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除此之外,想要複色還可以采用化學塗劑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方法有個壞處,那就是一旦經過這般處理的古畫,就不再具被傳統方法處理那種多次重複修複的能力。
因此越是珍貴的書畫,越得采用傳統的修複方法。
經過這番處理的作品,就隻剩下了麵紙和壓在麵紙之上的畫心,畫心的背麵,現在完全暴露在了空氣當中。
《逆天邪神》
這個時候的畫心是有損傷的,於是就進入到修補環節。
修補的環節就是將書畫中的缺失部分,儘量用原色、原料的紙條,將裂縫、孔洞、殘缺部分粘合起來,使之還原成為一幅完整的紙麵。
而修補的手法,直接影響這些傳統書畫修複後的效果與價值。
這就是為何這個箱子裡會準備有大量澄心堂紙的原因,因為修複作品用的紙,最好就是和作品用紙完全一樣。
如果不一樣,那也儘量同一時代。
如果這都做不到,那就要找接近的時代。
剩下的就是做舊、染色等一係列的手法和工序。
這些手法和工序都是嚴格保密的,一般師傅也不會輕易傳授給弟子,以為有了這門本事兒,同時也就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造假的本事發生質變。
之後便是過礬鎮牆。
將畫心處理好之後,換上新的“命紙”,托好之後,翻轉過來,揭去之前用於固定作品的麵紙之後,就要將之晾乾,然後使用礬水將其刷一遍。
這麼做的原因,是由於新托的畫心一般都是生紙,而托畫心的命紙又是生熟不一,容易將書畫中的顏色暈染開去。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不管畫心是什麼紙,也要必須刷一次礬。
這也是為下一次修複做好基礎準備,讓作品在一百年後再次換表的時候,畫心依舊不會潤色。
之後便可以將作品進行“方裁鑲嵌”一方麵是在畫心四周鑲好配料,如鑲隔界、局條等;另一方麵則是根據書畫原品樣式需要,來配一些必要的輔料,如卷邊、貼定角等。
總之修整作品的外圍相對不那麼重要的部分,使之變得更加“完整”。
接著是“複畫上背”,這一環節通稱為書畫的“複活兒”,三個步驟——上漿於複背紙、複畫於背紙、挑刷平實上牆。
也就是周至現在所看到的模樣,《籌筆驛詩》的修複工作,已經完成到了這一步。
“肘子來了?”四舅抬起頭,待到四舅媽也注意到周至後,才開口說話。
沉默到現在才被打破,周至笑著和兩人打了招呼,再度看向那幅已經修複到基本完成的作品:“能修成這樣,實在是厲害。辛苦四舅和四舅媽了。”
現在的作品上還能夠看到筆畫裡邊一些縱橫交錯的淺色斷線和斑點,那是作品的底下紙條在這麵顯露出來的顏色。
雖然四表舅已經將修複用紙處理得和畫心如今的底色完全同色,但是筆畫部分裡那些斷線和孔洞,依舊能夠看得出修複的痕跡。
所以在重新裝表之前,作品還差最後一部的修複工作,就是將這些修複痕跡掩蓋掉,這個步驟,稱之為——整體全色。
全色也是整個書畫修複中極為重要的環節,要求修複人員不單有豐富的裝表經驗,還需要具備堅實的美術功底。全色關係著顏料選用、下筆手法和具備的操作方法與技巧。
因為這一步,需要將修複之後的古畫那些缺失部分,用畫筆予以補全!
比如書法之間的筆畫勾連,繪畫當中缺失的線條,色塊,都需要後人將之重新補上,而且,必須達到肉眼無法分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