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這一次,楊廣看上去是問他的意見,其實隻是拿不定主意。
山東剿匪的人選……說破天,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不管去的是誰,隻要奉旨行事,按部就班的派兵剿匪,必然會有成效。
關鍵是,剿了這一次匪,日後還會不會再生出匪患。
畢竟,山東的綠林響馬,如今已經膽大包天到三劫皇綱,完全是不將朝廷和楊廣放在眼裡。
“哦?”
楊廣聞言卻是挑了下眉,眸光幽遠,似有所指的道:“你這麼說沒有問題嗎?”
“山東府現任刺史,朕若是沒記錯,可是與你有莫大淵源啊!”
話音落下!
宇文成都神色自然的道:“陛下,臣心中無私。”
事實上,並非是什麼淵源,而是血緣。
現任山東府刺史,名為宇文智及,乃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也是宇文成都的叔父。
這是當初楊廣……穿越之前的楊廣,為了拉攏宇文化及擁護自己,許下了承諾,拱手將山東刺史的位置,送給了宇文化及。
後來,宇文化及安排了自己的弟弟濮陽郡公就任山東刺史。
不過,宇文化及這個弟弟,相較於其,實在是差的太多了。
宇文智及幼時便是頑凶好鬥,身邊結識和往來之人,無不是好勇鬥狠的趁凶之徒。
早年,宇文智及在長安的時候,就是跟一幫紈絝子弟,相聚鬥雞,習放鷹狗。
這也讓其得了個‘惡少’的名頭。
後來,宇文化及擁護楊廣登基有功,憑著扶龍之功的恩澤,為宇文智及謀了個山東刺史的位置,後者便去了山東。
可這一去山東,宇文智及仍然惡習不改。
山東府在他的治理下,匪患橫行,白日劫道,目無王法。
若非是這一次三劫皇綱的事情爆發,又逢靠山王楊林親自押送,事情瞞不住。
楊廣也不知道,這宇文智及都快將山東治理廢了。
所以,這一次楊廣不隻是要派個人去山東剿匪,更是要在剿匪之後,就任山東刺史,取代宇文智及,收回山東府。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也算是過河拆橋。
隻不過,沒有人能怨楊廣做的不地道,畢竟是宇文智及自己捅出來的簍子,沒有治他的罪,已經是極大的恩赦了。
“蕭銑……讓朕再想想吧。”
楊廣猶豫不決,一方麵想要派一員大將去山東,掃平匪患,讓楊林能安心離開。
另一邊,蕭銑又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身為外戚,天然就能壓住大部分的官員。
隻是,讓蕭銑出任山東刺史,楊廣又有些莫名的顧忌。
宇文成都聞言,神色不變,隻是恭敬的拜了一禮,隨後告退。
他雖然是武將,但卻不是一根筋,自是不會不識趣的留下,看楊廣如何愁眉不展。
身為臣子,要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