部軍退兵。

丁建遂率軍來投降慕容德,儘透魏營內訌之事,並說拓跋儀部已拔營退兵,今士氣低落,定可擊而敗之。慕容德大喜,便令丁建為向導,派慕容青等去追襲,大敗魏軍。

拓跋儀十損七八,還屯彆處。

三月,燕帝慕容寶向拓跋珪求和,並說送還拓跋觚,割讓常山以西土地。

拓跋珪見勞師傷眾,久攻中山不克,鄴城之軍又連遭敗績,於是回書答允。但慕容寶卻又反悔,拓跋珪於是進圍中山,久不能下。

城中燕將見魏兵鋒銳已衰,皆欲出戰。慕容寶將欲從之,卻屢為趙王慕容麟所阻,高陽王慕容隆致四次點兵列陣,複四次被迫解散其兵。

眾將大怒,無不憤恨趙王。慕容麟欲取慕容寶以自代,故此阻戰,並以親兵劫持禁兵統領、北地王慕容精,逼其率禁軍入宮,弑殺慕容寶。

慕容精決意不從,以國家大義卻之,慕容麟怒殺慕容精,又知城中諸將痛恨自己,遂出奔西山,往依丁零部眾。

諸將聞趙王殺北地王而逃,無不震駭。

慕容寶恐慕容麟矯詔去奪慕容會之兵,割據龍城,便急召慕容隆及慕容農商議,欲棄中山,走保龍城。

二王見趙王慕容麟反狀已成,亦恐中山難保,於是同意。

慕容寶遂與太子慕容策及高陽王慕容隆、遼西王慕容農等率城中餘部萬餘軍馬,趁夜出城,往龍城投奔慕容會而去。

拓跋珪聞慕容寶棄城而走,便欲趁夜入城。

將軍王建則以恐士兵乘夜盜取城中財寶為由勸阻,請於天明整軍而入,拓跋珪從之。

燕開封公慕容詳聞皇帝棄城而走,欲往追之而不能及,於是回城自立為燕王,率本部軍複關閉四門拒守。

拓跋珪次日欲率眾進城,卻不料突發變故,一夜之間得失易位。又率兵強攻數日不果,遂使人臨於城下勸降。

城中軍民皆相互提醒道:參合陂降卒五萬餘眾,皆被索虜坑殺。我等抵抗這許多日月,若是開城降時,亦必死無葬身之地;便是今日抵死不降,既便來日城破,亦可苟延旬月之命,何必去自尋死路。

於是誓死守城,並無一人願降。

事到如此,拓跋珪想起當日勸己殺俘者正是王建,今又阻諫趁夜入城,導致難取中山。越想越氣,於是召來王建大罵,以唾其麵,複引軍強攻。

五月,拓跋珪營中糧儘,隻得撤圍,到河間補充軍糧。又遣使詔命東平公拓跋儀領軍還屯钜鹿,不可久留鄴城之地。

東平公於是奉詔退軍,屯於钜鹿。

拓跋珪因出兵日久,以致後院起火。在圍攻中山之時,國內賀蘭部、紇鄰部及紇奚部起兵叛亂,欲攻陷盛樂。幸虧左司馬許謙率留守之兵多方設計固守,方得不失。

許謙遣使南下告急,拓跋珪聞報大驚,急派庾嶽率兵北返討伐,激戰月餘,成功平叛,賀蘭部、紇鄰部遠逃陰山。

後燕隆安元年,慕容寶出奔薊城,慕容詳據中山自立為帝。

清河王慕容會率二萬大軍迎燕帝於薊城之南,慕容寶怪其不救中山,麵有憤恨之色,於是分其兵一半,付於慕容農與慕容隆分彆管領。又命儘徙薊城府庫軍資,北赴龍城。

魏將石河頭引精騎一萬來追,於夏謙澤追及慕容寶。

慕容會整軍與魏軍大戰,數次往來衝突,不分輸贏勝敗。

正在這時,慕容農及慕容隆各引中山舊部千餘騎殺至,衝入魏軍陣中,滿懷參合陂之仇,奮勇砍殺。石河頭大敗,被慕容農追擊百餘裡,幾乎全軍覆沒以歸。

燕軍大勝,慕容隆遂對部將陽謬說道:我軍在中山城時,積眾數萬,卻因趙王慕容麟阻擋,皇帝複屢聽其讒言,乃不得展某之誌。今日之捷,卻於事無補,能不令人遺恨!

因慷慨流涕,憤恨不已。

慕容會即敗魏兵,矜狠滋甚,慕容隆屢番訓責之。慕容會心中不滿,於是陰謀作亂,慕容寶召慕容隆、慕容農計議,欲執而殺之,被慕容隆以其反狀未顯,且傷父子恩情諫阻。

慕容會聞知此事,愈加恐懼,遂夜遣黨徒數百人襲殺慕容隆於帳中。慕容農亦被重創而不能起,因假死方騙過殺手,逃得性命。

慕容寶聞知大驚且痛,於是決心除滅慕容會,不複顧念父子之請。先以好言撫慰,令其參加慶功之宴,允諾在席間將以太子之位傳之。

慕容會大喜,不疑有計,次日果與會就坐,談笑風聲。

酒過三巡,慕容寶以目示意禁軍統領慕輿騰,暗下信號。慕輿騰會意,起身行酒,至慕容會座中之時,趁其端杯,拔肋下佩刀刺之。

不料那慕容會極其油滑,見慕輿騰眼神有異,遂急起身避之,並以酒爵投擲。

慕輿騰躲爵,鋼刀砍偏,隻削去慕容會一片頭皮,鮮血淋漓,卻未致命。慕容會狂叫逃出宴廳,急回本營,匆匆包紮傷口,便勒兵來攻其父。

慕容寶甫見兒子逃走,便知不妙,急率數百騎逃出薊城,直奔龍城而去。

慕容會緊追不舍,直至龍城,頓兵城外,欲待攻打。龍城中將士見慕容會如此忤逆,不由紛紛大怒,均請令出戰,慕容寶許之。眾將傾城而出,大破慕容會之兵,慕容會敗逃。

侍禦郎高雲複引兵夜襲,慕容會複又大敗,死裡逃生,餘部皆潰,被高雲所收。

慕容會無處可去,隻得奔回中山,來見慕容詳,訴說經過。

慕容詳聞聽大怒,二話不說,直命人從座中執下,將慕容會一刀斬訖。雖道鮮卑不講儒家忠義倫理,但似此忤逆犯上、弑父叛君之徒,亦為世人不恥,由此而可知也。

高雲獲勝,歸見燕主。慕容寶便封高雲為將軍,且收其為義子。

高雲乃高句麗王族支屬,從此儘心事奉慕容寶,按下不提。

範陽王慕容德鎮守鄴城,大敗魏兵。

適逢使節劉藻從秦王姚興處歸來,回報主公:秦王姚興不念兄弟之情,不肯發兵。但秦國太史令高魯派其外甥王景暉隨臣以歸,送來玉璽一紐,附圖讖秘文在此,麵呈殿下。

慕容德令喚進殿,王景暉大禮參拜奏道:家父在長安偶獲玉璽,匣中且有讖文,因正應著殿下,故使下臣前來奉獻。

慕容德大奇:你父怎知是應在某的身上?

王景暉獻其璽文:殿下請看讖文,上寫“德者昌,無德者亡。德受天命,因柔而剛”,處處說著殿下名諱。長安近日又有歌謠,道是“大風蓬勃起塵埃,八井三刀突然來。四海鼎沸中山崩,惟有德人占三台”。乃謂殿下當於中山燕帝亡後,當繼大位也。

慕容德聽罷,將信將疑

部下文武卻聞而大喜,公議道:今開封公慕容詳在中山自立,魏軍在冀州勢力強盛,皇帝生死未卜。鄴城乃燕國故都,正統所在,國不可一日無主,殿下又正應上天之意,何不便繼大寶,以拯我燕國之危?

慕容德再三推辭,不肯相從。

適逢慕容達從龍城前來投奔,稱說慕容寶尚存,眾議乃止。

不久,慕容寶詔命送達,任慕容德為丞相,兼領冀州牧,可秉承皇帝旨意,在南方自主行事。慕容德再拜而受,遂重賞王景暉,厚遣使歸。

自此慕容德手中便有傳國玉璽,為此後建國為帝張本。

再說慕容詳自立為帝,放縱酒色,奢侈荒淫,殺戮王公以下五百餘人,震動內外,無敢違逆者。中山城中饑荒,王公大臣餓死者數十人。

慕容麟率丁零軍進入中山,斬殺慕容詳及親黨三百餘人,亦自立為帝。

因中山糧食缺乏,慕容麟離中山占領新市,與魏軍戰於義台大敗,魏軍遂入中山。

慕容麟逃奔鄴城,向慕容德說道:中山覆沒,魏軍定乘勝攻鄴。鄴城雖廣積糧草,難以固守,且士氣低落,不能複戰。今趁魏軍未合,皇叔宜聚軍南渡,依附魯陽王慕容和,占據滑台,招兵聚糧,伺機而動,乃上策也。魏軍即使攻下中山,勢必不會久留,不過驅趕人口搶掠財物以歸。燕人不喜遷徙,自會發生變故,後我奮威還救,魏則內外受敵。皇叔彼時廣示恩信,招集遺民,則可一舉而取也。

言猶未了,魯王慕容和遣使寄書,也勸南遷。慕容德從之,遂於隆安二年率四萬戶眾、二萬七千乘車,從鄴城遷移滑台。不料渡河之時陡遇大風,船隻沉沒。

魏軍將至,諸將恐懼,商議退守黎陽。

孰料當晚一夜大風,河麵浮冰凍合,軍隊遂趁夜渡河。次晨魏軍來到,河麵複又冰裂,不能得渡。慕容德大悅,便將黎陽津改為天橋津。

大軍到達滑台,景星現於尾箕,又在漳水得白玉,形狀如璽。

於是慕容德依例自稱燕王,建立南燕,大赦境內,設置百官。任慕容麟為司空、兼領尚書令,慕容法為中軍將軍,慕輿拔為尚書左仆射,丁通為尚書右仆射。

其後有人傳言河間有麒麟出現,慕容麟認為祥瑞應在自己身上,遂秘密策劃反叛,事泄而被賜死。當年夏天,魏將賀賴盧率軍歸附慕容德。

鏡頭轉換,按下慕容德,複說慕容寶。

慕容寶從龍城南逃黎陽,派中黃門令趙思前往叫城,命守將慕容鐘前來迎接。

慕容鐘卻欲奉慕容德為主,遂擒趙思囚之,然後派人飛報慕容德。

慕容德對群臣道:公等為國家大計,勸我攝政。我因國君逃亡,姑從公議,以撫眾望。今國君既歸,我將迎而謝罪,然後退位隱居,各位以為如何?

黃門侍郎張華進言:凡爭天下,無雄才不奮;兵馬馳騁,豈懦夫能成大事!陛下若行婦人之仁,棄天授大業,威權一去,性命不保,何有退讓之事哉!

慕容德:孤謂古人逆取順守,王道不足,故中途徘徊,其意不決。

慕輿護於是奏請前去探問慕容寶虛實,慕容德允之。

慕輿護遂領數百名勇士,隨趙思北去,謀劃殺死慕容寶,以絕慕容德讓位之念。

不料慕容寶卻是滑溜得緊,又有前番親子謀反教訓,既見趙思出而不歸,複聞慕容德稱王,於是提前北逃。慕輿護到黎陽未見慕容寶,即押趙思以歸。

慕容德因趙思熟習典製掌故,準備加以重用。

趙思說道:當年關羽被曹操所擒,猶不忘劉備恩德。趙思死而後生,但蒙國家恩寵,犬馬尚有報恩之心,何況人乎!請許我回,以明臣節。

慕容德固留,趙思怒道:周室衰微,晉鄭輔佐;漢有七國之難,賴梁孝王扶持。殿下親為皇叔,貴為三公,不能率公卿匡扶王室,卻望王室傾覆而為司馬倫之事。趙思雖不能效申包胥哭於秦廷,卻慕君賓不活於王莽稱帝之時也。

慕容德大怒,遂殺趙思。

鏡頭閃回,燕帝慕容寶初到黎陽之時。

黎陽長史李辯勸刺史慕容和接納慕容寶,慕容和欲奉慕容德為主,於是不聽。

後聞慕容德稱帝,李辯懼計謀泄露獲罪,遂暗地勾結晉軍至管城,望慕容德率軍親征,自己在後作亂。但慕容德不來,李辯更加不安,乃遣使至建康,願舉黎陽城降晉。

東晉朝廷乃受李辯之降,使南陽太守閭丘羨、寧朔將軍鄧啟方,率領二萬軍隊來攻南燕,駐軍管城。慕容德派中軍將軍慕容法、撫軍將軍慕容和等人抵抗,晉軍大敗而歸。

慕容德卻因慕容法未窮追晉軍而怒,殺其撫軍司馬靳瑰,以為懲戒。

李辯又勸慕容和謀反,慕容和不聽,李辯遂殺慕容和,以滑台投降北魏。

當初苻登弟苻廣率部向慕容德投降,慕容德任為冠軍將軍,安置於乞活堡。此時熒惑停於井宿,人雲前秦將會複興,苻廣於是自稱秦王,並擊敗慕容德將領慕容鐘。

慕容德初定滑台,地不足十城,軍隊不過數萬,至慕容鐘大敗,反覆者大多歸附苻廣。慕容德留慕容和守滑台,親率軍討伐擊殺苻廣,今聞慕容和被李辯所殺,因燕軍將士家人皆在滑台城內,便欲親自率兵攻打滑台,以救眾將家眷。

慕容德聚將派兵,將欲發兵攻城。

從事韓範出班諫道:今魏軍已經進城,占據國都為資,客主之勢顛倒,人情已經改變,不能攻也。陛下宜首先占據一方,作為關中基地,然後積蓄力量以攻,乃為上策。

慕容德從之,停止攻城,再議略定中原之計,眾將議論紛紛,不能定止。

便在此時,滑台城中忽然兵變,右衛將軍慕容雲殺了李辯,率領將士二萬多家屬衝出滑台城,來投慕容德大營。

閃回結束,三軍歡慶。

慕容德大宴文武慶功,與眾臣議道:“苻廣雖被平定,但我軍進退兩難,進有強敵,退無安身之地,諸位有何良策?

謀士張華進言:彭城有山川阻隔,是楚國舊都,地形險要,人口眾多,可以攻占其地,以為發展之基。

慕容鐘、慕輿護、封逞、韓穩等諸將不從,則力勸慕容德攻打滑台。

謀臣尚書令潘聰出班奏道:眾謂皆非確論,不可取也。滑台四通八達,無險可守,更非帝王久居之地。北與強魏相通,西與盛秦接連,此二國皆非高枕無憂,可以待其自生自滅者。彭城地廣人稀,地平無險,又是東晉舊鎮,四麵受敵,昔項王因而困之。且近江淮,水路通達,秋夏大雨,千裡澤國。水戰乃我國之短,卻是東晉之長,我即使下之以為都城,亦非長久之計也。依臣之計,青、齊號稱東秦,方圓二千餘裡,人口超十萬戶,四麵險要,背靠大海,可謂用武之地。三蠻豪傑立誌以待,誰不想得遇聖主建立功業?廣固城建於曹嶷,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陛下宜遣能言善辯者速去遊說,然後以大軍繼之。其郡守避閭渾昔負朝廷恩德,今定會翻然悔悟,若仍不歸順,大軍到達之時,自然土崩瓦解。陛下占據廣固以後,閉關而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則如兩漢占據關中、河內,永為萬世之基也。

慕容德聽罷眾議,皆似有理,遂猶豫不決。因聞沙門郎公素通觀察天象變化,精研預測吉凶之術,於是親自前去拜訪,請為指點迷津。

郎公說道:某觀此三策,潘尚書所言可謂興邦之術。今年初長星現於奎婁之間,進掃虛危,而虛、危二宿對應齊地,是除舊布新之象。陛下宜先平定魯地,巡撫琅邪,待秋風當令,向北至齊,此天道也。

慕容德聞言大悅,遂引軍向南。兗州北部各縣皆望風投降,慕容德設置官吏撫之。

因訪問父老,軍無搶掠,百姓皆以牛灑犒勞慕容德軍,絡繹不絕。慕容德引軍至於廣固,派人勸降齊郡太守避閭渾。避閭渾不聽,固守迎戰。(本集完)

慕容德道:靠天靠地,皆不如賴己之力!

便親自犒賞軍卒,撫慰將士,鄴城軍民人人感其恩德,皆樂為效命。

魏司馬丁建遣使與慕容德暗通,獻施離間之計,使拓跋儀與賀賴盧二人內訌,各爭主將之權,互不相服。

適逢賀賴盧營內失火,丁建便向慕容儀獻諂:賴盧縱火燒營,必欲為叛變。

慕容儀大懼,於是先引兵撤退;賀賴聞之,不知是何緣故,亦急引本部軍退兵。

丁建遂率軍來投降慕容德,儘透魏營內訌之事,並說拓跋儀部已拔營退兵,今士氣低落,定可擊而敗之。慕容德大喜,便令丁建為向導,派慕容青等去追襲,大敗魏軍。

拓跋儀十損七八,還屯彆處。

三月,燕帝慕容寶向拓跋珪求和,並說送還拓跋觚,割讓常山以西土地。

拓跋珪見勞師傷眾,久攻中山不克,鄴城之軍又連遭敗績,於是回書答允。但慕容寶卻又反悔,拓跋珪於是進圍中山,久不能下。

城中燕將見魏兵鋒銳已衰,皆欲出戰。慕容寶將欲從之,卻屢為趙王慕容麟所阻,高陽王慕容隆致四次點兵列陣,複四次被迫解散其兵。

眾將大怒,無不憤恨趙王。慕容麟欲取慕容寶以自代,故此阻戰,並以親兵劫持禁兵統領、北地王慕容精,逼其率禁軍入宮,弑殺慕容寶。

慕容精決意不從,以國家大義卻之,慕容麟怒殺慕容精,又知城中諸將痛恨自己,遂出奔西山,往依丁零部眾。

諸將聞趙王殺北地王而逃,無不震駭。

慕容寶恐慕容麟矯詔去奪慕容會之兵,割據龍城,便急召慕容隆及慕容農商議,欲棄中山,走保龍城。

二王見趙王慕容麟反狀已成,亦恐中山難保,於是同意。

慕容寶遂與太子慕容策及高陽王慕容隆、遼西王慕容農等率城中餘部萬餘軍馬,趁夜出城,往龍城投奔慕容會而去。

拓跋珪聞慕容寶棄城而走,便欲趁夜入城。

將軍王建則以恐士兵乘夜盜取城中財寶為由勸阻,請於天明整軍而入,拓跋珪從之。

燕開封公慕容詳聞皇帝棄城而走,欲往追之而不能及,於是回城自立為燕王,率本部軍複關閉四門拒守。

拓跋珪次日欲率眾進城,卻不料突發變故,一夜之間得失易位。又率兵強攻數日不果,遂使人臨於城下勸降。

城中軍民皆相互提醒道:參合陂降卒五萬餘眾,皆被索虜坑殺。我等抵抗這許多日月,若是開城降時,亦必死無葬身之地;便是今日抵死不降,既便來日城破,亦可苟延旬月之命,何必去自尋死路。

於是誓死守城,並無一人願降。

事到如此,拓跋珪想起當日勸己殺俘者正是王建,今又阻諫趁夜入城,導致難取中山。越想越氣,於是召來王建大罵,以唾其麵,複引軍強攻。

五月,拓跋珪營中糧儘,隻得撤圍,到河間補充軍糧。又遣使詔命東平公拓跋儀領軍還屯钜鹿,不可久留鄴城之地。

東平公於是奉詔退軍,屯於钜鹿。

拓跋珪因出兵日久,以致後院起火。在圍攻中山之時,國內賀蘭部、紇鄰部及紇奚部起兵叛亂,欲攻陷盛樂。幸虧左司馬許謙率留守之兵多方設計固守,方得不失。

許謙遣使南下告急,拓跋珪聞報大驚,急派庾嶽率兵北返討伐,激戰月餘,成功平叛,賀蘭部、紇鄰部遠逃陰山。

後燕隆安元年,慕容寶出奔薊城,慕容詳據中山自立為帝。

清河王慕容會率二萬大軍迎燕帝於薊城之南,慕容寶怪其不救中山,麵有憤恨之色,於是分其兵一半,付於慕容農與慕容隆分彆管領。又命儘徙薊城府庫軍資,北赴龍城。

魏將石河頭引精騎一萬來追,於夏謙澤追及慕容寶。

慕容會整軍與魏軍大戰,數次往來衝突,不分輸贏勝敗。

正在這時,慕容農及慕容隆各引中山舊部千餘騎殺至,衝入魏軍陣中,滿懷參合陂之仇,奮勇砍殺。石河頭大敗,被慕容農追擊百餘裡,幾乎全軍覆沒以歸。

燕軍大勝,慕容隆遂對部將陽謬說道:我軍在中山城時,積眾數萬,卻因趙王慕容麟阻擋,皇帝複屢聽其讒言,乃不得展某之誌。今日之捷,卻於事無補,能不令人遺恨!

因慷慨流涕,憤恨不已。

慕容會即敗魏兵,矜狠滋甚,慕容隆屢番訓責之。慕容會心中不滿,於是陰謀作亂,慕容寶召慕容隆、慕容農計議,欲執而殺之,被慕容隆以其反狀未顯,且傷父子恩情諫阻。

慕容會聞知此事,愈加恐懼,遂夜遣黨徒數百人襲殺慕容隆於帳中。慕容農亦被重創而不能起,因假死方騙過殺手,逃得性命。

慕容寶聞知大驚且痛,於是決心除滅慕容會,不複顧念父子之請。先以好言撫慰,令其參加慶功之宴,允諾在席間將以太子之位傳之。

慕容會大喜,不疑有計,次日果與會就坐,談笑風聲。

酒過三巡,慕容寶以目示意禁軍統領慕輿騰,暗下信號。慕輿騰會意,起身行酒,至慕容會座中之時,趁其端杯,拔肋下佩刀刺之。

不料那慕容會極其油滑,見慕輿騰眼神有異,遂急起身避之,並以酒爵投擲。

慕輿騰躲爵,鋼刀砍偏,隻削去慕容會一片頭皮,鮮血淋漓,卻未致命。慕容會狂叫逃出宴廳,急回本營,匆匆包紮傷口,便勒兵來攻其父。

慕容寶甫見兒子逃走,便知不妙,急率數百騎逃出薊城,直奔龍城而去。

慕容會緊追不舍,直至龍城,頓兵城外,欲待攻打。龍城中將士見慕容會如此忤逆,不由紛紛大怒,均請令出戰,慕容寶許之。眾將傾城而出,大破慕容會之兵,慕容會敗逃。

侍禦郎高雲複引兵夜襲,慕容會複又大敗,死裡逃生,餘部皆潰,被高雲所收。

慕容會無處可去,隻得奔回中山,來見慕容詳,訴說經過。

慕容詳聞聽大怒,二話不說,直命人從座中執下,將慕容會一刀斬訖。雖道鮮卑不講儒家忠義倫理,但似此忤逆犯上、弑父叛君之徒,亦為世人不恥,由此而可知也。

高雲獲勝,歸見燕主。慕容寶便封高雲為將軍,且收其為義子。

高雲乃高句麗王族支屬,從此儘心事奉慕容寶,按下不提。

範陽王慕容德鎮守鄴城,大敗魏兵。

適逢使節劉藻從秦王姚興處歸來,回報主公:秦王姚興不念兄弟之情,不肯發兵。但秦國太史令高魯派其外甥王景暉隨臣以歸,送來玉璽一紐,附圖讖秘文在此,麵呈殿下。

慕容德令喚進殿,王景暉大禮參拜奏道:家父在長安偶獲玉璽,匣中且有讖文,因正應著殿下,故使下臣前來奉獻。

慕容德大奇:你父怎知是應在某的身上?

王景暉獻其璽文:殿下請看讖文,上寫“德者昌,無德者亡。德受天命,因柔而剛”,處處說著殿下名諱。長安近日又有歌謠,道是“大風蓬勃起塵埃,八井三刀突然來。四海鼎沸中山崩,惟有德人占三台”。乃謂殿下當於中山燕帝亡後,當繼大位也。

慕容德聽罷,將信將疑

部下文武卻聞而大喜,公議道:今開封公慕容詳在中山自立,魏軍在冀州勢力強盛,皇帝生死未卜。鄴城乃燕國故都,正統所在,國不可一日無主,殿下又正應上天之意,何不便繼大寶,以拯我燕國之危?

慕容德再三推辭,不肯相從。

適逢慕容達從龍城前來投奔,稱說慕容寶尚存,眾議乃止。

不久,慕容寶詔命送達,任慕容德為丞相,兼領冀州牧,可秉承皇帝旨意,在南方自主行事。慕容德再拜而受,遂重賞王景暉,厚遣使歸。

自此慕容德手中便有傳國玉璽,為此後建國為帝張本。

再說慕容詳自立為帝,放縱酒色,奢侈荒淫,殺戮王公以下五百餘人,震動內外,無敢違逆者。中山城中饑荒,王公大臣餓死者數十人。

慕容麟率丁零軍進入中山,斬殺慕容詳及親黨三百餘人,亦自立為帝。

因中山糧食缺乏,慕容麟離中山占領新市,與魏軍戰於義台大敗,魏軍遂入中山。

慕容麟逃奔鄴城,向慕容德說道:中山覆沒,魏軍定乘勝攻鄴。鄴城雖廣積糧草,難以固守,且士氣低落,不能複戰。今趁魏軍未合,皇叔宜聚軍南渡,依附魯陽王慕容和,占據滑台,招兵聚糧,伺機而動,乃上策也。魏軍即使攻下中山,勢必不會久留,不過驅趕人口搶掠財物以歸。燕人不喜遷徙,自會發生變故,後我奮威還救,魏則內外受敵。皇叔彼時廣示恩信,招集遺民,則可一舉而取也。

言猶未了,魯王慕容和遣使寄書,也勸南遷。慕容德從之,遂於隆安二年率四萬戶眾、二萬七千乘車,從鄴城遷移滑台。不料渡河之時陡遇大風,船隻沉沒。

魏軍將至,諸將恐懼,商議退守黎陽。

孰料當晚一夜大風,河麵浮冰凍合,軍隊遂趁夜渡河。次晨魏軍來到,河麵複又冰裂,不能得渡。慕容德大悅,便將黎陽津改為天橋津。

大軍到達滑台,景星現於尾箕,又在漳水得白玉,形狀如璽。

於是慕容德依例自稱燕王,建立南燕,大赦境內,設置百官。任慕容麟為司空、兼領尚書令,慕容法為中軍將軍,慕輿拔為尚書左仆射,丁通為尚書右仆射。

其後有人傳言河間有麒麟出現,慕容麟認為祥瑞應在自己身上,遂秘密策劃反叛,事泄而被賜死。當年夏天,魏將賀賴盧率軍歸附慕容德。

鏡頭轉換,按下慕容德,複說慕容寶。

慕容寶從龍城南逃黎陽,派中黃門令趙思前往叫城,命守將慕容鐘前來迎接。

慕容鐘卻欲奉慕容德為主,遂擒趙思囚之,然後派人飛報慕容德。

慕容德對群臣道:公等為國家大計,勸我攝政。我因國君逃亡,姑從公議,以撫眾望。今國君既歸,我將迎而謝罪,然後退位隱居,各位以為如何?

黃門侍郎張華進言:凡爭天下,無雄才不奮;兵馬馳騁,豈懦夫能成大事!陛下若行婦人之仁,棄天授大業,威權一去,性命不保,何有退讓之事哉!

慕容德:孤謂古人逆取順守,王道不足,故中途徘徊,其意不決。

慕輿護於是奏請前去探問慕容寶虛實,慕容德允之。

慕輿護遂領數百名勇士,隨趙思北去,謀劃殺死慕容寶,以絕慕容德讓位之念。

不料慕容寶卻是滑溜得緊,又有前番親子謀反教訓,既見趙思出而不歸,複聞慕容德稱王,於是提前北逃。慕輿護到黎陽未見慕容寶,即押趙思以歸。

慕容德因趙思熟習典製掌故,準備加以重用。

趙思說道:當年關羽被曹操所擒,猶不忘劉備恩德。趙思死而後生,但蒙國家恩寵,犬馬尚有報恩之心,何況人乎!請許我回,以明臣節。

慕容德固留,趙思怒道:周室衰微,晉鄭輔佐;漢有七國之難,賴梁孝王扶持。殿下親為皇叔,貴為三公,不能率公卿匡扶王室,卻望王室傾覆而為司馬倫之事。趙思雖不能效申包胥哭於秦廷,卻慕君賓不活於王莽稱帝之時也。

慕容德大怒,遂殺趙思。

鏡頭閃回,燕帝慕容寶初到黎陽之時。

黎陽長史李辯勸刺史慕容和接納慕容寶,慕容和欲奉慕容德為主,於是不聽。

後聞慕容德稱帝,李辯懼計謀泄露獲罪,遂暗地勾結晉軍至管城,望慕容德率軍親征,自己在後作亂。但慕容德不來,李辯更加不安,乃遣使至建康,願舉黎陽城降晉。

東晉朝廷乃受李辯之降,使南陽太守閭丘羨、寧朔將軍鄧啟方,率領二萬軍隊來攻南燕,駐軍管城。慕容德派中軍將軍慕容法、撫軍將軍慕容和等人抵抗,晉軍大敗而歸。

慕容德卻因慕容法未窮追晉軍而怒,殺其撫軍司馬靳瑰,以為懲戒。

李辯又勸慕容和謀反,慕容和不聽,李辯遂殺慕容和,以滑台投降北魏。

當初苻登弟苻廣率部向慕容德投降,慕容德任為冠軍將軍,安置於乞活堡。此時熒惑停於井宿,人雲前秦將會複興,苻廣於是自稱秦王,並擊敗慕容德將領慕容鐘。

慕容德初定滑台,地不足十城,軍隊不過數萬,至慕容鐘大敗,反覆者大多歸附苻廣。慕容德留慕容和守滑台,親率軍討伐擊殺苻廣,今聞慕容和被李辯所殺,因燕軍將士家人皆在滑台城內,便欲親自率兵攻打滑台,以救眾將家眷。

慕容德聚將派兵,將欲發兵攻城。

從事韓範出班諫道:今魏軍已經進城,占據國都為資,客主之勢顛倒,人情已經改變,不能攻也。陛下宜首先占據一方,作為關中基地,然後積蓄力量以攻,乃為上策。

慕容德從之,停止攻城,再議略定中原之計,眾將議論紛紛,不能定止。

便在此時,滑台城中忽然兵變,右衛將軍慕容雲殺了李辯,率領將士二萬多家屬衝出滑台城,來投慕容德大營。

閃回結束,三軍歡慶。

慕容德大宴文武慶功,與眾臣議道:“苻廣雖被平定,但我軍進退兩難,進有強敵,退無安身之地,諸位有何良策?

謀士張華進言:彭城有山川阻隔,是楚國舊都,地形險要,人口眾多,可以攻占其地,以為發展之基。

慕容鐘、慕輿護、封逞、韓穩等諸將不從,則力勸慕容德攻打滑台。

謀臣尚書令潘聰出班奏道:眾謂皆非確論,不可取也。滑台四通八達,無險可守,更非帝王久居之地。北與強魏相通,西與盛秦接連,此二國皆非高枕無憂,可以待其自生自滅者。彭城地廣人稀,地平無險,又是東晉舊鎮,四麵受敵,昔項王因而困之。且近江淮,水路通達,秋夏大雨,千裡澤國。水戰乃我國之短,卻是東晉之長,我即使下之以為都城,亦非長久之計也。依臣之計,青、齊號稱東秦,方圓二千餘裡,人口超十萬戶,四麵險要,背靠大海,可謂用武之地。三蠻豪傑立誌以待,誰不想得遇聖主建立功業?廣固城建於曹嶷,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陛下宜遣能言善辯者速去遊說,然後以大軍繼之。其郡守避閭渾昔負朝廷恩德,今定會翻然悔悟,若仍不歸順,大軍到達之時,自然土崩瓦解。陛下占據廣固以後,閉關而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則如兩漢占據關中、河內,永為萬世之基也。

慕容德聽罷眾議,皆似有理,遂猶豫不決。因聞沙門郎公素通觀察天象變化,精研預測吉凶之術,於是親自前去拜訪,請為指點迷津。

郎公說道:某觀此三策,潘尚書所言可謂興邦之術。今年初長星現於奎婁之間,進掃虛危,而虛、危二宿對應齊地,是除舊布新之象。陛下宜先平定魯地,巡撫琅邪,待秋風當令,向北至齊,此天道也。

慕容德聞言大悅,遂引軍向南。兗州北部各縣皆望風投降,慕容德設置官吏撫之。

因訪問父老,軍無搶掠,百姓皆以牛灑犒勞慕容德軍,絡繹不絕。慕容德引軍至於廣固,派人勸降齊郡太守避閭渾。避閭渾不聽,固守迎戰。(本集完)

慕容德道:靠天靠地,皆不如賴己之力!

便親自犒賞軍卒,撫慰將士,鄴城軍民人人感其恩德,皆樂為效命。

魏司馬丁建遣使與慕容德暗通,獻施離間之計,使拓跋儀與賀賴盧二人內訌,各爭主將之權,互不相服。

適逢賀賴盧營內失火,丁建便向慕容儀獻諂:賴盧縱火燒營,必欲為叛變。

慕容儀大懼,於是先引兵撤退;賀賴聞之,不知是何緣故,亦急引本部軍退兵。

丁建遂率軍來投降慕容德,儘透魏營內訌之事,並說拓跋儀部已拔營退兵,今士氣低落,定可擊而敗之。慕容德大喜,便令丁建為向導,派慕容青等去追襲,大敗魏軍。

拓跋儀十損七八,還屯彆處。

三月,燕帝慕容寶向拓跋珪求和,並說送還拓跋觚,割讓常山以西土地。

拓跋珪見勞師傷眾,久攻中山不克,鄴城之軍又連遭敗績,於是回書答允。但慕容寶卻又反悔,拓跋珪於是進圍中山,久不能下。

城中燕將見魏兵鋒銳已衰,皆欲出戰。慕容寶將欲從之,卻屢為趙王慕容麟所阻,高陽王慕容隆致四次點兵列陣,複四次被迫解散其兵。

眾將大怒,無不憤恨趙王。慕容麟欲取慕容寶以自代,故此阻戰,並以親兵劫持禁兵統領、北地王慕容精,逼其率禁軍入宮,弑殺慕容寶。

慕容精決意不從,以國家大義卻之,慕容麟怒殺慕容精,又知城中諸將痛恨自己,遂出奔西山,往依丁零部眾。

諸將聞趙王殺北地王而逃,無不震駭。

慕容寶恐慕容麟矯詔去奪慕容會之兵,割據龍城,便急召慕容隆及慕容農商議,欲棄中山,走保龍城。

二王見趙王慕容麟反狀已成,亦恐中山難保,於是同意。

慕容寶遂與太子慕容策及高陽王慕容隆、遼西王慕容農等率城中餘部萬餘軍馬,趁夜出城,往龍城投奔慕容會而去。

拓跋珪聞慕容寶棄城而走,便欲趁夜入城。

將軍王建則以恐士兵乘夜盜取城中財寶為由勸阻,請於天明整軍而入,拓跋珪從之。

燕開封公慕容詳聞皇帝棄城而走,欲往追之而不能及,於是回城自立為燕王,率本部軍複關閉四門拒守。

拓跋珪次日欲率眾進城,卻不料突發變故,一夜之間得失易位。又率兵強攻數日不果,遂使人臨於城下勸降。

城中軍民皆相互提醒道:參合陂降卒五萬餘眾,皆被索虜坑殺。我等抵抗這許多日月,若是開城降時,亦必死無葬身之地;便是今日抵死不降,既便來日城破,亦可苟延旬月之命,何必去自尋死路。

於是誓死守城,並無一人願降。

事到如此,拓跋珪想起當日勸己殺俘者正是王建,今又阻諫趁夜入城,導致難取中山。越想越氣,於是召來王建大罵,以唾其麵,複引軍強攻。

五月,拓跋珪營中糧儘,隻得撤圍,到河間補充軍糧。又遣使詔命東平公拓跋儀領軍還屯钜鹿,不可久留鄴城之地。

東平公於是奉詔退軍,屯於钜鹿。

拓跋珪因出兵日久,以致後院起火。在圍攻中山之時,國內賀蘭部、紇鄰部及紇奚部起兵叛亂,欲攻陷盛樂。幸虧左司馬許謙率留守之兵多方設計固守,方得不失。

許謙遣使南下告急,拓跋珪聞報大驚,急派庾嶽率兵北返討伐,激戰月餘,成功平叛,賀蘭部、紇鄰部遠逃陰山。

後燕隆安元年,慕容寶出奔薊城,慕容詳據中山自立為帝。

清河王慕容會率二萬大軍迎燕帝於薊城之南,慕容寶怪其不救中山,麵有憤恨之色,於是分其兵一半,付於慕容農與慕容隆分彆管領。又命儘徙薊城府庫軍資,北赴龍城。

魏將石河頭引精騎一萬來追,於夏謙澤追及慕容寶。

慕容會整軍與魏軍大戰,數次往來衝突,不分輸贏勝敗。

正在這時,慕容農及慕容隆各引中山舊部千餘騎殺至,衝入魏軍陣中,滿懷參合陂之仇,奮勇砍殺。石河頭大敗,被慕容農追擊百餘裡,幾乎全軍覆沒以歸。

燕軍大勝,慕容隆遂對部將陽謬說道:我軍在中山城時,積眾數萬,卻因趙王慕容麟阻擋,皇帝複屢聽其讒言,乃不得展某之誌。今日之捷,卻於事無補,能不令人遺恨!

因慷慨流涕,憤恨不已。

慕容會即敗魏兵,矜狠滋甚,慕容隆屢番訓責之。慕容會心中不滿,於是陰謀作亂,慕容寶召慕容隆、慕容農計議,欲執而殺之,被慕容隆以其反狀未顯,且傷父子恩情諫阻。

慕容會聞知此事,愈加恐懼,遂夜遣黨徒數百人襲殺慕容隆於帳中。慕容農亦被重創而不能起,因假死方騙過殺手,逃得性命。

慕容寶聞知大驚且痛,於是決心除滅慕容會,不複顧念父子之請。先以好言撫慰,令其參加慶功之宴,允諾在席間將以太子之位傳之。

慕容會大喜,不疑有計,次日果與會就坐,談笑風聲。

酒過三巡,慕容寶以目示意禁軍統領慕輿騰,暗下信號。慕輿騰會意,起身行酒,至慕容會座中之時,趁其端杯,拔肋下佩刀刺之。

不料那慕容會極其油滑,見慕輿騰眼神有異,遂急起身避之,並以酒爵投擲。

慕輿騰躲爵,鋼刀砍偏,隻削去慕容會一片頭皮,鮮血淋漓,卻未致命。慕容會狂叫逃出宴廳,急回本營,匆匆包紮傷口,便勒兵來攻其父。

慕容寶甫見兒子逃走,便知不妙,急率數百騎逃出薊城,直奔龍城而去。

慕容會緊追不舍,直至龍城,頓兵城外,欲待攻打。龍城中將士見慕容會如此忤逆,不由紛紛大怒,均請令出戰,慕容寶許之。眾將傾城而出,大破慕容會之兵,慕容會敗逃。

侍禦郎高雲複引兵夜襲,慕容會複又大敗,死裡逃生,餘部皆潰,被高雲所收。

慕容會無處可去,隻得奔回中山,來見慕容詳,訴說經過。

慕容詳聞聽大怒,二話不說,直命人從座中執下,將慕容會一刀斬訖。雖道鮮卑不講儒家忠義倫理,但似此忤逆犯上、弑父叛君之徒,亦為世人不恥,由此而可知也。

高雲獲勝,歸見燕主。慕容寶便封高雲為將軍,且收其為義子。

高雲乃高句麗王族支屬,從此儘心事奉慕容寶,按下不提。

範陽王慕容德鎮守鄴城,大敗魏兵。

適逢使節劉藻從秦王姚興處歸來,回報主公:秦王姚興不念兄弟之情,不肯發兵。但秦國太史令高魯派其外甥王景暉隨臣以歸,送來玉璽一紐,附圖讖秘文在此,麵呈殿下。

慕容德令喚進殿,王景暉大禮參拜奏道:家父在長安偶獲玉璽,匣中且有讖文,因正應著殿下,故使下臣前來奉獻。



最新小说: 心動筆談 超市通古今:我囤貨富養流放權臣 投喂流放罪臣後,她被迫現形了 蜀漢之莊稼漢 棄婿歸來 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 女配重生隻會讓劇情更沙雕 漫威:從地獄廚房開始的中餐廳 反派的花式洗白史 箏簫誤:重生之錯惹清冷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