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補給邊餉及官軍折俸布花,當用銀二十餘萬,各邊年例當用銀二百八十萬計,所入不能當所出。
京營請求補滿兵員,兵部認為並無不妥,內閣也不覺得有錯,於是都認可了。
海瑞因為上疏之功也得到升遷,轉尚寶司司丞,負責保管掌寶璽、符牌、印章。
海瑞從大牢裡被放出來後,官運亨通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來不及細想皇帝和劉體乾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魏廣德隻是想想就說道:“回稟陛下,各項銀兩自元年以來,十三省戶丁糧草鹽引稅課銀及開納通計一千一百九十九萬兩。
本來像海瑞這樣的人能官複原職才是最好的,可是他就一直被清流推著往上走,而淳安和興國的那些士紳大族之前的大力吹捧在其間也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也是戶部上奏虧空的原由,雖然太倉尚有庫銀,可年前這些銀子就要運往邊鎮,所以就有了三十萬兩銀子的虧空。”
所以對海瑞審理徐階案,覺得人不通世務,不知感恩。
其合用芻餉各鎮原自有屯田,一軍之田足以贍一軍之用,後屯糧不足加以民糧,民糧不足加以鹽糧,鹽糧不足加以京運饋餉,溢於常額而橫費者,滋甚矣。
加減法,魏廣德還是很熟悉,把這三年戶部的數字進行加減,張口就把隆慶皇帝要的數據報了出來。
第(2/3)頁
第(3/3)頁
徐階並不知道海瑞外放巡撫的根本原因,當初就是因為知道海瑞為人,看他不順眼,才把人弄進通政使司,讓他在這個沒有實權的衙門裡熬資曆,讓他九年一遷,等他升到通政使的時候,人也差不多該入土了。
但是內閣本質就是皇帝的秘書處,為皇帝決策提供諮詢,所以皇帝知道的你不一定知道,但皇帝想知道的你一定要答得出來,否則你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隆慶皇帝問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兵餉居然需要這麼多銀子嗎?
要知道,明朝建立以後一直到正德朝,朝廷收支至少還能做到勉強平衡,即便有虧空,第二、三年往往都能補上,就沒有動用過老庫的銀子。
自己可沒少拜菩薩,可菩薩怎麼就不知道保佑自己。
已給經費凡九百二十九萬有奇,存者二百七十萬有奇。
那份奏疏,內閣沒有票擬,本就是把戶部數字奏給陛下看的,他們不需要給出什麼意見。
之後的正統年間發生“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北方邊境壓力陡增,朝廷開始增設邊鎮穩固邊防,因為邊鎮兵力不足,於是開始募兵,其後因招募不足就開始從內地衛所抽調客兵。
可見,徐階提拔海瑞不過是一些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隆慶元年,在嘉靖皇帝葬儀完成後,由徐階主導的論功行賞開始了,海瑞並沒有得到徐階的任何特殊對待。
當然,軍屯製度崩壞的事兒,魏廣德沒提,畢竟這事兒要是捅開了,那就是得罪全大明的勳貴武將,說不好還要丟掉小命。
但最起碼,這樣一說,隆慶皇帝也大概知道了為什麼明初不費朝廷銀糧到現在占據國用大半的原因。
魏廣德還是行禮完成後才起身,然後就肅立在下方等待皇帝垂詢。
而之後升遷的通政司,其實就是大明朝廷裡一個養老的衙門。
等兩人到了乾清宮外,通報後魏廣德很快就被召入宮中。
“陛下這兩天就在翻看戶部以前上呈的奏疏,也是很為難。”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