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點了點頭,說道:“行,那你安排一下。”
十幾分鐘後,林浩然手中拿到了一份地皮拍賣的資料。
這次,香江政府拿出來拍賣的地皮並不多,隻有四塊,分彆位於九龍塘、葵湧、柴灣以及麻油地以西的填海項目。
看完這四塊地皮的介紹,林浩然便直接將麻油地以西的這塊填海項目淘汰掉了。
填海項目的地皮競拍不會太高,油麻地這個位置也很不錯,利潤必定會不低。
但是競拍下來之後,需要自己花錢去填海,填完海之後再進一步開發,周期性太長了,如果林浩然現在擁有大批資金,他倒是可以拿下,可他沒有!
所以,林浩然將目光看向了九龍塘、葵湧以及柴灣這三個地方。
柴灣適合發展工業大樓,九龍塘適合發展低密度建築,經過思考之後,林浩然覺得還是葵湧這塊地更有發展優勢。
葵湧的優勢很明顯,自從60年代開始將貨運碼頭發展到葵湧那邊之後,那邊的人流量也越來越多,再加上葵湧也是香江有名的工業開發區。
所以,在葵湧就業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就目前來看,葵湧一帶的樓盤,也非常好賣,剛需人群非常多。
市中心的房價,相對於許多普通市民來講,還是太貴了。
而葵湧,挨著九龍市中心,房價又沒那麼高,恰好是許多中層階級的人群的目標。
可以說,如果萬安集團拿下葵湧的這塊地皮,商品房建成之後,不愁賣!
雖然地理位置比北角那個項目差了不少,可相對而言,地皮單價也會低上不少。
葵湧這塊地皮的起拍價是1000萬港元。
“楊總,如果我們想要競拍葵湧這塊地皮,大概多少錢能拿下?”林浩然問道。
“按照以往的經驗,成交價往往會在起拍價的基礎上翻倍上下,看競拍的地產商有多少,實力如何,這些都不定。”楊名逸回答道。
翻倍嗎?也就是兩千萬港元,拿下這塊比北角那塊地還要大兩倍的地皮,的確不錯。
雖然房價注定無法像北角的那麼高,可它的優勢也很明顯,體量能更大,利潤比例其實是相差無幾的。
“如果我們拿下這塊地皮,利潤會有多高?”林浩然繼續問道。
“按這塊地皮的規模來看,我們三到四年就能建好,至於利潤會有多高,這得看我們是等建好再賣,還是拿下地出設計圖紙之後就開始賣樓花了,兩者之間的利潤差價,相差很大。
此外,地皮成本僅僅是地產開發成本的一部分,大約占據40到60之間,也就是說,後續建造成本還需要翻一倍左右,如果地皮的成交價在兩千萬港元,那麼最終開發這塊地皮的成本會去到四到五千萬港元。
賣期房雖然收回成本比較快,可因為價格需要一定的優惠使得它有吸引力,利潤可能會在三成左右,相當於賺個辛苦錢吧,最終我們投入總計四五千萬港元的資金,利潤可能會在一千多萬港元。
而如果是打算建成後再售賣,擁有著許多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兩三年後建成的時候,香江的房產價格是否漲了,中途又是否會發生房產危機,如果按照去年到今年的漲幅來算,三年後,我們的利潤起碼能在投入的基層上,翻個一倍完全不是問題。
所以,因為目前處於石油危機爆發期,我也無法判斷未來的形勢如何,如果想要保守,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到地皮之後,馬上開始出設計圖,開始打廣告,賣期房,儘快收回成本,如此一來,我們就沒有虧損的可能性。
如果在一兩年內爆發房產危機,房價跌得嚴重,加上我們的資金是貸款的,到期要還貸,算上貸款利息的成本,那麼我們這個項目可能不僅僅賺不到錢,甚至還要虧損的可能性。”楊名逸將好幾個可能性都講了出來,讓林浩然這位老板更直觀地對此事有了充分的了解。
林浩然點了點頭,他已經有了決定。
按照他所了解的香江房產危機史,危機爆發高峰期是在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之間,而這次的危機在1981年下半年就開始出現下跌征兆,現在是1979年的2月份,也就是說,距離房地產出現下跌征兆的時間,隻剩下兩年半的時間。
時間很短暫,甚至短暫到一個小區都還沒開發完,那邊的地產危機就爆發了。
然而,誰說在房地產行業搞錢一定要將房子建起來呢?
既然房子在接下來兩年時間會暴漲,地價自然也會暴漲,而且地價的暴漲倍數隻會比房價更多。
那我直接囤地皮,就足夠了,說不定兩年後,賣個地皮都能翻倍呢。
至於賣樓花賺個辛苦費?
林浩然可沒這個想法,雖然能快速收回成本,可利潤太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