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淵與香菱扯著廢話,兩人一道回了家,便見家門口守著人,竟然是鐵牛。
“阿兄!”鐵牛歡喜的上前,抱起孟淵的腰往上提了提,然後又放下,趕緊朝香菱行禮,“姑奶奶好。”
“你還怪有禮貌嘞!”香菱今天遇到個沒禮貌的人,是故見到了有禮貌的就忍不住誇了一句,但隨即又歎息,“可惜你不會作詩,要不然老鱉坑詩社一定讓你來!”
“你在外麵做什麼?”孟淵笑著問鐵牛。
“就是!”香菱也瞪大眼睛問。
“聶師在裡麵聊天說話,讓我在外麵守門。”鐵牛有些不好意思。
這大概是談些不能讓小輩們聽的事。
“近來無事吧?”孟淵又問。
“都好的很。”鐵牛回。
孟淵拍拍鐵牛肩膀,一塊兒進了院子。
隻見廚房亮著燈火,是聶青青和胡倩在幫薑棠做飯。
“師兄!”胡倩眼睛最尖,其實是她沒乾什麼活兒。
孟淵直接略過胡倩,看向聶青青。
青青姐穿著家常打扮,袖子紮起,腰間係著圍裙,嫵媚之中更多了幾分婦人韻味。
月餘未見,孟淵不禁心動。
聶青青見了孟淵,隻微微一笑,也不多說什麼。
“哥,聶叔叔和大頭叔在,你先去陪客。”薑棠一副端正模樣,十分正經。
孟淵點點頭,倒是香菱瞪大眼睛看聶青青,“你都吃啥了呀?”
“孟學士來來來!”聶延年已經聽到動靜,在房裡喊出了聲。
進了正堂,就見聶延年與薑老伯和趙大頭三人對坐,正在飲茶閒聊。
“喲!帶相好來了!”聶延年嘴上沒個把門的,他招招手讓孟淵坐下,還想去捏香菱的小包袱。
香菱立即護住包袱,她見胡倩跟了來,就一下子跳到胡倩頭上。
“這一趟還順利吧?”聶延年笑眯眯的問。
“一切順利。”孟淵笑了笑,“我陪明月姑娘先回來了,張叔他們還要再等上幾天。”
聶延年點點頭,也不去問其中細節。
大家夥兒都在等孟淵,這會兒人已回來,酒菜便擺上桌案。
孟淵陪著聶延年喝了幾杯,又略聊了一會兒,便算是散了場。
這裡不是說正事的地方,孟淵和聶延年都沒聊外出公乾的事。
眼見聶師父女不留宿,孟淵就帶著鐵牛和胡倩,一塊兒去送聶師和聶青青。
“這次折了多少人?”夜色正深,聶延年與孟淵並排走在前麵,聶青青三人在後麵。
“死了不少。”孟淵除了大決戰沒經曆,該經曆的都經曆了,“西方佛國派人來了,信王的四大家將也摻和進來了。咱們鎮妖司死了十幾個,死的職位最高的是李進雲千戶。”
“老天算是開眼了。”聶延年笑笑,也不問詳細細節,隻問道:“這次沒人攔你升官了?”
“沒有。”孟淵是有啥說啥,但又忽然想起紅鬥篷,就道:“指不定還有。”
“升不升都一樣。”聶延年拍拍孟淵肩膀,道:“你還年輕,有三小姐和明月姑娘,以後肯定能走的更高!”
聶延年看的分明,但還是叮囑道:“我可告訴你,青青和薑丫頭都是沒跟腳的,你倆娶回家也沒人管你。但你小心著些,有些人是招惹不起的。”
“聶師,我記得你說過,要是境界足夠高,連太後都能睡。”孟淵道。
“……”聶延年張了張嘴,“你小子誌向真不低啊!”
倆人扯著廢話,轉眼回到了聶府。
聶延年也不請孟淵等人進去坐坐,隻擺擺手,讓孟淵明天再來。
孟淵也沒找到空兒單獨跟聶青青說話,隻能朝她點了三次頭。
但聶青青卻搖頭,隻指了指天。
“走吧!”沒法子,孟淵隻能帶著鐵牛和胡倩老實的回王府。
到了家中,薑棠和香菱倆人在自己臥房,倆人就在油燈下,一塊兒看著什麼書。
孟淵上前跟薑棠說了一會兒話,然後拒絕了她留宿的想法。
“沒成親就睡覺,你得知禮呀!”香菱儼然儒家衛道之士,但話鋒一轉,就又道:“不過要是不撅屁股,那就沒事。”
“……”薑棠揉了揉額頭,還是回了自己房中。
床邊已經放了乾淨的替換衣服,內外都有。
孟淵摸了摸衣料和上麵的縫線,然後坐在床邊。
“小騸匠快來快來!”香菱解下包袱,一副乾練的模樣,使勁兒的朝孟淵招手,“要不要做指甲蓋兒?”
“做什麼指甲蓋?”孟淵好奇問。
“手和腳呀!”香菱理所當然,自信道:“三奶奶的都是我給做的!”
她拿出個小瓶,“紅豔豔的,好看的很呐!”
好嘛!應如是拿我家小媳婦當道姑,把香菱當傻孩子用!
“我的就不做了。”孟淵實在想不到自己染指甲後樣子,於是開口拒絕,又問:“你當時怎麼做的?”
“給錢就做!”
香菱一副乾練的生意人口吻,“我趁三小姐洗澡的時候問了問,三奶奶就同意了!我瞧她給錢也痛快,事後還給她按了按腳脖子呢!”
她得意的瞪著大眼睛,還不忘認真教導,“小騸匠,你在外麵做事得有眼力見呀!要多看,多想,這才能賺錢呀!”
“學到了。”孟淵是真學到了,但還沒學會做指甲。
“你教教我怎麼染。”孟淵打算明天給青青姐染指甲。
到時把著腳,細細端詳,然後上個色,還怪好玩的。
“這個簡單!”香菱已睡過了一覺,這會兒精神頭很足,她當即收拾了東西,就在自己的小爪子上忙活,“乾娘說技多不壓身!你多學一樣東西,出遠門也餓不著!”
她本就是好為人師的性子,教起東西來也一板一眼,孟淵學的好就誇,學的不好就會說些人生道理。
兩人扯個沒完,一直到夜半才睡。
待第二日清晨,香菱天不亮就起了床,她梳洗完畢又跟薑棠一塊兒做飯。
一家子人吃了飯,薑棠自往靜園而去,薑老伯去找趙大頭。
孟淵揣著香菱,去找獨孤亢。
作為老鱉坑詩社的三位創社元老,三人又要齊聚一堂,再行一次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