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記快點”的深圳分店正式營業,在首周的推廣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憑借從廣州引入的經典菜品,如招牌燒鵝飯、香煎魚柳套餐、xo醬炒飯等,初期吸引了不少對粵菜鐘愛的白領顧客,日訂單量一度突破700單。
然而,就在團隊歡欣鼓舞之際,深圳本地知名外賣品牌“早鮮到”突然針對“林記快點”展開了密集的市場壓製。
“早鮮到”迅速推出“半價午餐”活動:消費者在中午11:3014:00期間,通過“早鮮到”訂購特定套餐,僅需原價的一半即可享用。除此之外,他們還在福田區的寫字樓外派發了大量優惠券,幾乎每位路過的白領都能拿到一張“滿20減15”的折扣券。
“早鮮到”不僅價格低廉,還專門設計了符合本地人口味的菜單:
?經典鹵味飯:選用廣式鹵水汁,迎合粵菜偏好者的需求。
?特製辣椒雞套餐:加入了四川風味的香辣口感,滿足重口味人群。
?全素健康餐:以本地年輕女性為目標群體,主打低脂低熱量。
這一係列舉措讓“林記快點”的顧客迅速被分流,日訂單量從700單驟降到500單以下。
“這才開業沒幾天,怎麼訂單就掉下來了?”深圳分店的店長何子軒顯得有些焦慮。
“很多客戶都說‘早鮮到’的價格更便宜,還更貼合深圳本地口味。”負責收集客戶反饋的運營人員解釋道,“尤其是他們的辣椒雞套餐,特彆受歡迎。”
林粵生收到報告後,眉頭緊鎖。他來到中央廚房,觀察今天的訂單打包情況,發現了一個顯著問題:
?近半數訂單來自“廣式燒鵝飯”,其餘菜品的占比則較為分散,缺乏一兩道真正能吸引深圳消費者的“明星產品”。
“我們的問題不止是價格,還有本地化適配。”林粵生沉思片刻,問道:“有沒有收集到客戶對菜單的具體建議?”
負責調研的團隊成員遞上反饋報告:“很多深圳客戶覺得我們的菜品更偏廣州口味,比如燒鵝飯有點油膩,而他們更喜歡清淡或者辣口的菜肴。也有一些客戶提到午餐時間緊張,快餐如果沒有特色,很難讓人堅持選擇。”
林粵生召集團隊,開了一場緊急分析會。
“早鮮到的問題不是價格,而是本地化優勢。這一點我們短時間內無法彌補。”他說道,“但既然他們能打價格戰,我們就要用彆的辦法去爭取客戶,不能一味追求降價。”
他將客戶反饋的幾個關鍵點寫在白板上:
1缺少符合深圳人口味的特色菜品。
2午餐時間緊張,客戶更關注配送速度和便捷性。
3年輕客戶希望菜單更有創意和選擇多樣性。
“要在對手的強勢領域下贏得客戶,我們得從這些需求入手。”他提出了三個方向:
1推出針對深圳市場的新菜單,挖掘適合本地的特色菜肴。
2優化配送效率,縮短平均配送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
3增加菜品趣味性,例如引入“潮流套餐”或“區域限定款”,吸引年輕客戶群體。
第一步,林粵生決定從菜單入手。他帶領廚師團隊連夜進行新菜研發。
“深圳本地的辣味接受度更高,我們可以推出一款融合川味的辣椒魚塊飯。”他說道,“還有他們偏愛清淡的菜式,可以嘗試椰香雞飯,既健康又不失特色。”
此外,他還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菜品:“三色健康便當”。這是一款以白、綠、橙三種配色為主的套餐,包括白煮雞胸、青菜、胡蘿卜絲,專為減脂健身群體設計。
與此同時,他聯係廣州的配送團隊,調撥一批高性能外賣箱,以確保菜品在送達時溫度和口感能夠更好地保持。
然而,就在“林記快點”剛推出幾款新菜時,“早鮮到”又一次出招。他們與福田區數家大型企業合作,提供“企業團餐”服務:隻要企業為員工訂購每日午餐,“早鮮到”會給予30的折扣。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少公司,訂單量激增。
不僅如此,“早鮮到”還開始在電台和本地社交媒體上大量投放廣告,強調其“本地人的外賣品牌”形象,同時暗示“外來品牌不懂深圳人”。
“他們是在給我們貼標簽啊。”何子軒有些憤憤不平,“我們明明也能做本地化!”
林粵生卻顯得很平靜:“急什麼?他們這麼做是在逼我們提前暴露實力。對手越是進攻,我們越要冷靜。”
林粵生果斷調整策略:
?加大市場調研力度:每天安排團隊在深圳不同區域進行隨機采訪,深入了解客戶真實需求。
?推出區域專屬活動:例如在福田區的外賣訂單中加入抽獎活動,獎品為免費餐券或限量定製的“林記快點”周邊。
?開發“企業套餐”對策:針對白領團隊推出“團購優惠”選項,價格比單點便宜15,但保證菜品質量不打折扣。
與此同時,林粵生決定暫時放緩擴張步伐,將所有資源集中在福田區,確保穩住市場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