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的時候,袁樹特地對這一句進行注解——
【民,人也,乃一國之全體國人。
社,土地之神靈,稷,稻穀之神靈,社稷合一,即為國土與糧食。
君,一國之君也。
蓋孟子以國人為重,國土次之,國君最輕,何也?無人、土,安得有國?無國,安有君?如是也。】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袁樹也對其進行了魔改。
比如【孟子曰:儘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這裡的書指的是《尚書》,武成是尚書中的《武成》篇章。
講的是武王伐紂的戰爭中,因為助戰的人多,所以死的人也很多,死掉的人流出來的血太多,以至於舂米的木槌都漂了起來。
而孟子表示自己不相信這些,認為以武王這樣仁義的人去討伐紂王這樣不仁義的人,怎麼至於死那麼多人呢?
以正義伐不義,不應該是敵軍倒戈、我軍大獲全勝嗎?
意思是這麼個意思。
但是從單純的曆史角度來說,武王伐紂就是一場突擊戰,對於當時的軍隊、人民來說,字都不認識,啥都不了解,根本無所謂仁或者不仁,無非是誰的戰術用得好,誰的激勵給得多,誰的撫恤工作做得好。
所以牧野之戰死人多是可以理解的。
孟子所說的則是典型的酸腐之言,唯心到了極點。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所表達的另一種精神是值得認可的。
儘信書,不如無書。
把書從《尚書》改為代指全部書籍,從而表達出一種不盲從、有自我意誌的意思,那就很美妙了。
書裡的東西不能全部相信,儒家經典也不能全部相信,你看,儒家著名門徒孟子都這樣說了,你們又怎麼能完全相信儒家經典呢?
給我學會懷疑啊混蛋!
所以袁樹就從這個角度出發進行魔改注解。
【書,尚書也,武成,尚書篇章也,孟子言仁者無敵,武成所載有誤,是以尚書不可儘信,尚書如此,餘者書卷皆如此,儘信天下書,便是天下無書,觀書,不可盲從於書。】
孟子主要是表達一個仁者無敵的意思,把仁義上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甚至否認客觀曆史。
而袁樹則換了一個角度,主打一個不盲從,突出自我意誌,要求讀者學會自我探尋,保持自我意誌。
哎,我就這麼說,意思也就是這麼個意思,你能拿我怎麼樣?
還有【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這是孟子誇讚虞舜的內容。
整本《孟子》,孟子誇讚虞舜達一百多處,完全是把虞舜當作他心裡仁政的典範來宣傳,至於有沒有這回事,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也不妨礙袁樹從中發掘出有利於自己的東西。
比如這段記載就說舜很早以前居住在深山之中,沒有接觸過什麼外麵的世界,和山裡的野人沒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聽到了善言,目睹了善行,他就會照著做。
這段記載就能很好的用來佐證袁樹提出的致良知之學。
舜之所以成為上古賢王,不單單是因為他能夠接納善言善行,更重要的是他也會去做,做了之後,如滔滔江水一般無法阻擋。
也正是因為他會身體力行地去做好事,而不是聽過看過就拋諸於腦後不管不顧,所以,他才會成為堯的繼承者,並且選擇了禹作為他的繼承者。
於是袁樹就為這段記載做了注解。
【聞善言、見善行者多,問善言、見善行而後身體力行者少,舜之所以為賢王,上承堯,下啟禹,成三代之治,如是而已。】
後麵袁樹還通過【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這段記載,得出舜本性含有仁義這一結論。
順著這個結論,他就把舜本有良知,又踐行良知,最終成就帝王之業、為天下所敬仰的事情串聯在了一起,以此將舜樹立為致良知第一人。
這就是借孟子的口宣揚舜的致良知之道,借力打力,利用孟子的言論為自己辯護,樹立起致良知之學的始祖——虞舜。
今文學派需要樹立孔子作為大旗,古文學派推舉周公作為他們的吉祥物,那袁樹覺得自己也要搞一位先賢來做門麵。
虞舜,這個孟子心目中接近完美的男人,就是袁樹的選擇。
袁樹決定了,就由虞舜來成為一心會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