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十年計劃,李青鬆首先改變的是現在的供電模式。
現在的供電模式,是哪裡需要電的,電不夠用,就專門造一台發電機出來為其供電。
但這種模式效率很低,不好協調,浪費較大。
於是李青鬆便從底層對其進行了改革。
他生產出了一些電線,將各用電端和供電端全部連接了起來。
如此,一個初始簡陋版的“電網”便形成了。
從此刻開始,發電機隻需要向電網供電即可,高爐、工廠、種植基地隻需要向電網取電即可。
而李青鬆隻需要監控電網電壓,依據其變化隨時調高或者調低發電機的出力即可。
這樣做的好處還有一個,那便是可以極為方便的擴展,隨時可以接入新的發電機,也隨時可以接入新的用電設備,如此便為後續擴展留出了餘量。
現有的三台發電機被他全部集中到了能源工業區,從此,那輛拖拉機隻向這裡運送氧礦和托林礦即可,無需再跑來跑去。
那座高爐則被移動到了冶金工業區。未來,這裡還會有更多的高爐建造,可以冶煉更多種礦產。
礦產也無需再分頭運送,隻需要向冶金工業區運送即可。
金屬加工工業同樣如此。那些機器全都被集中到了一起,冶金工業區生產出的金屬同樣可以集中運送到這裡。
除此之外還有化工工業區,當然,此刻這裡還空無一物。
以及剛剛有了點雛形的玻璃製品工業區,等等。
搭建這個框架用去了李青鬆一個多月的時間。
此刻,看著仍舊簡陋,仍舊隻有大貓小貓兩三隻的這些工業設施,李青鬆心中卻有了一種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感覺。
因為他知道,自己接下來所需要做的隻剩下不斷的填充此刻這幅“骨架”。隻要自己不斷的填充下去,它總歸會豐滿起來,進而由量變產生質變。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李青鬆製造了第二和第三輛拖拉機,製造了更大一個型號的發電機,且首次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了這條峽穀之外。
在那處距離最近的露天鐵礦那裡,李青鬆首次安排了一名常駐人員,固定呆在那裡采集礦產並裝在車鬥裡。
等拖拉機來了後,直接放下空鬥,將滿載的車鬥拉走即可。
這一年,他麾下的人口數量也提升到了47人。
第二年時候,李青鬆麾下的金屬加工廠數量提升到了16座,能生產更多類型的零件,且精度更高。
同時,第一座化工廠誕生。在這裡,李青鬆開始配置一些簡單的化工原料,譬如三酸兩堿之類。
當然,一開始時候,設備簡陋,產量很低,且大部分依賴手工作業。
但沒關係,後續慢慢迭代就是。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到了第六年開年時候,李青鬆麾下人口提升到了87人,二號種植基地首次具備了全功率開啟的能力。
不過現階段他當然不會這麼做。
生產那麼多糧食乾嘛,又吃不完,不如將人口投入到工業發展中去。
第七年時候,第一例死亡案例出現。
一名克隆體輻射病發病,治療無效後被李青鬆銷毀。於是他麾下的人口首次出現了下降,從97人變成了96人。
同年,又有一名克隆體遭遇冶金爐故障,不幸死亡,人口再度減少一人。
再之後,第一座鋼鐵結構的全封閉廠房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