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元代《畫塑記》關於劉元的造像記載很多,其中如“至治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敕諸色府朵兒隻等大殿後禦塔殿內……其西安置文殊菩薩像,其東彌勒像,鹹以布裹漆為之”。
國內現存保留最早的乾漆夾苧造像是元代的乾漆夾苧十八尊者像,最早藏於故宮慈寧宮大佛堂,七三年才轉到洛陽白馬寺。
關於這十八尊尊者像,文物鑒定補注裡就特意聲明“傳為劉元塑”。故宮根據史料斷定這批佛像最早來源於元大都的能仁寺。
到了清代,這門工藝形成了嚴格且複雜的規範,今據陸樹勳所藏《圓明園內工佛作現行則例》鈔本裡,就詳細記載的清宮庭製夾紵像的方法和物料:
“佛像不拘文武,油灰股沙,使布十五遍,壓布灰十五遍,長麵像衣紋熟漆灰一遍,墊光漆二遍,水磨三遍,漆灰粘做一遍,臟膛朱紅漆二遍。”
“所用材料有:夏布、桐油、嚴生漆、蘢罩漆、退光漆、漆朱、磚灰、魚子磚灰、土子等。”
所謂磚灰、土子,都是用以和漆的材料,現在國內製作漆器的匠人依然在使用。
輕輕將造像轉了一圈,背麵還有淺浮雕與線刻,上部淺浮很明顯是雕供養人像,中央也刻一尊佛像,下部為長方形碑狀題記牌。
將淤泥去淨以後,各處衣著細節也展露了出來,佛像身穿通肩長衣,袒胸,內衣束帛帶,衣紋疏朗,線條自然流暢。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掌下垂作與願印,跣足立於蓮台之上。
身後為舟形背光,頭後淺雕圓形頭光,圓內飾蓮花。
這抹讓人溫柔恬淡的笑意,可謂增一分則過媚,減一分則少柔,是如此的恰到好處,祥和,安寧,慈悲,溫暖,讓人一望而心生舒適,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同樣因為攜帶方便這一點,很多造像在積貧積弱的年代裡非常容易流散出國,現在的精品大多在國外,如米國大都會博物館,弗利耳美術館收藏的佛像,島國唐招提寺鑒真像,無一不是精品。
而最大的乾漆夾苧造像現在隻剩下了一個佛頭,在島國私人藏家的手裡,僅頭部高度就達49.5厘米,明顯是從一尊完整佛像上切割並盜運出去的。
剛剛看到這尊佛像的時候,周至受它出現地域影響,感覺應該是元明的,最多可能到宋。
造像的骨骼比例準確均勻,雕飾精致細膩,將塵世**美和仙界出塵感結合得如此美好,富於動感的流線,使佛像整體的美感更為生動地呈現出來,散發出禪定、慈湣、靜寂的精神韻致和內在氣質。
現在周至桶裡的這尊造像為蓮花座座像,造像為深棗色的漆胎,通體一色,沒有金碧朱色裝飾,顯得沉樸莊重。
磚灰就是用老青磚和青瓦磨製出的粉料,土子是用來控製漆汁乾燥時間的“催乾劑”,經常與之同用的還有一味礦物,叫密陀僧,也就是古法提煉銀、鉛以後,沉積在熔爐底部的硫化類方鉛礦的礦渣。
造像開臉圓潤慈祥,彎眉閉目,眉眼細長,口鼻豐滿,五官線條柔和端莊。
其中吳道子的“吳帶當風”和曹仲達的“曹衣出水”最為卓著,兩者是相對的概念,前者筆法圓轉飄逸,所繪造像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後者筆法剛勁稠疊,所畫造像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
濕漉漉的造像在浴室的燈光流水下熠熠生輝,雖然周至在蹲著清理,視線是俯視,然而卻產生了一種在仰望,在頂禮膜拜的感覺。
這些造像現在每一尊都是國家一級文物,而且都是彩漆和金漆,雖然遠比流散國外的那些還要精美,但是年代卻比不上它們古老。
這一尊佛像,正麵采背屏式半圓雕二段式的精典造型,佛像為高肉髻,麵相方圓,細眉長眼,小口薄唇,嘴角微翹略含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