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用手捏一下,米心仍舊有點兒硬。
然後,李響就拿過來一個竹篾編織的筲箕一麵平口,其餘部分似篩子,農村用來瀝米飯的),用漏勺將大半的米飯撈出,放置在筲箕裡控水,留下適量的米粒仍舊熬煮至粘稠度合適,這鍋粥非常甘甜,人吃,貓也可以吃。
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粥裡放一些玉米粒、山藥或者紅薯進去熬煮,風味獨特。
而瀝好的米飯則倒進蒸飯木桶裡,用大火蒸。
這種辦法蒸出來的米飯,非常筋道,口感一流,香氣撲鼻,叫做“撈米飯”,或者“撈撈飯”。
撈米飯曆史悠久,詩經《大雅.生民之什.浻酌》中就有提及,裡麵有個詞“餴饎”,說的就是這種蒸飯方式,先將米煮到半熟,然後撈出來再放到鍋屜上蒸熟。
雖然“餴饎”這個詞語早已經棄用,但“撈米飯”三千年屹立不倒,吃過的人都知道,蒸出來的飯,比城市裡用電飯煲做出來的要香得多。
有些電飯煲,設計了“柴火飯”這個模式,可是,再好的設計也是個模擬,又怎麼比得上真正的柴火飯呢?
半生不熟的飯上了蒸桶開蒸,李響又加了兩個菜,就是鹵牛肉和鹵豬肉。
之前不是買了鹵料包、牛肉和豬肉麼,用大鐵鍋鹵了八斤牛肉,十斤豬肉,還放了好幾把乾辣椒,鹵出來的肉鮮香撲鼻,連帶鹵水一起冷藏在冰箱中,入味十足,這時候拿出幾塊,分彆切了一盤,放在米飯上一起蒸。
今天又是簡簡單單四菜一湯,三葷兩素。
原文在六9書吧看!
比在大城市當天命打工人夥食好多了!
李響將出鍋的新米飯拍了個視頻,展示給大家,粉絲們紛紛表示羨慕。
“這米飯,顆顆晶瑩,看著都香!”
“好想吃啊!”
“竟然是傳說中的撈米飯,有點奇怪呢,不過看起來真的好有食欲。”
李響:“不僅看起來好看,吃起來更香!”
在古代,吃新米是有一個隆重儀式的。這是一種習俗,農耕文化非常重視。
通常包括一係列的祭祀和慶祝活動,比如挑選一個吉日,煮新米,放炮,祭祖、演儺戲、耍武術等等,主要是慶祝豐收,感恩自然和祖先的庇佑。
不過現在嘛,化繁為簡,光是享受這個新米的美味就儀式感滿滿了。
李響當然沒有忘記兩條狗子和那一窩貓咪。
狗子吃的稍微重口味一點,飯裡麵加菜湯、冬瓜、南瓜,還放了幾片鹵牛肉、鹵豬肉,而貓媽媽和小貓則清淡一些,主要是喝粥。
李響給它們盛了滿滿一碗粥,倒了魚湯和魚肉,攪拌均勻。
魚肉裡麵一根小刺都沒有,被李響非常細心地挑了出來,他奶奶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道:“你還擔心貓會被刺卡住?它們比你會吐刺!”
李響:“……”
感謝“林海藏書”、“白溪此木”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