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過周邊讀書郎欲言又止的神情,崔瑚眉頭緊擰。
除卻爵位仗著嫡長子繼承製憑借血緣,講究個投胎,其他官吏不都得考實力?
張貼答卷可以完全消滅質疑聲啊?
困惑著,崔瑚朗聲道:“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武將軍功明明白白的數人頭,光明正大數人頭。沒道理科舉製度還藏著掖著,不讓我們看其他人答卷啊!”
“爹,您不是有上奏的權利嗎?寫個奏折!一張貼答卷咱們一對比,起碼知道二叔哪方麵火候不夠,我們也可以對症下藥。”
“畢竟咱們旨閉關苦讀,除卻科考期間其他時候若是出門,沒準又被禦史聞風而奏。那唯一能夠了解科考信息的途徑也隻剩下答卷了。不像某些人還能遊學還能看民生風俗——”
故意停頓了一下,崔瑚拉長了音調環視周邊左右人,而後尾音一挑,帶著直白陰陽怪氣,緩緩補充完最後兩個字:“是吧?!”
撲麵而來的嘲諷,刺得不少前來湊熱鬨的學子麵色青青紫紫來回變化。但此事過於敏感,誰也不敢接茬。
榮公見狀心中困惑不已。
他就順口一提,可……可看周圍年輕人的反應,這事好像真有些貓膩?所以這些天之驕子寧可被人質疑,也不敢要公布答卷,清清楚楚證明自己憑實力榜上有名?
琢磨著,崔恩侯抱緊了崔琇,亢奮狀:“對,瑚兒咱們回去寫奏折去!”
崔瑚拉著崔琮,又看看被質疑的高鳳。
想想自家跟昌平公主的關係,他也乾脆一抬手拽著高鳳,“走!”
高鳳垂首看看自己被牽著的手,神色晦暗不明。
圍觀的所有人看著崔家五人離開的背影,神色複雜。有人機警的想要找先前找茬質疑之人,就發現對方不知何時早已悄然離開,尋不得蹤影。
眾人:“…………”
消息很快散開,耳聰目明的朝臣們尤其是利益相關者若有所思,而後各顯神通。
翌日,大朝會上便有官吏直接上奏陳情,免得帝王在留中不發。
“皇上,臣禮部侍郎上奏,科考乃是為國選才大事,容不得有人嬉鬨兒戲!堂堂超品國公下場科考,還攜帶四歲小兒禍亂考場。”
“皇上,臣附議!崔家假借天恩,此乃重罪!”
“皇上,科考規矩曆來需清白之身,縱崔家得您特赦,可賤籍之子參考亦也是對科考製度的褻瀆!”
“皇上……”
一聲比一聲陳詞激昂,一個角度比一個角度刁鑽。
明德帝內心點評著,橫掃出列陳情的朝臣,最後一一掃過滿朝文武,冷喝道:“諸位愛卿都說得有理,那按律封超品國公四品國子監祭酒?彆忘了,蔭庇按律四品官起。”
最後一個字,明德帝還尾音上挑了幾分。
低沉尖銳,似乎離弦利刃呼呼作響的音調縈繞在整個大殿,出列上奏的朝臣們駭然瞪圓了眼,就連自詡穩穩當當的老狐狸們也傻了眼。
這國子監祭酒乃是國子監最高的官吏,手握國子監,乃至所有官學教育的大權。
真正位卑權重的官職。
若是崔恩侯真豁出去發瘋要這個區區四品官的話,按律來說也真……也真可以要!!!
所有利益相關者頭皮一麻,不敢去賭崔恩侯的瘋勁。
畢竟崔恩侯也當眾放言考不上就直接當大興縣縣令!
掃過神色各異的朝臣,明德帝冷笑一聲:“諸位愛卿,崔恩侯帶著崔家子弟一不蔭庇為官,二踏踏實實考試。一次不行考兩次有問題?還是說諸位愛卿覺得朕刻薄寡恩,卸磨殺驢,定要朕留個罵名被後世子孫唾罵自毀城牆,容不得功臣後裔上進?”
如此一詞比一詞嚴重的質問來襲,所有朝臣齊齊跪地,三呼皇帝息怒。
武勳之首的鎮國侯跪拜之後,瞥了眼對麵的文臣,不急不緩出列:“皇上,末將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與忠武公昔年因西北和北疆換防一事有點仇恨,但我也著實不太懂,崔恩侯現在不仗著血緣不仗著嫡長子繼承製嘚吧嘚吧,仗著才華了。可末將看這些出列上奏的文臣們好像都挺提防這個大名鼎鼎的紈絝子弟。”
“因此末將就不解了。連個紈絝下場都害怕,那科舉選出來的到底什麼人才?還不如我等武將,也容得紈絝下場,畢竟紈絝沒本事上戰場就直接死了。我們用血,用命來刷出真將帥!”
此話一出,本就氛圍肅殺的大殿更添些濃重的血腥硝煙味。
一直未出列的六位閣老互相對視一眼,最後齊齊看向首輔閣老蘇華。
這鎮國侯聲聲指向篩選,可能也在揣測張貼答卷一事。
沒準背後還有帝王暗示。
蘇華:“…………”
蘇華不急不緩出列,訴說自己早已琢磨過的和稀泥大法:“微臣私以為鎮國侯說得有理。這些年科考,不提其他,便是今科微臣孫子蘇瑾毅團榜居中,便有些閒言碎語。所以微臣是於公於私都想上奏,不妨張貼考生答卷,讓天下學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刻意落重了“考生答卷”四個字,當即就有不少機警的文臣反應過來。
本朝可有兩份答卷。
若是張貼紅卷,張貼帶有考官圈點的紅卷,則說明連主考官也要一同監督。
可若是單純張貼考生的墨卷,那……那就無所謂啊。
畢竟他們選的也都是有才華的學子!
琢磨著,當即有其他文臣跟著附議:“皇上,微臣私以為蘇閣老所奏之事也有理。我也有子弟科考,與其被人指指點點,倒不如張貼答卷,讓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也免得某些寒門子弟以為大興縣縣試簡單,以為祖宗定此製度不讓官吏子弟回原籍,是蔭庇照顧官吏!”
瞧著又刷刷附議的朝臣們,明德帝掃掃文官之首,清流魁首一副有理有據還有私心的話語,跟著拍案而起:“諸位愛卿所言有理!說起來,蘇閣老孫子才華朕也是昔年考察過,想著召其入宮為伴讀才知道有真才實學。”
冷不丁聽到崔恩侯舊日身份——“伴讀”,就連自詡做好萬千準備的蘇華都忍不住一顫,小心翼翼斂聲屏息,豎耳傾聽。
下一瞬間,他就聽得自己耳畔傳來不亞於驚雷的聲音。
因為明德帝道——
“昔年,我等在上書房,那都是學文習武,日夜不休,勤耕不綴,才有文武雙全之名。整個上書房,整個皇家教育,唯一的敗筆就是崔恩侯這個伴讀,這個武帝爺讚譽的我家子侄!”
“所以眼下燃眉之急不是諸位愛卿自證自家子弟才華,而是皇家自證崔恩侯真是因為自己不開竅才文武不全!”
蘇華刹那間自覺當頭一棒,被人狠狠打了一下,腦子都有些暈眩。
這……這從未有過角度響徹耳畔,讓他控製不住心中愈發惶然害怕,害怕自己多年宦海沉浮的機警反倒成了“自作聰明”!
不光蘇華這位閣老心中開始忐忑不解,其他人尤其是心中有鬼之人更是帶著些驚愕。哪怕極力隱忍,也有些人眉眼間泄露出心中的惶然不安。
居高臨下的明德帝睥睨朝臣,不急不慌的放長線釣大魚。
對他而言隱忍蟄伏已經是習慣了。
眉頭一挑,明德帝話語帶著顯而易見的怒火,不容置喙道:“宗正寺和禮部國子監三部門協作,將上書房所用四書五經等相關典籍在省府州縣貢院公布,以證我皇家清白之名!亦也讓天下所有學子皆可抄錄成冊,研究苦讀。免得世家學子與寒門學子爭論不休,互相心生委屈怨懟!”
“另外再附上書房課程表一份,讓天下學子,尤其是某些閒言碎語說朕,甚至暗中汙蔑父皇容不得武將子弟出息,捧殺崔恩侯的人好好睜眼看看!”
“武帝朝,所有皇子,以及皇子伴讀都文武雙全,所以才互相看不上眼,龍爭虎鬥!”
“而崔恩侯的的確確乃是自己扶不上牆!”
被點名的三部門恍恍惚惚。
鎮國侯率先出聲:“吾皇聖明!”
公布不公布書籍之類他們不中,反正皇帝如此坦蕩如此直白,頗有武帝爺年輕時候鐵血英明風氣,那足以說明他們可以繼續捧著爵位富貴個三代了!!!
其他武勳見狀一怔,但瞧著鎮國侯如此積極的模樣,也跟著跪拜。
反正看皇帝看鎮國侯的樣子,對他們武將有利就行!
文臣們看著齊刷刷跪倒一片,一聲“吾皇聖明”喊得氣壯山河,似能掀翻屋簷直衝雲霄,來不及思索其他,齊齊跟著高呼。
明德帝笑笑,一字一字,鏗鏘有力,帶著氣吞山河的傲然:“朕要讓天下人知道我上書房的教育!”
“我上書房的威名不容崔恩侯這個縣試都落地的伴讀誣蔑!”
滿朝文武聞言:“…………”
皇帝好像依舊仇視崔恩侯,但是……但總覺哪裡又怪怪的?
下朝後,不少人暗戳戳湊在一起交流分析帝王今日之舉,結果分析來回各有道理,隻能感慨一句“伴君如伴虎”,便說不出其他話來。
蘇華應對了一天的試探交流,剛下衙回家想喝口水,豈料便聽得管家來報親家公親自登門來賀蘇瑾毅團榜第一的消息,克製不住揪斷了一根胡須。
他的親家公,東問書院副山長尹框。
未弱冠便蟾宮折桂,但他卻是辭官掛印,遊山玩水走遍三川五嶽。撰寫《遊記》後又寫《土儀特產》,訴說著民生風俗。
後應東問書院邀請,被聘為夫子。
擔任夫子二十年,桃李滿天下,端得是大儒風範。
且膝下唯有一女!!!
像他這種俗人,有兒有女有家族,圖個子孫富貴,卷入些是是非非倒也算理所當然。可尹框向來淡泊名利,推崇耕讀傳家……
蘇閣老頗為不解,卻也是含笑走向大堂,看向端坐的尹框。
對方今年不過四十五,正春秋鼎盛之期,帶著歲月積澱的沉穩。一身青衣,隻木簪子束發,還頗有些顏回安貧樂道的架勢,也透著些質樸氣息。
“親家公,久等了。”蘇華含笑作揖。
“閣老您可打趣我了。”尹框側身避開蘇華的行禮,言簡意賅,直奔重點:“我今日也是為瑾毅這混小子來。這回團榜第一,我總有些擔憂。”
冷不丁聽得人如此單刀直入,向來說話拐個彎的蘇華難得呆愣了一瞬,“這……這有何擔憂?瑾毅的實力還是有的,去歲已經壓著不讓他下場了。”
瞧著似乎要打官腔的蘇華,尹框笑得意味深長:“那我還是我這個東問書院副山長消息靈通一些了。蘇閣老您想張貼什麼答卷,是朱卷還是紅卷?”
聽得如此直戳要害的話語,蘇華麵不改色,“榮國公就算上奏張貼答卷,他可能想得沒那麼深遠。”
張貼紅卷乃是蛇打七寸,真正能保證公平,威懾某些暗中“取士”操作。
聞言,尹框話語重了幾分:“我原配早逝,膝下唯有一女。這女兒又許了你家,豁出命才得了兩個孩子。”
“對他們我自當小心謹慎的。還望蘇閣老您也小心些,莫要卷入這些是是非非鬥爭中。”
“親家公這是自然。”蘇華笑著應下:“書院內若有些風言風語,也望親家公您小心謹慎。”
“瑾毅性情跳脫,不如您親自教他下棋穩穩心性。”
冷不丁聽到這話,尹框神色帶著些狐疑看向以保守穩妥為名的閣老:“由我帶到東問書院,就不怕他被院長收為弟子?”
“他本就是東問書院岑老夫子的曾外孫,副山長的外孫。光憑血脈就已經離不開東問書院一詞了。”蘇閣老說著垂首遮掩住雙眸閃過的一絲悔意。
昔年為了坐穩官位,他這個毫無背景的農家二代就得借著東問書院紮根。原以為學院派沒有血緣紐帶,乾淨純粹些。可深入了解了,才徹底明白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道理。
東問書院目前有兩派。
一派自然是負責認真教學夫子以及純粹求學的學生。畢竟好名聲需要真材實料。另外一派自然是書院暗中滲透,想要把控文臣,左右朝廷局勢的幕僚派。
幕僚派以院長為首。
這幫人也不是為了謀朝篡位自己當皇帝,隻是想構建自己心目中的河清海晏,輔佐自己認可的明君。就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般,以智安天下謀天下!
為了彰顯自己的才智,他們敢以天下百姓為棋,甚至敢以皇帝為棋,左右朝政。為此拿捏某些聰慧子弟,各種設圈下套,手段層出不窮。
客觀來說把蘇瑾毅送到東問書院,有些羊入虎口之舉。
但卻也是目前蘇家保存些實力最好的辦法。
因為閣老有閱奏折,暗中攔截奏折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