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長安,格外地蕭索,寒冷之中,帶著一絲惆悵與落寞。
短短一個月,天子大婚,弘農王遇刺,太傅馬日磾去世,萬年公主自殺······諸多雜事如同走馬燈一般,不曾停轉,讓整個朝廷上下,疲憊不堪。
所有人都在苦捱,等著那一絲的太平,可是誰也不知道,這份太平又在何處。
這日朝會上,朝廷定下兩件事,一件是孝懷皇帝的喪事細則,包括一係列流程具體時間。按照《禮記》要求,“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不過漢代以來,殯葬時間越來越短,武帝十八日,明帝十一日,章帝十一日,孝懷皇帝哪怕有前期的查案,也隻有短短十二日。
無他,就是朝廷缺錢,想省著點花。
早入葬一日,能夠節省不少的開支。長安小朝廷窮得都快當褲子了,哪有這麼多錢用在喪葬上。
也就是劉協和朝廷理虧,沒有辦法,不得不掏這個錢。
其實整個葬禮,除了沒錢,最重要的問題是孝懷皇帝無陵。
天子的陵寢都是用時多年建造的,耗費巨大。劉辯一共當了五個月的皇帝,怎麼可能修建陵寢。
而現建肯定來不及,而且還是沒錢。
最後眾人隻得商量,將劉辯葬在之前的墳墓之中。
劉辯之前被葬到趙忠為自己準備的墓中,現在就是將原來那具不知身份的屍體挖出來,將劉辯的屍體重新埋進去。
曹昂聽了,也是無語,從來也沒聽過這種安排,簡直是搞笑。
不過曹昂本就推崇薄葬,若是反對,則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最後也隻得同意了。
這件事曹昂本就不在意,也不願多糾纏。而且之前對劉協逼得太緊,也是時候適當地鬆一鬆。
議事之後,曹昂並未離宮,而是求見皇後。
李傕、樊稠兵亂將起,曹昂在長安待的時間自然是不多了。臨行之際,曹昂還想再看看妹妹。
兩漢的規定並不像明清時那麼苛刻,皇後的身份麵見外男,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
曹晞作為皇後,住在椒房殿。
椒房殿在未央宮前殿東北側,因宮殿牆壁上使用花椒樹的花朵所製成的粉未進行粉刷,故稱椒房殿。
椒房殿正殿坐北朝南,殿前設有雙闕,是後宮中規格最高的地方。
不過曹晞並非在此地接見曹昂,而是在北麵的承明殿。承明殿原是天子接見大臣之處,後來便成了皇後處理政務的地方。
兩漢的皇後,跟明清時期的皇後完全是兩回事,權利相差巨大,可以堂而皇之地參與朝政事務。
皇後屬官自大長秋以下,有大長秋丞、中宮仆、中宮謁者、中宮尚書(五人)、中宮私府、中宮黃門冗從仆射、給事中宮侍郎(六人)、中官署令等人。這些職務在西漢多由士大夫擔任,到了東漢才逐漸由宦官擔任。
而且漢代皇後手中還有兵權,除了所屬女騎,還有中廄車載射士。曆史上劉據造反,第一支掌握的部隊便是衛子夫給他的中宮車馬、衛士。
當然若是皇後做了太後,手中還有獨立的府庫和成編製的軍隊、車馬,那就更可怕了。
這才是漢代太後攝政的底氣,否則真以為一個“孝”字能壓住一切。
所以將曹晞獨自一人留在長安,隻要曹晞本人能立得住,曹昂並不擔心她會受誰的欺負。
曹昂在承明殿等了沒多久,曹晞便在一眾宦官、婢女的陪同下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