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正文卷第七百零七章他是文廟與武廟裡最惹人注目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在李世民度過了天子死劫,回到長安之後的這一段時間之內,之前那些並不親近大唐的各大勢力,也都是處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狀態之中。
何況是首當其衝的這些山間的妖怪與野神們。
當然,大唐也不是所有的前朝香火神都不承認,那些在他們的時代,為國家而犧牲,且值得後人尊敬與銘記的文臣武將們,李世民當然也不會斷送了他們的香火。
甚至於李世民已經在大唐各地,興建文武兩廟。
文廟,便是原本的孔子廟,李世民又追諡孔子為“文宣王”,故而文廟又稱文宣王廟;而武廟,則是由“太公廟”改建而來,李世民同樣也對太公薑子牙做出追諡,號為“武成王”,這武廟便也被稱為是武成王廟。
這文武兩廟之中,所供奉的當然不僅僅儒聖孔子與太公薑子牙。
其中當然會有配祀,文廟之中以孔子為先聖,祇以顏淵為先師配享,再擇左丘明以下二十二先儒從祀廟庭,而後經過朝廷合議,再加上曾子本身給出的意見,確立了文廟的規範,從祀者增為十哲、七十二子、二十一賢.至於日後的人員增減,也提前做出了規劃。
其中,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俱在其中.除卻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之外,另外便是曆代的先儒了,如公羊高、董仲舒、許慎、鄭康成、諸葛孔明等等.
除了這些儒家弟子之外,文廟之中還有一座百家殿隻是這百家殿,說是百家殿,其實也不算完備畢竟百家的成份太過駁雜,再加上現在百家自董仲舒之後,便逐漸消亡即便是依舊活躍在朝堂上的法家與兵家,也並不純粹,多多少少是要受些儒家的影響的。
況且文廟是由孔子廟改建而來,百家先賢.還不見得樂意同儒家弟子,在文廟之中搶香火。
相對於文廟,武廟的建設就要簡單很多了。
除了定薑太公為首之外,另外李世民親點了武廟十哲,分彆是張良、白起、田穰苴、韓信、孫武、諸葛亮、吳起、吳起、管仲、樂毅、衛青。
至於原本應該在榜上的李靖與李勣,因為大唐氣運複蘇的緣故,這兩位老將的身體,竟然還有一定的反春跡象,雖然他們兩個都在府中修養,等閒並不露麵但既然人沒死,當然就不能上榜。
除了這武廟十哲之外,李世民還點出了曆朝曆代的六十四位名將,同在武廟之中配享坐侍太公之側。如孫臏、李牧、廉頗、蒙恬、王翦、霍去病、關羽、張遼、張飛、周瑜、陸遜等等。
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況且他還是上馬奪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千古一帝.當然知道文武兩道,其實有著相同的重要性,雙方缺一不可。
而如今,李世民對文武兩道之間的關係,又有了全新的感悟。
那就是武力,是讓三界各大勢力,能夠心平氣和的跟大唐的來往;而文道,則是讓自己能夠同三界各地,能夠平心靜氣的交流。
文武兩廟的建立,就是表明了李世民的態度。
並且除了文道科舉之外,李世民還興辦武舉,可謂是打定了主意要招攬天下英才,一個都不想放過。不過,李世民也確實是擁有能夠駕馭他們的本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得到李世民,亦或是大唐群人認可的曆朝曆代的文臣武將,都會進入到文武兩廟之中,接受整個大唐的香火供奉,這龐大願力.甚至早已在天成神的關羽,都感受到了那一股猛然彙聚在身體之中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