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料羅灣,位於福建金門東南海岸。
在這片海域爆發的激戰,也是明廷和西方殖民者之間爆發的第四次海戰。
第一次還在是在正德末年,此時嘉靖皇帝剛剛登基時,由56歲的廣東海道副使王鋐奉命驅逐佛朗機人,也就是葡萄牙人而爆發的屯門海戰,此戰後明廷順利收回被佛郎機人侵占的屯門島。
第二次則是1522年,也就是嘉靖元年,明廷與葡萄牙爆發了茜草灣戰役,最終也是以明水師的勝利而告終。
此戰過後,葡萄牙人放棄了通過武力侵占大明的打算,也就是他們已經習慣的殖民地政策,改為貿易方式獲得利潤。
而之後的兩次海戰,敵人已經變成了正在崛起的荷蘭,分彆是收複澎湖列島的澎湖海戰和料羅灣海戰。
前三次,雖然大明獲得勝利,但都是苦戰獲勝,損失極為慘重。
也就是料羅灣海戰,因為鄭芝龍艦隊效仿西式戰船,所以獲得一場損失較小的海戰勝利。
不過,料羅灣海戰的勝利,標誌可不僅限於此。
這是正在日漸沒落的大明帝國最後的餘暉吧,和飛速崛起的荷蘭爆發的戰爭,也幾乎斷絕了此後百餘年西方殖民者對中國的任何奢望。
是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一樣,來到東亞海域後發現還有如此富庶的土地,所以他們也是想要進行貿易,獲得利潤。
荷蘭自萬曆三十年到來,開始在東南亞進行香料貿易,為了拓展與中國方麵的貿易往來於天啟四年在澎湖建立城堡。
此動作刺激到當時的明廷,而後明廷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澎湖並爆發海戰,與荷蘭人交涉後荷蘭人退出澎湖。
但交涉過程中,福建巡撫商周祚在交涉信中提出,如果荷蘭人願意退出澎湖並前往台灣的話,福建政府願意保障福建至大員間的商業往來。
但是實際上福建地方官員並沒有履行諾言,由於海禁令影響,原則上中國與荷蘭的公開貿易關係是被禁止的,福建政府理解此點但仍開出空頭支票以誘使荷蘭方麵認同其提議。
而這,也成為料羅灣海戰的誘因。
在無法進入中國港口貿易的狀況下,荷蘭船隻僅能停泊在漳州灣周邊,在福建把總許心素協助下通過走私的方式進行交易。
在許心素被鄭芝龍擊敗之後,荷蘭人轉而與鄭芝龍進行交易。
此時的鄭芝龍在正飛速擴張勢力,而鄭芝龍也要掌控和荷蘭人的交易,自然不會輕易答應荷蘭人的各種要求。
在連續獲得承諾並付出代價卻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中國方麵失去耐性,在漢斯·普特曼斯至巴達維亞回報狀況後,巴達維亞的決策者決定以海上掠劫的方式逼迫中國方麵答應其要求。
崇禎六年決定對中國進行掠劫行動後,巴達維亞方麵於5月派出船隻前往大員通報即將到來的作戰,本隊集中了六艘帆船出發,另外也集中了各地巡邏中或是順路船隻前往作戰,趁西南季風吹起的夏季中國商人會自南方各地回到中國,在此時機對這些船隻進行掠劫。
作戰目的為對中國福建沿海進行掠劫活動逼使中國政府答應其貿易需求,並在掠劫途中儘量降低中國人民傷亡。
此戰的結果,當然大明獲得勝利,或者說是鄭芝龍的勝利,他從此掌握東亞海域的海上貿易。
不過此時,在這條大福船上,所有人自然想不到這些海商繳納給海盜的買路錢,或者說保護費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能夠讓一支海盜水師具備和夷人艦隊對戰,戰而勝之的實力。
幾人商量了一陣,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主意了。
按李錦的看法,夷人應該是打算很快就對玳瑁城的林鳳海盜集團采取行動,他們必須搶先宣示他們的存在,已經對林鳳海盜集團,還有玳瑁城的權利。
“這樣,我馬上寫份公文,派船趕緊送回去交給大人得知,也好請他速速提兵前來支援。”
此時,鄧子龍還是有些緊張的說道。
是的,由不得他不緊張,如此宣示他們的存在,夷人在發現他們以後會是什麼樣的態度亦未可知。
要知道,這可是距離大明千裡之外。
若夷人對他們起了殺心,殺死他們後朝廷也很難拿出證據追究此事。
還是那話,船行大海之上,本就風險莫測。
“為了安全,我們還是要先聯係呂宋上那些接受過大明封貢的部族,讓他們調兵為我們助戰。
有了他們的加入,夷人應該就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
你們以為,此策如何?”
鄧子龍說完,就看向其他人。
不過他說的辦法,雖然沒什麼新意,但大家也都聽進去了,紛紛點頭。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有些冒險,可因為拉攏了呂宋島上其他勢力的介入,夷人很難封鎖消息。
如此,他們的安全自然就多了一層保護。
看眾人沒人出聲反對,鄧子龍算是定下了計策。
當即,他就在船艙裡給俞大猷寫了信,詳細告知了此次出海的遭遇,包括和福州海商李錦的遭遇,以及他們從馬尼拉探聽到的消息,連甘薯藤的事兒也在信中提及。
如此做,就是擔心他們發生意外,那李錦得了甘薯藤,種出甘薯也不知道往哪裡送。
自然,鄧子龍在信中也寫了當初在京城時聽說的消息,那就是魏廣德魏閣老正在尋找的一種作物,和海商口中的紅薯,也就是甘薯極為相似。
隻是不知道,兩者是否就是一類東西。
書信寫好,當即封好交給蜈蚣船船長。
在明朝,水師並沒有專門的官職,都是套用衛所的軍製。
一般來說,小船的船隻會派遣一名總旗擔任,而人數再多一些的戰船,則是由百戶擔任。
一支小船隊的掌隊,根據船隊規模選擇百戶甚至千戶擔任。
而蜈蚣船上水手人數不少,所是安排的一名百戶擔任船長職務,並沒有管帶一類的官職。
也就是到了清朝,和西方海軍接觸多了,才設立了專門的海軍官職。
很快,蜈蚣船上百戶船長就帶著鄧子龍的書信上了一條小船,回到自己船上。
隨即命令手下升帆起航,想著大明閩粵海域而去。
蜈蚣船的優勢此時就體現的很明顯了,有風用帆,無風劃槳,總之都能保持很快的速度前進,用最短的時間達到目的地。
人離開了,鄧子龍又和其他人商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