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子搭在了侯府的後院,臨水而建。幾人走近,依稀能聽見咿咿呀呀的唱戲聲,有些許熱鬨。時辰還早,他們是用過午膳才出來的,清風拂過,水波蕩漾,日光照在水麵,隱約泛著波光。
顧夫人已經坐在這處等著他們了,見人來了便起身相迎。
“嫂嫂們終於來了。”
本以為隻是來了薑家的人,卻不想顧淮聲竟也跟著一起來了。
她微微錯愕,不禁問道:“伏硯,你怎麼跟著舅母們一同來了?”
顧淮聲還沒來得及開口解釋,一旁的薑二夫人林氏就先開了口,她熱切道:“方恰好撞見伏硯從外頭回來呢,便一同來了。”
顧夫人點頭,算是明白,她扭頭看向坐在旁邊玩弄耍具的二子顧淮朗,道:“小朗,過來行禮。”
顧夫人有兩個孩子,顧淮聲今二十一歲,而那顧淮朗隻有六歲,算起來兩人年歲相差都有一輪不止。因著前些時日顧淮朗染了風寒,怕傳給了老夫人,就沒跟著一起去薑家,現下病好了,便又跟回了顧夫人的身邊,見外人也無妨了。
顧淮朗年歲小看不明白戲,就自己坐在一旁扒拉著孔明鎖玩。
他生得同顧夫人不像,同他父親顧侯爺也不像,偏偏最像那個不和他親近的兄長,一大一小,跟從一個模子裡頭刻出來的一樣。
顧淮朗聽到了顧夫人的話,走到幾人麵前行禮,頗為乖順地喊著“舅母”、“表姐”,而碰到了顧淮聲,他便有些不大想要同他說話,直到顧夫人用眼神“威逼”了他,顧淮朗才不情不願地走到了顧淮聲麵前喊他一聲“阿兄。”
顧淮聲看他一眼,也沒甚同他計較的意思,“嗯”了一聲,便移開了眼。
顧夫人招著人入了座。
今日來的兩位薑家夫人雖是自家人,可也算是客,兩人一左一右坐在了顧夫人的身邊,薑淨春和薑淨芳則坐在自己母親旁邊,顧淮朗坐在顧夫人麵前的小凳子上。
因著薑淨芳旁邊的空位離得近,顧淮聲往那處走去,可就在他要撩袍坐下之時,有一道聲音傳來,“表兄坐我這吧。”
話語之中,隱約還帶著幾分急切,像是生怕自己什麼東西要被人搶走了一樣。聲音有些響,蓋過了戲子咿呀的聲音傳入了顧淮聲的耳中。
眾人皆向說話的薑淨春看去。
沒辦法,薑淨春實在是看不了顧淮聲同薑淨芳坐在一起,她好不容易來趟顧家,就是為了多瞧瞧他的。
他離她那麼遠的話,她還怎麼看呢?
看著眾人疑惑的眼神,還有顧淮聲微蹙的眉,薑淨春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舉動非常奇怪。雖然她以前總是喜歡做這樣有些不合規矩的事,例如非要顧淮聲來陪她坐,可是現在不行,她還想在顧淮聲麵前規矩些。
林氏在心中譏諷,方才在門口那處還能裝呢,不過那麼一會,就露了原型。
薑淨芳自看不慣她這幅做派,好似這顧淮聲是她一個人的似了,想要這般厚顏無恥將人占為己有,她直接道:“表兄他樂意坐哪就坐哪,你管得著嗎。”
薑淨春沒有理會薑淨芳的諷刺,她怕顧淮聲要拒絕,忙解釋道:“我這些時日在祖母那裡學了點茶,聽聞表兄對茶道也頗為精通,便想叫你嘗嘗,我沒有旁的意思”
語氣有些許急,生怕顧淮聲會誤會她。
她什麼意思全在臉上,現下竟還說沒有旁的意思。
愛撒謊的小孩。
可最後,他還是答應了她。他的唇角似乎有上揚的弧度,不過,很淡很淡,幾乎察覺不到,隻見他扭頭對下人吩咐道:“拿套茶具來。”
而後,他坐到了薑淨春的身旁,從始至終那纖塵不染的眼神就那樣落在麵前的戲台上,似是在心無旁騖地聽著戲。
兩人坐得有些近了,中間隻隔著一張小方桌,不知是不是薑淨春的錯覺,竟好像隱隱約約有血腥氣。
她隻當自己聞錯,沒有多想,而後待茶具被拿來之時,安安靜靜開始弄起了茶。
一開始他們都還以為她是在說玩笑,沒想到看她的碾茶的動作倒還真有幾分嫻熟。看來,這段時日她在老夫人身邊果真學了許多的東西。
薑淨春安分的做著事情,從李氏的方向,隻能見到她那認真的側臉上,她沉默不語地看著她,卻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麼。
她的孩子好像真的長大了。
或許,在很早之前就長大了。
可這股感覺並沒讓她有多好受,她還是喜歡她像從前那樣,什麼都不會,可以一直跟在她的身邊。
在她思緒萬千之際,身旁傳來了顧夫人的聲音,她問道:“兩位嫂嫂覺著今日這出戲如何呢?”
李氏回了神去聽戲,隻片刻她就聽出了些許不尋常來,“阿箬,你這戲班子是從何處尋來的?倒是厲害。”
李氏畢竟出身高門,高門中消遣的富貴玩樣多,她的眼界自是高些,一聽便明白了顧夫人為何會去問這樣的話。
前些年間,人們大多喜歡聽昆山腔,可後來,出了位了不得的人,將這腔調做了改革,變得更加低回婉轉,抓人耳目,這新改出來的腔調,人稱“水墨腔”,一時間風靡起來,傳遍了大江南北,時下貴人們都愛聽。
顧夫人道:“這台班子可是魏先生親自調出來的,專從太倉那邊花了大價錢尋來,旁人唱的可都比不上他們呢。”
林氏將才在旁邊聽了半天也不曾聽出有什麼不對勁來,現下聽了顧夫人的話倒才明白是何意思。
她乾笑了附和兩聲,“還是夫人有情調,聽的戲班子都是頂好的。”
本是捧人的話,可這般說出來,聽著便帶了幾分酸氣。
果不其然,顧夫人的臉色難看了些許,一旁的李氏抿了口茶,不鹹不淡道:“若誰都同你一樣,那也是完了。”
林氏聽了氣得麵色發白,當即想要發作,卻先一步被顧夫人打斷。
她淡聲道:“過些時日就是母親的六十大壽,這台班子是想著送去給母親的,今日找來嫂嫂們,也是想聽聽看合不合適,若不合適,我便讓伏硯去幫我尋新的來。既嫂嫂們覺著不錯,那到時候我就遣人送去薑家。”
原是此等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