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二月二龍抬頭之後,周家都圍著長房的二少爺周存之的婚事忙活,她們針線房接到的任務是用絲繩織絡罩,絡罩是用來罩酒瓶的,男方提親是要派人挑著擔子去送許親酒的,這絡罩雖然是錦娘頭一次學,她還很快學會了。
方巧蓮跟陳娘子一起要做八朵大花,這是用來做裝飾的,也正因為陳娘子全能,周家這些物件兒很不必去外頭買,家裡都一並能做好,省了一筆耗用。
彆覺得周家這樣的人家就不算計這些,越是大戶人家的主母,心裡可是算的很清楚呢。要不說大公司效益好不好,看衛生紙的質量就知道了。
秦霜兒正在納鞋底,她正要幫大姑娘做些,之前陳娘子本來是讓錦娘日後負責做大姑娘的,但不知怎麼大姑娘指定讓她做了。
她正說著:“昨兒我在月亮門那裡看到善姐了,她看起來比之前瘦了不少,我問她過的怎麼樣,她眼圈一紅,不肯多說一句。”
提起善姐,大家都很同情,但她們也隻是僥幸逃過一劫,日後若是周家把她們送人也由不得她們,在雇傭期間,她們作為女使,是沒有自主權的。
陳娘子卻輕咳了一聲:“巧蓮,錦娘,明日我教你們做粉撲子,男方到時候要送胭脂水粉給女家,要備下這個。”
“好。”錦娘和方巧蓮都應了。
陳娘子心想這秦霜兒真的會見縫插針,明明有忙活的事情,她還自己找了活計巴結大姑娘來,她總覺得她不是很踏實,也就不願意更多栽培她了。
過了幾日,她們這些迎親的物事做完了,陳娘子隻讓錦娘和方巧蓮一起拿東西過去上房,偏這個時候秦霜兒笑著上前:“這麼些東西,我也幫忙拿些吧。”
饒是錦娘都被她的無恥驚到了,這是硬蹭吧,陳娘子提前一天說要做迎親的物件兒,第二天她就說她接了大姑娘那邊的活計要的急,等她們做完了,她又跑來一起去了。
陳娘子笑著看向她:“不用了,我們過去還有彆的事兒,不能隨意回話。”
“那,那好吧。”秦霜兒有些委屈。
錦娘暗自搖頭,又跟著陳娘子一起去見了蔣氏,蔣氏看了看陳娘子紮的紅花,絡罩還有粉撲,一應俱全,做的極其精致,忍不住點頭:“好,你們都辛苦了。”
陳娘子笑道:“不辛苦,咱們做的能派上用場就好。”
蔣氏見她不驕不躁,倒是暗自讚許,又道:“我這裡有兩件事,一件是全家下人們的春衫要趕製出來,另一件事是苗小娘那裡,她有四五個月的身孕了,你們也要開始做繈褓、被子、衣裳做了,辛苦你們了。”
“夫人說哪裡話,這是我們分內之事,府上待我們恩寵,這也是應該的。”陳娘子也很會說話,她看的出來蔣氏是個喜歡彆人誇她能乾的人。
果然,蔣氏聽了很開心,又讓嫣紅拿了尺頭賞她們,錦娘又是一喜,她正想著送些什麼托人帶回去給爹媽,正好這有了。
次日,存二爺房裡的大丫頭又說奉二少爺的命過來賞賜她們一人一對金銀錁子,辛苦她們了。因為外院伺候的大丫頭不清楚針線房到底是誰做的,以為都做了,連秦霜兒也得了。方巧蓮深覺不公,暗自和錦娘抱怨:“她也沒做,現在白得錢。”
“那也沒辦法,這也不是陳娘子和你我能夠決定的。”錦娘搖頭。
但錦娘很是歡喜,沒想到少爺出手倒是挺大方,一對金銀錁子,快值十兩了,要知道她一年的月錢也不過十二兩啊。
恰好陳夫人說蜀繡坊有條船三月份從汴京回去成都拉蜀錦,正好途中也要到江陵,能幫她們帶東西回去。錦娘就拿了兩方汗巾子、一件青色緞子襖還有剛賞賜的尺頭,蘭雪素來和她關係不錯,知道她要寄東西回去給家裡人,還送了一罐蜂蜜來,嫣紅悄悄送了兩罐茶葉過來。
她把這些都寫在信中,和爹娘說她過的挺好,周家是厚道人家,賞錢也豐厚,請他們放心。
以前她不理解為何有些時候報喜不報憂,現在明白了,父母遠水救不了近火,有些事情說了隻能讓她們徒增煩惱。
把東西送出去之後,錦娘她們就聽陳娘子分派,“我們先把下人的春衫做好,因為這關乎到周家上下的體麵,到時候提親的時候,下人們都要跟著去,必定是不能穿的太寒磣,所以,我們要儘量趕一下,再有苗小娘那裡的繈褓那些,反正離她生產還有三四個月,還來得及做。”
“好,不過陳娘子,我建議咱們把尺寸的單子全部拿來之後,按人分到大家,到時候如果這個人的衣裳出問題了,便找對應的針線人,您看如何?”錦娘提除了我建議。
錦娘這當然是為了防止有些人胡亂做,到時候彆人縫補反而找她們來。
陳娘子也讚成:“這樣很好,也避免有人渾水摸魚。”
今年府裡上下一共有五六十人的下人們,大丫頭大管事們衣裳都是綢子,大丫頭和教養嬤嬤衣裳上還要繡花,姑娘少爺們身邊伺候的也得光鮮些,至於小丫頭小廝們才是棉布做的衣裳。
這次替仆從做衣裳就跟主子們不同,沒有任何油水,且用料會粗糙一些。這可是個大工程,一人要做十幾套,錦娘她們是廢寢忘食趕工,連秦霜兒都很乖覺的在做。
有時候很辛苦的時候就拿十個銅子兒開個小灶,就仿佛一切疲倦都消失殆儘。
這樣的日子她覺得很充實,還沒來半年,她手裡連著金銀錁子就攢了十幾兩了,這比她在蜀繡坊的時候可強太多了。
她們在這邊忙,江善姐也根本沒有停歇過,老太太開了庫房,拿了幾匹上好的緞子給姑太太和梅姑娘做衣裳,善姐一過來,姑太太就吩咐她給她做六套春衫,給姑娘做四套衣裳,都要繡花,這些就算了連同鞋襪也得一起做。
善姐簡直是欲哭無淚,那姑太太還對女兒道:“這做下人的,就得折騰她們到筋疲力儘,才不會有彆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