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是不是居心不良?
之前就對袁樹提出過質疑的右扶風名士法真再次提出了純粹的學術性質疑。
他公開致信袁樹,認為袁樹對儘信書不如無書這一段的解讀是有問題的。
孟子作為儒家著名學者,不可能會公開懷疑儒家經典,所作所為無非是指代罷了。
“孟子之言,恐為指代之意,書,也僅僅隻是尚書,並無其他書籍,袁君以尚書代指全部書籍,頗為誇大,恐不能服眾。”
法真的觀點很犀利,話語很客氣,顯然是把袁樹當作和自己一樣的學者來看待,進行純粹的學術交流。
對於這位名士的氣度,袁樹非常敬佩。
但是對於他的觀點,袁樹要予以堅決的駁斥。
我的學說,決不能被你駁倒!
否則我還怎麼推動接下來的計劃?
於是袁樹立刻引用自己的觀點來駁斥法真的觀點。
因為這就是孟子明明白白說過的話,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讀過尚書,你說這僅僅隻是說尚書而已?
僅僅隻是拿來打個比方以此勸誡梁惠王?
不好意思,我認為孟子的意思就是那麼直白,不單單是尚書,肯定也是代表其他的書籍,你說他是指代,我說他也是指代,你為什麼說我的指代不對呢?
孟子對於尚書表示隻相信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這已經是很嚴重的一種說法了,差不多就認為尚書裡頭沒幾句真話。
尚書如此,其他經典當中關於仁義與非仁義的篇章裡,孟子懷疑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袁樹認為,孟子就是覺得《尚書》在內的經典當中有不足以被采納的情況,字麵意義就是實際意義。
但是袁樹也在之後做了自己的解釋。
他認為,這種情況或許並非是孔子本身主觀犯下的錯誤,更有可能是年代久遠、缺乏史料而犯下的錯誤。
畢竟武王伐紂那都是千年以前的事情了,距離孔子那個時代也有好幾百年,孔子搞不清楚當時真實的情況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在客觀因素的影響下犯下了這些錯誤,難道是不可能出現的嗎?
“聖人也是人,聖人也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史料記載不全而犯下的錯誤,秦火以後,經典散佚,難分真假,遂有今古文之爭,過往千年,出現這樣的事情不也很正常嗎?
這對於吾輩士子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吾輩當勇於發現先賢的錯誤,糾正先賢的錯誤,在先賢的基礎之上發揚光大先賢的學說,而不是固步自封,抱著先賢的言論就當作至寶,不去探究。
孟子正是因為秉持著這樣的治學態度,所以才大膽地提出了對《尚書》的質疑,他的這種質疑態度是正確的,是吾輩應當學習和繼承的,勇於發現錯誤,探究錯誤,發現真相,還原本貌,此之為治學。”
袁樹也用較為和緩的語氣公開回信給法真,與法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辯論,吸引了相當多的人的注意。
一者是馬融背書的新銳神童,一者是成名已久的關西名士,雙方的爭論毫無疑問吸引人眼球,成為一大流量熱點。
與此同時,茂陵縣城裡也有一些想要蹭熱點來為自己揚名的學者、學子,他們也提出了對袁樹注解方式的質疑。
對於他們,袁樹並不客氣,也不留手。
他用犀利的觀點和強勢的態度一連擊潰了十三個學者對他的質疑,獲得了十三連勝,以至於除了法真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學者敢貿然向袁樹提出質疑。
袁樹的勇猛善戰為自己贏得了一大批擁躉。
儘管與法真的論戰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但是短短六七日間,又有五百多人申請加入一心會,希望跟隨袁樹探討真實的學問,而非單純的追求袁樹的身份和袁氏家族的權勢。
法真與袁樹的這場論戰給袁樹帶去了極大的流量,也讓袁樹的名望攀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三輔的學術圈子裡,也漸漸興起了對《孟子》的研究和對袁樹所作《孟子解詁》的研讀。
事實上,自打袁樹聲名鵲起、開講致良知之學以後,越來越多的三輔地區的是人都來到了茂陵縣,或者聽講學,或者互相交流辯論。
從延熹八年年末到延熹九年下半年,茂陵縣已然成為三輔地區的文化中心。
順著這股浪潮,袁樹提出的“致良知”之學也在不經意間隨著《孟子解詁》的傳播而向外傳播出去,比起他本人親自講學,這樣顯然來得更快。
袁氏家族的小神童把自己的事業做得越來越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和興趣。
於是,就算是弘農郡那邊也開始有學者和學子懷著滿滿的興趣向茂陵縣前進,希望一睹神童袁樹的風采,看看袁樹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同傳聞中所說的那樣牛逼。
反正彆人怎麼想不確定,楊彪就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