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梁川收到邢昌的書涵,裡麵主要的內容就是彙報夷北的建設進度,人口的情況,土地的開發,以及建製的配置。
隨著人口輕鬆破萬,現在是時候建設第二個街道,相信第三個第四個街道也很快就搬上議程。
對這個建議,梁川自然不會否定,他反而很是支持。
他一開始就與邢昌私下達成約定,將來夷北城主事的位置就是他的,現在邢昌是街道辦主任,隻要這個街道一升級,以後他就是街道之主的話事人,順理成章。
梁川回複,讓他挑選一個人負責萬安街道事宜,他總攬夷北全務,另新成立的街道主任人選也由他來操持,務必用心儘力。
字短意長,邢昌收到回複,看得是心潮起伏,人生大起大落如何之快,讓他反應不及。
夷北發展很快,連梁川自己都沒想到。民間老百姓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他們為了生活,想象力與創造力比自己強上百倍,自己沒想到的事,他們已經在做了。
通往夷北的直道還沒有修起來,他們就用騾子還有雙腳走出一條道來,肩挑手提,生生地把各種貨物運往夷北。
若是沒有民間力量的參與,夷北城現在還差了十萬八千裡。
鄧伯苗也聽說了,北方有一座大城正在崛起。
他不敢相信,為什麼這麼多老百姓願意來這裡,呆了一段時間,他自己觀察出的結果,老百姓隻有在這裡才能活出自我。
老百姓隻要肯努力就有出路,一生所求不過如此,誰願意活得有尊嚴,這裡就給得夠夠的!
今天鄧伯苗正在酒樓裡用早點,北方人出身的他竟然在這裡吃到了地道的饅頭與麵食。
吃完本想出門再繼續了解一下夷北風情的鄧伯苗看到許多人圍住酒樓門前的告示牌,上麵貼了一張榜,大家正熱烈地討論著上麵的內容。
鄧伯苗一看也湊了過去!
‘這上麵寫了什麼?’
鄧伯苗張嘴問了一句,眼睛已經掃了一遍!
開科取士!
上麵寫著夷州第一屆街道辦事人員錄用考試幾個大字,雖然他不明白這是什麼含義,但是腦海當中的就是跳出來這幾個字!
鄧伯苗就是奇怪,這夷州沒有官府,那乾活的人都怎麼來的,難道都是梁家人的親戚不成?
鄧伯苗這種正經科班出身的人最清楚,一個王朝能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官員的錄取方式,漢舉孝廉魏晉論門閥,直到黃巢才破了這狗屁規矩讓天下凡人開了一線天門,從五代之後,普通人也能進入仕途改變命運,在這一點上,大宋做得比遼國還要好,雖他是遼臣,他也不敢否認這一點。現在大宋朝的那些官員,從呂蒙正開始,出身都是寒窯,他們上位之後,一心為民,創造出了一片豐功偉績,可以說大宋朝的富貴有他們巨大的功勞。
遼國與黨項做得不行的一點就是,大量的重要位置都讓契丹人與黨項人的貴族把持了,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與權力,所以這一切都是在貴族之間修修補補,老百姓隻能是局外人。
本來以為,梁家在夷州這種小地方小打小鬨,無非就是關起門來自己管自己,用的人還不就是自己的親信?
現在看到這個錄用考試幾個大字,鄧伯苗來了巨大的興趣!
他帶人興衝衝地趕到鳳裡街道,這裡早被人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大家都是衝著考試來的!
雖然大家知道這不是當官,隻是錄用為街道的工作人員,可是這就是吃梁家糧,跟在中原吃官家的皇糧一個意思!換湯不換藥,可不就是當官嘛!
鄧伯苗跟在人群後頭,也想往裡擠,這裡清一色的都是男性成年人,雖然考試報名說明上麵寫了幾個崗位給女性設置,但是在辦事處看不到女人的影子,因為考試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文化,這島上能有幾個女人有文化的?
鄧伯苗要了一張公告,那是工作人員寫在小紙張上的,用於分發給各位準備考錄的學子了解考試要求的。
還挺人性化的。。
鄧伯苗心中念了一句,看到考試要求上麵的第一句話,眉頭就皺了起來。
參考對象,需有夷州本地戶籍,外來人員需持有本地戶籍三個月以上的智力與身體正常的成年人,年齡需在三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
這個規定看似有些無理,好像又暗合某種規則!
本來開科不就是為了吸納人才,怎麼又把人才拒之門外?這本地的移民三個多月以上的雖然很多,但是這條件一限定,很多人隻能乾看著了!
鄧伯苗猜了半天也猜不透梁川這樣設置的用意。
還有那一點,三十五歲以上的人!
這年紀是不是太大了一點,彆的地方用人都是擇優擇秀,越年輕越好,這裡倒像是越老越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