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融去世之後,根據他的遺願,馬氏家族的主導權交給了他的侄子馬日磾,馬日磾成為馬氏家族新的話事人。
而馬融在學術方麵的衣缽,則全部傳承給了他的小弟子,袁樹。
對此,馬氏弟子門生群體內部有過一點小小的風波,一些和袁樹關係不好的人表示難以接受,他們在馬融喪禮結束之後便離開了茂陵縣。
這批人大約有五百多人。
他們一方麵接受不了袁樹對他們的惡劣態度,一方麵也對袁樹主導的未來有些莫名的心虛,知曉自己難有出頭之日,不如儘早離開。
“大丈夫豈能與垂髫小兒為伍!”
他們這樣替自己強行挽尊。
然並卵,很多人都知道這群離開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思。
無非是和袁樹的關係處的不好,或者不認同不想學習袁樹的學說,或者加入不了一心會,又或者被一心會趕了出來。
比如馬氏高足北海王駿,還有潁川郭啟。
這兩家夥就當眾宣稱不與小兒為伍,頂著人們嘲諷的眼神,選擇離開。
絕大部分人都留下來了。
因為袁樹的能耐,袁樹的誌向,袁樹的意誌,袁樹的背景,他們都看在眼裡,大部分人對於袁樹,是真心服氣、信任的。
所以願意留下來的三千多人裡還沒有加入一心會的也開始陸陸續續申請加入一心會了。
盧植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和袁樹一起繼續發展打理一心會。
他相信袁樹的為人,對他的未來懷有充分的期待,相信致良知之學在未來能夠給大漢帶來的變化。
所以作為馬氏弟子當中長期的第一人,他帶頭表示願意接受老師臨終前的安排,願意承認袁樹對馬融學問的傳承。
雖然不至於和其他沒有學成的門生弟子那樣直接拜師,但是他被袁樹引為助教,成為致良知學派的重要核心人物。
而袁樹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要為馬融服喪三年,以報答馬融的恩重如山。
做出這個決定之前,袁樹寫信給了袁逢,希望可以得到袁逢的諒解。
袁逢得知馬融居然把學術衣缽傳承給了袁樹,大驚之餘,也懷著難以遏製的喜悅,允許了袁樹的行為。
在他看來,兒子本就才十二歲,就算服喪三年,滿打滿算也就十五歲,依然很是年輕。
倒不如說這三年可以很好的讓他磨練心境、增進學問,三年之後,稍稍成長的袁樹一定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
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古文經學沒有今文經學這般如此明確的傳承體係和官方地位,但是馬融將自己的學術地位傳承給了袁樹,意味著袁樹從此時此刻開始,就已經具備了另立門戶的資格。
他甚至可以脫離袁氏家族,以自己的名義立足於關中之地,以自己的名義收徒教學、單獨行走在大漢的學術領域之中,展現自己的風采。
他可以和當年的袁良一樣,掌握自己的學問,然後脫離汝南袁氏,另外在關中某地建立屬於他自己的袁氏家族。
如果他願意,袁逢雙手雙腳讚成,並且會竭儘全力為他籌措人力物力,助他在關中成功立足,就此成為袁氏一支的開山始祖。
這一點,整個袁氏家族已經好久沒有人做到了。
要不是因為有《孟氏易》的經典傳承權力,袁氏家族甚至不會被承認為一個學術家族。
而現在,袁樹的出現,為家族補齊了這塊短板。
比起傳承後代,開支散葉也是一個傳統家族的願望之一,與傳承延續幾乎是同等重要的。
汝南袁氏傳了六代人,終於又一次出現了一個具備開支散葉資格和能力的族人了。
而那個人,就是他的親生兒子!
袁逢狂喜之餘,暗暗下定了決心,要為袁樹和袁氏的未來做點事情。
於是,袁樹將在茂陵縣為馬融服喪三年的事情,就成了定局。
而他的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稱讚,他們紛紛稱讚袁樹知恩圖報,品德高尚,是個合格的士人、繼承者。
也正是因為袁樹的這個決定,讓大部分人的心都定了下來。
因為這就代表袁樹在未來三年內都不會離開茂陵縣。
本來還有人覺得袁樹會把馬融的傳承帶回汝南,但是袁樹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就地停留三年,這就確保了未來三年內馬氏學術團體的基本穩定。
那麼三年之後,馬氏學術團體順利過渡到袁樹旗下,全體學子以個人名義加入一心會,成為袁樹的學術團體,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到時候,袁樹想要怎麼做,那就是袁樹自己的意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