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弟子紛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墨子一開始也是學儒家的,可是他覺得儒家那套不行,就開創了墨家。
法家和儒家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子產鑄鼎就是宣布法律,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荀子是儒家的。雖然荀子和儒家的方案已經不一樣,但另起爐灶打造第二套周禮的想法還是很符合儒家思維的。
孟子是儒家弟子,並且為儒家提出了一套最貼合儒家克己複禮的方案,那就是性善論和法先王。他沒說恢複周禮,隻是說大家應該向優秀的先賢學習。
儒家作為發現問題的先驅者,引發了不同的派係提出自己的方案,有些是延續儒家‘克己複禮’的核心思想,有些則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戰國就是不同答桉實踐的過程,墨家曾經流行過,但基本也是實踐‘非攻’,兼愛的思想完全實踐不了。
孟子的思想也實踐過,可是國君開口就是討論利益,孟子那套法先王也施展不開。畢竟法先王,堯舜禹可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分給大家的,給大家帶去利益才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國君要是學了,那才是完蛋呢。
當然後來到了王陽明的時代,他的心學就是說所有人都能成為聖人,每個人都是堯舜禹,可謂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了。每個人都是堯舜禹,那真的是大家都拿出利益分給天下。
當然在西方的價值觀內,人就是公民,人人為我和我為人人,就是公民之間的平等關係。而王陽明則是認為全天下人都能成為堯舜禹,都能拿出利益給彆人,這樣天下就太平了。心學可謂是儒家思想的終極形態了,可惜還有待實踐。
在戰國時代,國君需求的都是富國強兵,所以法家閃亮登場,見效快、藥效足,隻要按照法家的做,短時間內就能見效。所以變法風靡一時,風頭無兩。於是法漸漸代替了禮,哪怕後來大一統的時候,儒家成為了主流,但禮卻越來越弱了。中原大地再也沒有一套覆蓋天下的禮了,隻有各地的風俗文化,入鄉隨俗。隻有律法才是全國通用,但不會規定各地祭祀的規格或者方式。
這也是為了其他國家的人出國之後會那麼團結,因為他們有禮,無形中可以讓他們凝聚在一起。而中原已經沒有禮製了,大家守法就行了,可是出國之後,人家的製度太落後了,執法不嚴,隻能靠禮製來彌補。
資源多的時候,大家也不用犯法。可資源少了,違法犯罪一多,禮製就格外重要。有禮製,可以抱團取暖,沒禮製,就沒有抱團的規則,誰也不服誰。
禮製就是規定所有人階級地位的潛規則,有了高低大家才能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才能迅速進入角色。沒有禮製,隻是守法,在分封製度的國家肯定是不行的。分封製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法,根本沒法統一。
各地的法不統一,那麼禮作為潛規則,可以不受地域限製。
在法律統一的國家,禮製阻礙法律,所以禮製被打壓,無法形成統一。在法律不統一的國家,禮製則非常重要,禮製就代表了組織力。沒有禮製,隻能靠黨支部了。
杜蘭破壞禮製,部分人恨不能殺了他,但也有部分人卻歡呼雀躍。畢竟在學校裡都存在霸淩的事情,在企業領域被欺負、背黑鍋的人也有很多,他們受夠了這個吃人的禮教。
所以禮教吃人沒錯,但它在封建國家,也是讓各階級抱團的基礎。
“可惜他們還是不敢站出來直接對抗。”杜蘭說道。
“站隊是需要成本的,特彆是和挑戰者站在一起,成本更高。因為挑戰者一旦失敗,他們也得跟著倒黴。等挑戰者勝利了,他們來錦上添花不遲。”迪妮莎說道:“誰贏,他們幫誰。他們隻是規則的依附者,無法成為規則的開創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