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不夠了,可以去和其他避難所交易。也可以自己去江河市城市廢墟裡邊淘垃圾。
總歸不會比獲取生存點更難。
用一場7.5公裡的行程,驗證了指揮能力的穩定和可靠之後。
礦石一型運輸車指揮的采掘集群,開始在抵達目的地後,在青檸避難所幸存者的協助下補充物資。
所謂的補充。
其實也就是添上一些成品的鋼板,用於固定的繩索,鋼筋之類的東西。
這些物資會被放於礦石一型運輸車敞開的露天車鬥之中。
然後用於接下來的任務。
補充物資的過程相對有點漫長。
畢竟不是機器人。
哪怕不少地方都借助了工具,幸存者們還是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才把需要補充的物資全部裝進了運輸車之中。
趁著這個時間。
電力運輸車又去充了一點電,將電量累積到了3000度以上。
隨後。
整個采掘集群,包括一輛礦石一型運輸車,一輛電力運輸車,以及六輛小型挖掘機在內的八輛工程車。
開始調轉方向,朝著遠方的山區駛去。
它們的任務,或者說這支采掘集群最初誕生的目的。
就是在群山之中挖掘出一條能夠抵達小型石灰石礦的通道。
而相比於地震前。
震後的這個任務,又簡單了不少。
強烈的地震,把當初高聳的懸崖峭壁摧毀了大半。令人望而生畏的狹長裂穀,也幾乎被落石填平。
雖然這麼一來,打通道路過程中需要挖掘的土石,要多上許多。
路線也注定會曲折一些。
可至少,不必像最初的預案那樣,在懸崖峭壁上懸空開鑿岩石,鋪設棧道。消耗數量驚人的鋼鐵。
成本降低到了一個甚至都有些讓蘇武驚喜的程度。
某方麵來說,這或許也算是地震帶來的一份禮物吧。
一路上平靜無波。
采掘集群順利的駛進了山區之中。
而在它們繼續進一步深入,脫離避難所通訊信號塔籠罩的半徑15公裡的通訊範圍之後。
當初鋪設到山區裡,在地震過後,仍然有一多半保留下來的監測網絡。開始接力負責采掘集群和避難所之間的通訊。
[采掘集群已抵達目的地。]
[開啟施工模式。]
[勘探無人機升空。]
[開始規劃施工路線。]
[第一階段施工路線已確定。]
[檢測到現場岩石硬度較高。]
[部分小型挖掘機單位,開始更換鑽頭。]
抵達作業地點後。
除了最開始勘探路線的時候,需要避難所人工智能插手以外。
剩下的任務。
全部都由采掘集群自行判斷和處理。
礦石一型運輸車,用實際的行動,證明了它的確可以擔當一支集群的指揮中樞。
不需要避難所方麵操心太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