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一對一問題,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國家。
有些東西,李長河並沒繼續跟他們說。
中日之間的這個貸款,在這個年代其實非常敏感,敏感到除了中日之外,美英蘇等國家全部都強勢過問。
當然,這個強勢過問的對象都是本子,因為他們都知道,我們都懶得搭理他們。
舉個例子,很多後世的人鼓吹當年本子的援助限製少,沒有強迫我們必須全都買它們家的東西,說本子是真誠的。
其實都是屁話!
真實的原因是老美看的不爽,它這個老大還沒跟我們談妥,你這個小弟就急匆匆的上前送錢了。
所以老美果斷的敲打了本子,同時給本子增加了要求,就是這筆貸款必須采用非限製協議。
說白了,就是這錢給了我們,我們想買哪家就買哪家,想跟誰買就跟誰買,不許限定隻許跟本子買。
因為正常來說,援助貸款作為經濟模式的一部分,通常是以貸款的名義,輸出本國工業產品。
就像後世老美支援二毛一樣,名義上是給錢,但是這些錢,都得買老美的軍工,本質上是把一部分軍工淘汰給了二毛,還收了他們的利息和抵押物。
除了老美,蘇聯其實也因為這個事敲打本子,甚至開口要同樣數額的貸款,本質上,對方就是想攪黃這筆貸款。
而包括本子內部,對於這批貸款的意見也是多種多樣,持反對意見的很多。
李長河記得最終這些貸款談的份額削減了三分之一左右,然後貸款性質變成了部分限製。
也就是說,貸款裡麵有一部分錢是必須向本子購買工業產品的。
這就是後來又有些人吐槽的外彙都買小轎車了,買電視了,沒有用到工業上。
“長河,那你說,咱們用他們的貸款,還是好事嘍?”
“好壞參半吧!”
李長河搖搖頭,頗為感歎。
“怎麼說?”
海文繼續好奇的問道。
“從國家工業實力上來說,我們跟小本子交流,包括貸款是有好處的,我們現在工業基礎弱,包括基建鋼鐵等很多方麵,跟世界領先水平差距太大。”
“而小本子目前的技術,確實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級的。”
步入八十年代的小本子,可以說達到了它工業技術的巔峰期,在很多行業方麵,它的技術確實比歐美要強。
比如說八十年代初的半導體市場,美日還能平分天下。
但是等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本子的光刻機就壓的老美喘不動氣了。
至於未來的sl,現在還沒誕生呢,它的原身之一飛利浦公司的半導體部門,這會還在瀕臨倒閉的路上。
“不過工業歸工業,工業這種輸出對我們有幫助,但是工業輸出之外,一般來說同步都伴隨著文化輸出。”
“就像我們,貸款還沒看到,先看到了電影《追捕》,後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電影電視什麼的。”
“這種就會文化輸出,就好像有很多人會覺得電影裡本子好,會對他抱有好感。”
“包括我們模仿它的服裝,之前的風衣,連我媳婦都給買了,這就是文化影響。”
“這種其實就是文化意識形態方麵的影響,這個我覺得是要防備的。”
“不過這方麵,我想國家會有應對措施的。”
文化方麵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對方實打實的拿糖衣炮彈誘惑。
李長河覺得前世國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彆的不說,他小時候的課本上,對日的三觀引導還是非常正的,這幫人不乾人事。
起碼他覺得八零後和九零後大部分人,除了喜歡本子的漫畫和某不可說電影係列之外,其他的都討厭。
其實李長河覺得,還有個點可以操作一下,那就是貸款的還款。
李長河記得前世本子要求的是美元計算,日元還款。
就是你借的日元當時價值多少美元,就以後還用同等美元價值的日元還款,這就規避掉了彙率的風險。
但是李長河不記得這種要求到底是一開始簽的,還是廣場協議之後簽的。
因為援助貸款是分了好幾期的,每隔幾年來一期。
李長河覺得大概率是後者,因為如今這個年代,本子的金融還閉關鎖國呢。
八十年代前期的本子,其實也是封閉的很,內部國家支持企業,不斷的低息貸款,允許國內企業出海搶占市場。
對外也是很封閉的,內部很多優質企業壓根不讓歐美資本進去投資占股,資金對外流動也是受到控製的,不能自由流動。
也是因為如此,老美的資本家才受不了了,丫的伱們這幫孫子國家下場幫企業競爭是吧,搞國家技術聯盟搶占市場。
所以老美的資本家們都怒了,一頓遊說,然後就有了後來老美對本子下狠手。
李長河記得要到83年還是84年來著,老美才逼迫本子放開銀行資金流通限製,放開彙率管控。
那個時候的日元才有了國際市場上的貨幣流通性。
所以李長河才覺得以美元錨定貸款價值,是廣場協議以後的事。
但是這個事現在也很難說,因為日元現在還沒放開彙率自由流通,李長河即便是想提醒,也無從提醒。
總不能說自己賭以後日元會升值,不拿美元鎖定價值還日元更省錢。
本子現在彙率都沒放開,這種文章國家能信你才怪了。
完全就是賭啊!
而且他現在的層次,說白了也很難影響國家的決策,隻能接下來,繼續找機會了。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長河,你懂的真多。”
“多去圖書館多看書,不光咱們北大圖書館,還有市裡麵的國家圖書館,咱們都是政治經濟學的,以後好多事情都得連起來一起分析,不能單獨片麵的看某一個點。”
李長河這時候認真的衝著幾個人說道。
“放心,學到了!”
幾個人異口同聲的答應了下來。
就算李長河不說,跟他接觸這麼久了,耳濡目染的一些東西他們也不知不覺的受影響。
這一點,從同學們編著的《大國崛起》稿件裡就能看的出來。
經曆過最初的迷茫之後,後麵他們編寫的是越來越好了,有些稿件李長河覺得都沒有改的必要,可以直接過稿。
而李長河正想到這裡呢,結果王建就跑進來了。
“你們還有心情聊天呢,我們都忙死了。”
“不行了,長河,我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太累了,印不完,根本就印不完!”
王建這時候坐在何曉峰的床邊,有氣無力的擺手說道。
而後麵,李少民和畢井泉一人扛著一大包信。
“都彆閒著了,來拆信,仔細看裡麵求訂書的,做好統計啊。”
“一定做好統計,看他們要的是第一期還是這期特刊,還是兩期都要。”
“還有的注意有夾著錢的,都要標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