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吃飽穿暖的年景,你造反篡逆就是逆大勢而行。
當然了,他想再進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順水推舟的平穩傳承是一件好事,但對徐信來說,並不是一件最優的選擇。這個位置本就屬於小皇帝,他要看看朱厚照能忍到什麼程度,要他自己來搶,靠他自己建立屬於自己的威嚴。
實話實說,徐信乾到這種程度,但並不是後續就沒什麼事可乾了,真要深究起來,還有很多具體的方麵需要把控,比如殖民體係建立,對於官員的深入改革、分權……等等諸多方麵。
畢竟,他畢生的目標,從來不是權臣攝政,而是修行……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徐信打壓了禮教發展《王學》,因為他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讓大明發展成了盛世,所以收獲了一批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所以說,朱佑樘給朱無視那一道遺旨就是純粹的廢紙,徐信若是造反,有沒有那道聖旨,他都是眾叛親離,大概率失敗。
徐信在這些隻是立了個大框架,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他沒興趣繼續乾下去了。
第(2/3)頁
第(3/3)頁
後繼者隻要按照他的計劃認真實施把控,至少還能再讓這個盛世繼續上行一百多年,那個時候就算再什麼由盛而衰,這個大明也早已打破了兩三百年的王朝周期律。
特彆是,小皇帝還曾經試探過徐信,在他大婚的那天,徐信和太後並列坐著,代表著他的“高堂”。
不過吧,這急流勇退也得講究方式方法,不能他自己直接突然的去提。
這些人把他視作信仰,在他做正事行正道的時候,是他最大的助力,但若他造反,他們的信仰崩塌,迎接徐信的就是眾叛親離。
畢竟大明和現代差了好幾百年,製度完善、點科技樹這些,都是需要用年來當計算單位的,他就算有這麼多時間,但憑什麼啊!
這些年小皇帝逐漸成長起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城府,喜怒不形於色。雖然依舊是對徐信分外恭敬,但徐信從各個渠道都能感覺出,他已經有了親政之心。
因為他覺得自己乾到現在的程度已經夠了,真要事必躬親把大明往著現代去發展,那他要忙的事情就更多更多,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都不夠。
徐信現在的位置,身邊彙聚了一大群擁護者,他隨意的說一聲退,那麼受損的利益者就很可能要來反噬他。
“王先生,朕什麼時候才算長大了啊!”
七年,正德七年,他終於等到了自己需要的那個契機。
就在前些時日他得到消息,小皇帝密詔曹正淳和朱無視,在太後、曹正淳等人多番勸解下堅持己見,要真正開始試著從徐信手上奪權,不願繼續乾隻享樂不做事的“劉後主”。
(本章完)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