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並沒有立即點評或者回答方孝孺提出的意見,而是扭頭又看向了宋濂。
“宋濂,你又是怎麼想的?”
稍微思索了片刻,宋濂認真回應道。
“回攝政王殿下的話,老臣以為,倒不必立即全大明境內進行推廣實施,我們可以找一到兩個試點縣城,進行試點嘗試,倘若效果出色,再緩緩推廣不遲。”
不得不說,宋濂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保守,但實際上卻是當下最為可行的方案。
既有妥協的地方,也有堅持的地方。
主打的就是一個互相製衡,保證兩邊都不得罪,並且還能夠把事情給辦成了。
不得不說,宋濂的肚子裡,還是有些東西的。
“楊憲,你是怎麼想的?”
“啟稟攝政王殿下,老臣以為,興辦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楊憲的臉上寫滿了認真之色。
“這對我大明而言,簡直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天大好事!唯一有些尷尬的,便是這用錢方麵了。”
“老臣以為,既然國庫空虛,那何不讓地方財政向社會富商、富農們募集資金,以此修築校舍。”
楊憲的這個想法很有獨創性,並且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相當具有可行性的!
但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倘若當真是向社會富商、富農們募集資金,那麼學堂的公立屬性將會蕩然無存!
甚至更嚴重的,會有極大的可能直接淪為了這些富商、富農子女們求學、求士的一條捷徑!
要真變成這樣的話,那自然是違背了攝政王殿下的初心。
所以,這個做法也不能考慮。
等到朱柏將目光轉向劉伯溫的時候,後者主動向他搖了搖頭:“殿下,老臣並無更加新奇的想法,隻是覺得推廣教育,將會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容易被勞苦大眾所明白、接受。”
這席話,算是說進了朱柏的心坎裡。
的確,因為眼界的限製,所以大明百姓們,自然是沒有辦法領會朱柏的用心良苦。
他們隻能看到眼前乃至手上的利益,根本沒有辦法去考慮更加長遠的問題。
而這也導致了他們的生活為什麼會如此辛苦!
不學習,如何進步?
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隻能耕地、放羊,那又如何能夠實現階級的躍遷,如何實現財富的自由?
可以說,在大明帝國那種封建王朝之中,當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因為隻有讀書,才有機會能夠逆天改命,從而實現階層躍遷。
否則,就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在田間地頭忙碌一輩子。
朱柏從書桌上,取出兩份剛撰寫好的冊子。
“你們先看看,看完再說。”
眾人好奇,接過了這兩份冊子。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