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城外,兵圍十重。
崔祖螭聚青州七郡之眾反魏,兵圍東陽,山東民變大作。
時有幽、安、營、並四州行台留守劉靈助,聲稱極善方術,推算預知爾朱氏將敗,於是起兵叛亂,自封燕王,揚言為孝莊帝報仇,且編圖讖說“劉氏當王”。
四州百姓多來投奔,眾至十萬,聲勢大壯。劉靈助率軍南下,至博陵郡安國城。
爾朱兆聞報高乾早奉孝莊帝密旨,回冀州募兵買馬,遂派監軍孫白鷂到冀州,假托征調百姓馬匹,欲等高乾兄弟送馬來時收捕。
高乾已知孫白鷂用意,便與前河內太守封隆之合謀,暗中率部襲據信都,誅殺孫白鷂,並生擒冀州刺史元嶷。既得冀州大郡,高乾便欲舉父親高翼主持冀州事務。
高翼推辭道:若論耕田理家,我可勉力為之;若論集聚鄉裡之眾,我則不如封隆之。
高乾從之,乃舉封隆之代行州政。遂為孝莊帝舉哀,將士穿孝,升壇誓師,向各州郡發檄同伐爾朱氏;並遣使往見劉靈助,願舉眾聽其指揮。
殷州刺史爾朱羽生聞說高氏兄弟殺官謀反,不由大驚,遂率五千人馬出離州府,連夜兼程奔襲信都。早有探馬得知,飛報高乾。
高乾聞報,自忖眾寡難敵,不由沉吟。
同族高敖曹脾氣暴烈,聞官府來伐,於是不及披掛鎧甲,當下手綽鐵槊,便率十餘騎出城迎擊,直殺入敵陣去了。
高乾大驚,急命從城中懸繩吊放五百步卒,自後追救不及。
高敖曹等十餘騎衝入爾朱羽生軍陣,竟然個個以一當百,勢不可擋。自辰至午,直殺得爾朱羽生大敗而逃,追出三十餘裡方回。
此戰過後,時人皆稱高敖曹是項羽再生。
正當信都城內慶祝勝利之時,探馬來報:高歡今奉大將軍爾朱兆之命,駐軍於壺關大王山,揚言將於六十天後率兵東進,說要討滅信都。
信都諸將聞此,皆都驚惶恐懼。高乾卻對部將說道:我聞高歡雄才武略,蓋世無雙,豈肯久居人下?況爾朱兆無道,上弑君主,下虐百姓,此英雄立功之機,高歡佯稱奉其命來伐信都,定有深謀。我應當輕騎前往迎接,暗中察其意圖,諸位勿憂。
遂與封隆之子封子繪隻率十餘騎,密至滏口,求見高歡。
高歡早知高乾大名,聞報其隻帶十餘騎前來,不由大喜,對部將說道:此公敢於單身來此,必能助我占據冀州,則我大事必然成就矣。
於是率眾出營,親迎入內,敘禮已畢,分賓主落座,便問:高公來此何意?
高乾見他問得直截,也不轉彎抹角,開門見山說道:聞明公奉爾朱兆之命,來伐河北,故不避刀斧,欲為明公指點明路。彼爾朱氏殘暴叛逆,人神共怨,凡明智者誰不欲奮起討之?明公威德素著,天下傾心,若能據義興兵,則天下均不足與公抗衡也。冀州雖小,戶數不下十萬,賦稅足濟軍資,將軍豈無意乎?望明公深思熟慮之。
高歡聞而大悅,敘其族譜,以叔呼之,當夜與高乾同帳而臥。二人連敘三日,高乾乃於第四日辭彆而去,密去安排迎接高歡大軍,進入冀州之事。
便在此時,門軍報入高歡大帳:營外有個奇人,前來求見將軍,說欲以冀州進獻。
字幕:李元忠,河北趙郡人,河北郡守李顯甫之子。
李顯甫出自趙郡李氏東祖,豪邁好義行俠,集聚宗族數千戶居於殷州西山,開辟良田方圓五六十裡,成為塢堡宗主。後受北魏朝廷宣撫,起家冀州彆駕,遷步兵校尉。參與南征,頗有軍功,受封平棘縣子,累遷河北郡守。
李顯甫死後,其子李元忠承繼家業,因見世道不靖,乃當眾儘將契約焚毀,免除所有債務,深為鄉親敬重。
清河縣五百人西戍邊關,回來時經過趙郡,因道路不通,便一同來投李元忠。
李元忠使家仆為其向導,並告謂道:若途中遇上賊寇,隻說是趙郡李元忠部下可也。
五百戍卒照此行之,沿途賊寇果然皆都回避放行。
葛榮起兵後,李元忠率宗族親黨修築堡壘禦敵自衛,親斬違抗命令者達三百人,葛榮數次軍至,遂皆被李元忠擊退。
葛榮大怒道:我自中山到此,竟連被李氏所敗,如此焉能成就大事!
於是率全軍圍攻李元忠,將其抓獲,隨軍羈押。
葛榮亂平,李元忠逃出軍營,還至家鄉,複為堡主。朝廷命李元忠為南趙郡太守,在任惟好飲酒,不理政事。後聞爾朱兆弑帝,李元忠便棄官回鄉,策劃興兵討伐爾朱兆。
適逢高歡東進,李元忠便乘敞篷車,載素箏濁酒前來求見。
門軍問其名諱,李元忠答:你便說趙郡李元忠來找高將軍喝酒,縱論天下!
閃回結束,門軍入報。高歡聞說一位酒徒來見,遂不予理會。
李元忠聞說高歡不予接見,便在營門下車,獨自席坐於地,倒酒撕肉,邊飲邊吃。吃喝已畢,對營門侍衛說道:某本以為高公胸懷天下之誌,能招攬英雄豪傑,今國士到門,卻不似周公吐哺,握發以迎,其人可想而知。請退還我名片,不必通報矣。
門衛大為驚奇,便將此事急報高歡。
高歡聽後,知是異人,急命請入帳中,置酒相待。三巡酒罷,高歡問道:請問閣下究係何人,是何出身?
李元忠不答其問,卻自囊中取箏置案,一邊彈奏,一邊長歌,慷慨激昂,響遏行雲。歌罷扶案而起,昂然說道:而今天下形勢昭然可見,明公尚欲為爾朱氏效力耶?
高歡不明其來曆,隨口答道:我之功名富貴得之於爾朱氏,怎敢不為其儘節!
李元忠哈哈笑道:公若如此,怎稱英雄!高乾兄弟來過沒有?
高歡見他提出高乾名字,不由暗自吃驚,故意說道:公所說者,乃我從叔也。我叔性格粗獷,怎肯前來見我?其實未曾。
李元忠說道:高乾兄弟二人雖性情粗獷,卻都明曉事理,不似將軍糊塗。
高歡說道:公真醉矣。來人,速將李元忠扶出。
李元忠卻不肯起身,隻是擊箏而笑。孫滕當時列席陪坐,察知來者必是異能之士,遂趁高歡更衣時進言道:此人乃上天派來相助明公,將軍豈能違背天意哉!
高歡大悟,於是複回帳中,屏退左右,誠心向李元忠請教河北之事。
李元忠此時方信高歡乃命世之主,遂陳述時事,言辭慷慨,淚流滿麵。高歡也不禁悲從中來,遂引為知己。李元忠趁機獻計:殷州太小,不能成就大事。如將軍入據冀州,高乾兄弟必定傾心事公,殷州便可賜委我李某理之。如此冀、殷二州聯為一體,則滄、瀛、幽、定四州自然順服。惟狡胡劉誕或許抗拒,但遠非明公敵手也。
高歡大悅,乃握李元忠雙手,遜謝先前無禮之罪。李元忠目的達到,亦即告辭。
高歡心下大定,率部向冀州進發。此時既未與爾朱兆反目,便仍以朝廷官軍名義進兵。沿途對士兵嚴加約束,不許侵犯民間絲毫之物,所過麥田皆令下馬步行。
河北之民百餘年來倍受鮮卑族欺負,從未見過如此愛民之兵,於是爭相議論,無論遠近,無不傾心歸附,前來投軍者更是如同過江之鯽。
高歡進至信都。封隆之、高乾等打開城門,迎接高歡入城。
高敖曹當時正在外麵率軍攻城,聽說此事,認為高乾不戰而降,迎接高歡入城,乃是婦人之見,於是使人回至信都,送其婦人衣裙。
高歡知其誤會,遂派長子高澄往見高敖曹,囑其須執子孫之禮。高澄遂至高敖曹軍營,說明父親率兵此來河北,明為替朝廷征討六鎮降民,實為吊民伐罪,欲除爾朱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