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些地區,比如他們最初去看到的那些地方,則沒有那麼好運氣。
水利工程破敗,或者乾脆沒有,農民種地都要走好遠的路挑水灌溉。
他們確實缺少了再生產的能力,或者為了維持再生產的能力不得不付出人命的代價,讓沒有足夠勞動力的人餓死,換取壯勞力的生存。
兩者相比較,就體現出了官府有作為和沒有作為的鮮明對比,體現了政治對社會經濟的巨大作用力。
他進一步深入這些農戶的家庭,用親和的態度接觸這些農民,與他們親自交談,詢問他們對生活狀態的感受和評價。
從談話之中,袁樹總結了一些要點。
比如無論是生活相對殷實的自耕農還是生活沒有著落的自耕農,大家最多提到的缺少的東西就是耐用的農具。
他們表示他們很難得到耐用的農具,很多時候都要自己用木頭、石塊去代替。
能買到的農具數量很少,質量很差,價格還高,他們一般不舍得用,所以耕作效率低,進度慢,農作物的長勢就不好,甚至在冬天也不能翻土。
一些比較有經驗的老農在喝了袁樹送給他們的酒之後,膽子大了些,打開了話匣子,就告訴袁樹,害蟲喜歡在土地裡產卵,要是有足夠的農具,大冬天的他們就能翻土,就能把土壤裡的蟲卵給翻出來,凍死它們,這樣開春以後就會少蟲害。
可他們沒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農具,就隻能眼睜睜看著寒冬過去,期待著下一場足夠大的雪深入到土壤中,凍死那些蟲卵,要是沒有足夠有力的大雪,就不好說開春以後的蟲害是否猛烈了。
這是訴苦最集中的一點。
其他的諸如缺少耕牛、官老爺下鄉征稅太重、徭役太重之類的,也是他們經常提到的話題。
他們說地裡隻能打上來這麼些糧食,存了種子糧,交了官糧,剩下的口糧就沒多少了,一家好幾口人等著吃,但是口糧往往也隻能緊著壯勞力吃。
除了壯勞力,家裡的老人、婦孺那是長年累月吃不飽肚子,饑餓如影隨形,他們正好也沒有什麼好的衣服,隻能成天躺在小破屋子裡不動彈,減少消耗,這樣能少吃一點,多撐一陣子。
但是老人、婦女還能撐得住,長身體的孩子那真是撐不住,那叫一個嗷嗷待哺,成天就喊著肚子餓、要吃東西。
他們幾乎每個月都能聽到哪家的小子、姑娘餓死的消息,能長成到下地乾活的孩子,那真是不多。
一邊生,一邊死,那可真是淒涼。
袁樹一條條一字字記下他們的血淚,帶回了茂陵縣城,和盧植、十三太保還有整個助農組織的人一起開會參詳,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而麵對著血淋淋的現實,他們每個人都沉默了。
因為他們發現,很多事情,他們真的辦不到。
就比如賦稅和徭役的事情,那屬於國家政策,是他們能夠插手改變的嗎?
以後或許可以,但絕不是現在。
想要從國家政策層麵入手,就算是出身最高的袁樹也辦不到,他老爹袁逢都辦不到。
想要加稅容易,減稅何其困難?
一些出身優越的成員不由得為此感歎。
“今日方知黔首黎庶生計艱難,連一把趁手的農具都得不到……”
而在這個時候,還是袁樹站了出來安撫人心、激勵人心。
“現在辦不到,不代表以後辦不到,現在辦不到的,我們牢記在心,永遠不要忘記,就一定會有能辦到的那天,而現在能辦到的事情,我們便要努力去辦,不論能否成功,不去做,就注定不會成功。”
“所謂致良知,就是要去做,無論艱難險阻,先去做,有問題,一邊做一邊思考解決方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要一直在路上,辦法總比困難多,絕不能停下腳步、畏懼艱險!”
但是這些話相對來說比較表麵,袁樹心中對這一切的不滿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累積,心中那股三昧真火也越發的旺盛、熾熱。
所以他還有一句話藏在心裡沒說。
那句話還是許崇說的。
我未壯。
和其他的話比起來,這句話才是真正不能宣之於口的。
他現在還不滿十一歲,距離正兒八經的成年還有九年多,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成長、積累。
所以,去做能做到的。
至於不能做的事情,記住,積累,靜待時機。
待我壯。
壯則有變!
那現在,針對茂陵地區的農民問題,他能做到的是什麼呢?
其一,是要防止之後的助農行動中還會有一些“強盜”莫名其妙的出現,去破壞他們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袁樹的建議下,助農組織搞了一個輪換巡邏製度。
日常派遣身體強壯、頗有武德的成員持械巡視村莊,打探消息,預防賊人。
再和村莊裡的農民們進行商議,讓他們也要行動起來,專門安排預警、報信的人,一旦有情況,要用最快的速度預警、報信。
這樣一來,可以震懾這些“土匪”,也能進一步提升助農組織與自耕農之間的聯係,讓雙方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戰友。
至於其二,那就不是三兩句話能夠解決掉的了。
那是關於鋼鐵和農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