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798年10月18日,淩晨2時,波羅的海西南方向。
漆黑的海麵上依舊是波濤洶湧,駭浪滔天,暴雨傾盆,白色的大浪像是一座座移動的小山。瞬間,半空中還掠過的一道白光電閃,接著便是刺耳雷鳴。
此刻在“共和國號”上,督察官貝特朗在經過一夜的折騰後,他那徹底被清空的腸胃,也總算是適應了這種天昏地暗,死去活來的暈船症。
在喝完了第二杯檸檬汁後,貝特朗頓時感受到腹中饑餓感來襲,隨即啃起了水手們才會吃的又乾又硬的棕麵包,而不是軍官們專享的柔軟白麵包。
這是德魯奧離開船艙前,刻意向貝特朗上校交代過的。他解釋說,作為粗糧的棕色麵包,在人體內部的消化與吸收都比較緩和,所以非常適宜暈船症的患者充當主食。
不用多想,諸如“粗糧、消化、吸收、緩和”這類專業名詞,一定是德魯奧在總參謀部工作期間,從安德魯院士那裡聽來的。
作為第一執政官兼最高軍事統帥,安德魯似乎很喜歡培養與啟迪後進者,也非常樂意將自己的學識與本領,同他身邊的副官、參謀、秘書分享,從而發現這些優秀人才的另一麵,科技與管理。
吃飽喝足之後,貝特朗感覺自己忽然有了精神,想著站起來到處走走,然而剛一起身,就腿腳一軟,摔倒在床上。
無奈,上校督察官隨手拾起一本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借助船艙頂部那不算明亮的煤油燈,閱讀起來,但僅僅兩分鐘後,他就將小說丟在一旁,繼而拿起身邊的一個記事本,補上這一天的航海日誌。
“……那是躲在低壓厚實的烏雲後麵的海神,憤怒的揮舞起手中的戰斧,掀起了驚天駭浪,他想要吞噬海麵上的一切生物,因為居然還有一支無所畏懼的法國艦隊,能夠在波羅的海主人大肆施展淫威的時刻,堂而皇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奮勇航行。
再過數小時,一場注定會改變整個北歐,乃至整個環波羅的海的政治格局的大海戰,就將正式打響了。
共和國必勝!
安德魯萬歲!”
此刻,特斯特將軍率領的由31艘戰艦,組成的法普聯合艦隊即將開啟的是一場,以多打少,以倚強淩弱,有心勝無心的戰鬥,全體官兵自然是信心十足。
事實上,在17世紀,兩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與荷蘭先後衰落之後,唯一能戰勝強大的法國海軍,也隻有海峽對岸的老對手,英國人了。
基於此,有著驕傲傳統的法國海軍軍官,對於習慣於內海航行的俄國艦隊毫無畏懼感,心理上甚至可能占據一點優勢。
在實施這場突擊作戰方案之前,基於總參謀部編撰的波羅的海氣候圖(手冊)的提醒,特斯特已下令對聯合艦隊的所有艦船,早早進行了一番未雨綢繆的改裝。
第(1/3)頁
第(2/3)頁
包括,將桅杆、風帆,以及繩索等,針對風暴來襲進行了加固;船隻的吃水線上綁有一圈木桶,隻是為防止軍艦在狂風中過度傾斜,導致船隻瞬間傾覆的慘劇;大部分風帆被水手們事先卷收起,惟有數麵用鐵繩編製成的強力橫帆,在借助著西北方向的疾風。
當然,與保留了單桅風帆的蒸汽分艦隊不同,整個旗艦“共和國號”,已經徹底放棄了桅杆與風帆,全部依靠蒸汽動力來航行。
雖說“共和國號”不會向其他戰艦那般麻煩,但也需要加固煙筒、船舷,以及炮台上的笨重火炮,防止這些大家夥在軍艦劇烈搖晃時,脫離了繩索的束縛,繼而對人員物質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儘管準備如此充分,在苦苦掙紮了數個小時,聯合艦隊中仍有1艘護航艦和1艘通訊船,因為遭受到風暴破壞,使得主桅杆嚴重損害。
在得到坐鎮旗艦“共和國號”的特斯特司令官特批之後,嚴重受損的兩艘戰船離開了艦隊主力,直接向南,向德意誌沿岸,尋找一個避風港。
直到淩晨3時,聯合艦隊起錨離開數小時後,狂風,巨浪和暴雨才漸漸遠離恩霍爾姆島的艦隊航線。在留下強大的海風,連綿不絕的細雨,以及洶湧的洋流之後,中心風力轉而向波羅的海的東麵掃去。
不多時,來自艦隊旗艦的首尾部,突出船體的船燈上發出了司令官下達全速航行的命令。
頃刻間,連隊艦隊中29艘艦隻的官兵們開始忙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