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八道!!誰傳的,我非撕爛他嘴!”
“攻破謠言的最好法子是事實。把信給我,你彆管了。”
鄭學館離州學府最近,州學府的任何消息、流言均先傳到鄭學館,反之一樣。有高婁的書信為證,當尉窈離開崔族返回己族上課的時候,已經沒人再訛傳高婁的死訊了。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呢喃著仲春的到來。
天氣迅速暖和,小學館裡誦起了新詩“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此詩膾炙人口,重疊部分非常特殊,堪稱句句搖曳,字字如歌,即使不學無術的頑童也早會念述。但偏偏是如此直白抒發情感的詩,令各學館的夫子講解起來十分頭疼。
原因往淺裡說,是大魏至今對婚姻年齡沒有製定律法,百姓大多延續舊習在十五歲之前成親,早至十二歲的都比比皆是,以致情竇初開的歲數更為提前。
往深裡究,便是“師法”、“家法”的各自堅守。人們對詩的理解自古存在分歧,即使《木瓜》開篇之《序》的觀點寫得清清楚楚,此詩是衛國人為感激齊桓公濟困扶危而做的,可有些儒師、大部分民間百姓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永以為好”就是在詠男女之情!“投木報瓊”的行為,就是想和佳人定情的最好互贈!
學童武繼、尉簡、尉戒之便是後類理解的典型,三人情竅還都開得早,所以今天讀詩格外起勁,時不時夾雜嬉笑,或擠眉弄眼嘰嘰咕咕。
武繼坐在尉蓁後邊,尉蓁本來就因跟不上學業而心煩,終於忍無可忍回過身,抓起對方詩簡就要砸!武繼往後躲,背撞尉戒之的書案,後者更癲了,發出“哦哦”怪叫。
段夫子氣得咳喘加劇,第一次棄課離去。
尉窈真是哭笑不得,她記起來了,這事前世也發生了,幾乎一樣的情景,兩輩子竟都沒聽到《木瓜》詩序的講解。
尉菩提埋怨那幾人“你們想鬨能不能等到下課再鬨,這回好了,把夫子氣走,全聽不成課了!”
隻有尉蓁羞愧。武繼不光不知錯,還搖頭晃腦繼續惹她“你看你,把夫子氣走了吧?”
詩經一舍就這麼提前放學。
曲融近幾天總留在最後走,今天也是,因為他心虛,在說服自己和那幾個無賴犯的罪行無關、一點都無關前,他沒底氣和尉窈對視,不敢像從前一樣負氣。
回想元宵節前消災會開始的那天,他按阿父的囑咐去桑衢街,那裡太擠了,阿父牽著騾車堵在那,前進不動,後退也退不了,便把煩躁又發在他身上,然後說剛才看見茂公子帶著一群夥伴過去了。
反正阿父不管找什麼原因罵他,很快都會變成相似的訓斥“不爭氣啊,你都和茂公子是同門了,為啥不跟著一起玩耍?”
街麵上那麼多來來往往的人,他被阿父揪著耳朵訓!
他已經是讀書人了,顏麵往哪擱?
那天曲融終於把憋了許久的怨言嚷出來!一句句,早在他心裡嚷過無數回。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