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兩淮失陷城池的這場仗,打是必須要打的。
因為即便是那些不懂軍事的文官,他們也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
兩淮不容有失,否則長江就會成為第一道防線。
臨安行在與金軍之前將再無戰略縱橫可言,也沒有可以憑恃堅守的城池。
但,雖然上下同心,一致做出了打的決定,卻並不意味著許多官員對於事態演變到如今這種情況的不滿。
“大王,紹興十一年,宋金和議,從此兩國再未大動乾戈。
如今金國對我大宋全麵開戰,攻城掠地,死傷積野!
難道我們不該反思嗎?”
知製誥史浩痛心疾首地對晉王道。
他原是普安郡王府教授,也就是說,他是當今皇帝的老師。
因此,新君登後,他升遷迅速,如今就已官至知製誥。
晉王甚至知道,皇兄有意讓他擔任執政,隻是還需要打熬一下資曆。
史浩是保守派,並不是投降派,兩者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彆的。
他不讚成與金國為敵,完全是因為在他的認知裡,宋軍孱弱,根本不是金兵的對手。
因此在他看來,宋國必須如越王勾踐一般隱忍下來,不管受到什麼屈辱,都該隱忍接受。
在此過程中,對內勵精圖治,繼續發展,等到宋國肉眼可見地強大起來,再圖謀北伐,收複故土。
對於金國的分裂,他也是歡欣鼓舞的。
但是對於暗中資助新金,消磨金國的實力,他卻持保守態度。
因為,他始終認為,哪怕是分裂之後的金國,依舊比宋國強大無數倍,必須小心又小心,不可輕易激怒他們。
他擔心資助新金的事情,一旦被金國察覺,就會為宋國招來滅頂之災。
而且,對於趙瑗繼位以來的種種改革,他也是大多持反對態度。
但他不認為他的好學生會這麼糊塗,他認為是晉王這個輕佻荒唐的王爺影響了他的兄長。
官家是個君子,承蒙兄弟謙讓皇位的莫大恩惠,所以對兄弟的荒唐舉動也進行了包容,這才導致大宋出現這樣難堪的局麵。
趙璩白眼一翻,不屑地道:“史老夫子,我現在給你一巴掌,你不打回來,難不成你要捂著臉蛋子躲到角落裡去反思反思?”
“你……粗魯!”
“嘁!”
“這件事且不說,等官家回來,本官自會向官家進言。下官還有一問,要請大王解答。”
“講!”
“例來出兵,帥臣由宰執公推,天子點選,而且所選皆為文官。
為何這一次大王你擅作主張,任命的都是樞密院推舉的武將?”
趙璩道:“老夫子,打不打,文官定。怎麼打,武將定。這才合乎規矩。
本王要是讓你去領兵,你會打仗嘛你?”
趙璩被他唾沫星子噴到了臉上,也有些生氣了:“來來來,哪怕你隻會紙上談兵,我都算你本事。
來來來,《武經七書》你任選一本,你能給我背下來,本王立即撤回任命,由宰執公推。”
“你……,我……”
“怎麼,背不出來?老夫子,你是做學問的。本王現在要是找個殺豬的來,讓他指點你做文章,你覺得荒不荒唐?”
“豈有此理,這兩者能作比嗎?讀書可以啟智、明理、樹德!”
“著哇,我也沒說你老人家不明理啊。你老人家明白道理,那就應該明白術業有專攻。
因為讀書人明理,所以我說,打不打,文官定。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我說,怎麼打,武將定。哪裡不對了?”
史浩此人雖然滿肚子錦繡文章,卻是個口拙的,被趙璩懟的氣呼呼的,卻發作不出來。
他憤怒地一揮手道:“大王強辭奪理,胡攪蠻纏,老夫懶得與你理論。
老夫再問你,此番調動這麼多的兵馬,為何不派監軍?”
“呃……”
“將領統兵作戰,當以監軍監督之,記錄功過、控製兵權,防止叛逃與作亂,此乃古製。
從春秋戰國時候就有的製度,大王為何擅自更改?”
“事起倉促,兵貴神速,一旦拖延久了,恐奪回失地便更加困難。
所以一時之間,來不及委派監軍。”
史浩厲聲道:“大軍開拔,與一人獨騎,那行軍速度的區彆,老夫哪怕隻是一個讀書人,也是明白的。
莫說大軍尚未開拔,就算已經出發,大王此時委派監軍,也未為遲也。”
監軍製度確實是古製,也確實是從春秋戰國時候就有的製度。
隻不過,它的積極作用的一麵,我們很少有人提到。
因為順理成章、本該如此的事情,實在沒有必要浪費筆墨。
但凡記下來大書特書的都是教訓。
就像我們看史書上,打勝仗通常就是隻言片語,打敗仗那就連篇累牘,完全就是一篇“戰役複盤”和“戰後總結”。
因之我們看到的關於監軍的記載,通常都是隻有負麵作用,完全沒有正麵用處。
可是如果真是如此,這種製度又怎麼可能從春秋戰國一直傳下來。
其實在很多時候,監軍是能起到正麵作用的。
除了監督軍隊,提防叛亂,他還掌握著賞功罰過,直達天聽的特權。
這就可以激勵士氣,督促將士用命。
他是天子遣派,事了之後就要拍拍屁股回中樞,和主帥不存在利益衝突。
相反,在後勤補給、友軍配合、地方協助等各個方麵,將領未必擅長溝通和協調。
但是有個比他更有麵子的監軍出馬,那就容易多了。
所有但凡監軍起了壞作用的,都是監軍的權力被放大,可以直接插手軍事。
而且這個監軍對自己的能力全無自知,也真的動用了這項權力的時候。
這一戰,如果吃了敗仗,晉王監國期間的諸般動作,都會被人牽強附會地扯出來,做為彈劾他造成了這一後果的證據。
但是被彈劾,趙璩是不在乎的。
大不了回去做個閒散王爺唄,他本來也不愛管事。
他之所愛,唯醇……美人美人耳。
隻是,如果吃了敗仗,很可能會影響到皇兄的改革大計,這是趙璩為之擔心的。
而宋朝時候,又恰是監軍權力太大的時候。
偏偏那些文官監軍又自我感覺特彆良好,總喜歡越過將領,去直接乾涉具體行動。
在趙璩看來,這群混蛋不自知是一方麵,更大的原因還是他們雖然瞧不起武人,卻渴望能獲得戰功。
那可是彪炳史冊的無上榮耀,尤其是由一個文人來完成。
所以你說他想打勝仗麼?他想,他甚至比那位主帥還要想。
可問題是他乾出來的那些事兒,卻儘是些混賬事。
所以,趙璩確實是利用緊急出兵的機會,故意漏過了這一環節。
當時“偏殿議政”,當場拍板,當場下令,眾宰執也沒反應過來。
等到軍令正式發布,他們才發現趙璩的“一切從簡”,簡去了太多的東西。
關於帥臣的問題,他們也不想太深究了。
因為這也是官家軍製改革的一個部分,隻是正在推行當中。
那就是雖然仍由宰執們公推,天子點選,但兵事須由武將統軍,公推也是隻能推武將,這已是未來必須施行的一點。
包括監軍製度,其實也在擬定之中,以後是要對監軍進行一定的限製的。
但是再怎麼限製,縱然不能直接插手軍事行動,那也是文官套在武將頭上的一個箍兒。
這個箍兒不能摘,永遠也不能摘。
昔日短短五十三年裡,中原大地便更迭了五代十國,走馬燈似的輪換了十五個皇帝,平均每個皇帝坐江山三年半。
慘的是這些皇帝和他的家眷嗎?
更慘的是天下百姓!
天下生靈塗炭。
後周與南唐的“楚州之戰”,打的異常激烈。
柴榮雖然勝了,也是損失慘重,於是柴榮憤然下令屠城。
當時在他麾下為將的趙匡胤,親眼在一條巷子裡,看到一個小婦人。
小婦人的頭已經被砍掉了,倒臥在地上。
而她懷裡的嬰兒,還渾然不知地趴在母親懷裡吃奶。
這一幕讓身經百戰的趙匡胤都汗毛直立,他沒有權力改變柴榮屠城的命令,但他阻止了對他所在的這條巷子的繼續屠殺,並且收養了這個孤兒。
這條巷子裡的人也因此得以保全,這條巷子因此改名為“因子巷”。
很多年後,後者忘卻了它的來曆,把它改成了“金子巷。”
但博覽群書的史老夫子對此卻非常清楚。
做為文官的一員,他並不是想要文官力壓武將一頭。
隻是他深知,武將一旦失去控製,對這天下造成的危害,百倍於文官。
史浩說的非常動情,他紅著眼睛向晉王痛陳利害,特意說到了老趙家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親自經曆的這件事。
史浩流淚道:“大王,你想讓武將們放開手腳,老夫理解你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