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飛燕號與發射港之間的物理連接接觸,飛燕號引擎預熱完畢,開始向外噴射出灼熱的氣流。
飛燕號一款基於工質推動的運輸船。
起初按照塔台AI導航按照既定路線飛行,在脫離南天門空間站後,一腳油門,尾部的六個引擎綻放出絢爛的藍色,飛燕號進入新的加速周期,環繞藍星飛行,逐漸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並環繞藍星進行一次引力彈弓加速。
加速後如同一隻飛燕在太空中自由地飛翔。
透過窗戶能夠看到逐漸縮小的一個藍色星球,以及其周圍伴飛的衛星。
當然飛燕號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並不孤獨,時而能夠看到或是大型或是小型的各類飛行器出現在飛燕號周圍。
尤其是剛離開發射港的一段時間裡,能夠觀望到時常有飛行器從南天門空間站中起飛或者降落,藍星一帶的航線都分外熱鬨。
在飛燕號行駛的脫離藍星引力的軌道上能夠發現一種長相獨特的無人飛行器,從遠處看去,一個大弧線前頭包含一個小弧線,兩條弧線之間則夾雜著一個電推動力的飛行器。
那便是名為清道夫型的太空垃圾清除無人飛行器。
前方的小弧線是一層柔性的防護網,用於防止高速運動的太空垃圾與船體相撞為目的而設計的。身後的大弧線則是一張數百上千倍於船體表麵積的拉網,儘可能大範圍收集存在於藍星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避免過多太空垃圾的存在對航線的影響。
清道夫係列的飛行器在重要航道上的出現頻率並不低。
隨著遠離藍星,飛燕號能夠遇到的飛行器數量也在不斷減少,顯然深空研究站建設在一個人跡罕見的地方。儘可能地減少人類痕跡對於實驗的乾擾,如果可以的話,科研人員不介意將深空研究站搬到依柯伯帶之外。
這一計劃被毫無意外地否決,建設在那兒,不僅能源獲取是一個大問題(相較於藍星所在的軌道,依柯伯帶所能接受到太陽光還是太過微薄)並且建造成本以及通訊成本都將指數級增長,顯然實驗室的負責人沒能獲取都如此龐大的資源。
同時飛行器上的網絡延遲也在不斷加重,同乘一艘船的乘客逐漸無法忍受不斷上升的延遲,轉而與蕭佲開始聊天。
經過一番對話後,蕭佲了解到眼前這人名為李尋空,身份還不簡單:是深空研究站的特聘研究員,負責一個重要項目。
……
兩人相談甚歡,李尋空對於蕭佲的經曆很感興趣,對此她表示:“沒想到,幾個月時間裡你竟然有如此豐富的經曆。”
兩人在太空中的三餐都是通過流食來解決,通過食用太空專用的營養合劑在短時間內獲取足夠人體消耗的能量。
飛行員的飲食種類更為繁雜,因為需要處理飛行途中的各種事項,遇到意外情況需要飛行員把控機會帶領飛燕號進行一些極限操作來規避危險,這就需要保證飛行員的身體健康,擁有足夠的身體素質應對快速機動過程中的高負荷。
不過蕭佲與李尋空因為兩人超凡者的身份,所以深空研究站在提供飲食的時候特意將兩人使用的營養合劑替換為一種新型的添加了晶核的營養合劑,造價高昂的同時能夠為食用者提供用於晶核內所蘊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