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海陸豐公司的大豆收割隊,開始在馬宮鎮西麵的梅攏鎮開啟收割工作。
不過這一次,海陸豐公司並沒有對該鎮的大豆種植進行補貼,因為這本來就是臨時補種,為了應對乾旱的一種策略。
雖然種植初期遇到了乾旱,但是好在粵東在六七月份的降雨比較充分,因此這一萬多畝大豆田的畝產非常不錯。
小型大豆收割機在大豆田上快速吃進大豆藤,然將豆莢從豆藤中打下來,緊接著通過收割機內置的脫粒器,將豆子從豆莢中分離出來。
豆莢和豆藤被粉碎成為細小的粉末,噴灑在已經收割完成的大豆田上。
石洲村農業合作社的幾個農戶,站在了不遠處的路邊,有說有笑地交談著。
“老黃,你說這一片大豆可以收多少斤?”一個帶著草帽的中年人坐在摩托車上問道。
“五六百應該有。”正在吞雲吐霧的老黃臉上笑嗬嗬。
另一個穿著拖鞋的中年人一邊點煙,一邊說道:“不過收購價格低了不少。”
“嗬嗬,你就知足吧!”
“就是,人家江老板也不可能虧本給你收豆子,現在外地的豆子田頭就兩塊錢出頭。”另一個消息靈通的年輕人解釋了一下。
“多幾毛也好呀!”
那個年輕人故作高深地說道:“你彆抱怨現在的兩塊錢,以後有沒有兩塊錢還是一個未知數。”
“小凡,你有什麼消息?”老黃遞給了一根煙過去。
張凡接過煙,隨手彆在耳朵上,然後指了指北方:“江老板在漠南包了幾十萬畝沙漠種大豆,你說這事情要是成了,以後大豆還能是一斤兩塊錢嗎?我看一斤一塊錢還差不多。”
“靠彆!真的假的?”
“那這大豆還種不種?”老黃腦瓜子有些發懵。
“種!”張凡卻給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剛才抱怨收購價格低的中年農民,一臉不解地看向張凡:“小凡,你沒有發燒?”
“燒你個大頭鬼,我正常得很。”張凡繼續說道:“各位老哥沒有看合作社的種植成本公示吧?”
老黃解釋著近況:“呃?我最近去隔壁村的魚塘幫忙收埃及魚了,沒有關注這件事,有什麼情況嗎?”
張凡這才說了一下合作社的詳細情況:“我們合作社的大豆田成本是300畝69萬元出頭,一畝230塊錢左右,海陸豐公司給的收購價是一斤21,一畝賺錢1000塊錢左右。而且各位老哥沒有發現這大豆不用太操心嗎?”
聽到這裡,其他人也反應過來。
“確實。”
“社裡為了保證稻田,又是抽水又是打農藥,今年還減產了不少。”
張凡繼續說著自己的判斷:“就算是以後收購價格隻有一塊錢,一畝還是有四五百塊錢毛利,而且這大豆隻要三個月出頭,就可以收一次,我去紅草鎮看過一部分沒有翻地的實驗田,那些大豆再次發芽了,現在又結莢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
“那種這一次可以管幾年?”
“我聽海陸豐公司的農技員說,好像是種一次可以收五六年。”
“那豈不是一年可以收三次?”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就在此時,收割隊已經完成了第一塊大豆田的收割工作,運輸拖拉機來回抖動了車鬥,通過車鬥的體積刻度線,計算容積然後估算一個大概的重量。
合作社的兩個農民和收割隊的兩個員工,一起查看了車鬥的容量刻度,又取了一升大豆進行稱重。
過了一會。
合作社的兩個農民拿著本子和商票回來。
“老張,火照,情況如何?”
拿著本子的老張笑著回道:“100畝收了30900公斤,已經拿到了商票。”
“多少錢呀?”
“不會算數嗎?12萬9780元。”一個中年農民一邊調侃,一邊拿著手機的計算器計算著。
“這個收獲,不錯呀!”
“300畝差不多可以收39萬,扣掉本錢,加上合作社的一部分經費,差不多有30萬。”
“小凡剛才不是算了,一畝賺1000塊錢。”
“可惜咱們南方的耕地不多,算到每一戶頭上,也就一戶一畝到三畝左右。”
就在此時,合作社的社長張大山也開著摩托車過來,看到一群人在田邊彙集,他還以為出了什麼事情,趕緊靠過來。
了解了一下情況,才知道這幫家夥又在指點江山了。
他趕緊問起眾人的意見:“大豆是翻地改種其他農作物,還是留根繼續種?”
張凡提議道:“大山叔,我覺得留根比較好。”
“小凡,你說一下理由。”
張凡解釋起來:“我去紅草鎮那邊的大豆田看過,海陸豐公司在那邊有嘗試混種。”
“哦?說說看。”張大山頓時來了興趣。
“就是割了一茬大豆後,表麵翻地十幾公分,然後種上玉米、高粱,我去那邊走親戚的時候,仔細聽那邊的農民和農技員說過。”
張大山沉思片刻,便拍了拍摩托車後排座位:“小凡,我們再去一趟紅草那邊看看,聽你說,我還是不放心,其他人有想一起過去看看的嗎?”
“我也去。”老黃扔下煙頭踩了踩。
“老黃,我坐你車,一起去見識見識。”另一個農民眼疾手快,迅速翻上老黃的摩托車後座,笑嗬嗬地拍了拍老黃的肩膀:“彆磨磨蹭蹭,早去早回。”
“走起!”
兩摩托車沿著鄉道七彎八拐了半個多小時,就來到了紅草鎮北部的一大片大豆田路邊。
張凡帶路找到了他老舅。
然後他們在張凡老舅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大片實驗田附近。
這是一片大豆玉米混種田。
玉米生長得非常好,高度差不多有兩米左右,而盤踞在玉米根部的大豆藤,則生長得比較矮小,隻有八十公分左右,而且還沒有開。
“這玉米種了兩個月?”
“是的,六月初種的現在差不多兩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張凡老舅一邊說,一邊給幾人派煙。
老黃接過煙:“三個月就收?”
“這是做飼料的玉米。”
“也是海陸豐公司來收購?”張大山非常關心如何出售。
“嗯,就是海陸豐公司過來收。”
沒有種過飼用玉米的老黃點燃了煙,吸了一口:“呼…價錢怎麼算?”
“連杆子一起算,一噸240塊錢。”
“這麼便宜?”
“就這個價,而且你們彆自己隨便種,要做飼料的玉米得有人來收,如果你們要種,最好去找海陸豐公司在公平鎮的奶牛養殖場,他們才大量收購玉米。”張大山比較關心成本和收益:“老哥,這一畝種起來的成本是多少?大概能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