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這效率高到了極致,時刻都有70萬名克隆體保持全力以赴工作的狀態之下,距離洛神星地表約50公裡處,那座龐大的太空實驗室終於漸漸現出了端倪。
它整體上來看像是一根棍子穿過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直徑不一的圓環形狀,總長度達到了16公裡。
中間那根中軸的直徑達到了50米左右,內部全部都是分割成一個一個的,或大或小的實驗室。
各種各樣的試驗器械便分彆放置在了這些實驗室之中。
它身上的那些圓環則保持著不同的轉速,並通過不同的轉速,營造出了或大或小的重力。
最低重力可以達到地球的千分之一,比洛神星還遠遠不如。重力最高則可以達到地球的兩倍。
重力大小俱都可以方便的調整,以適配不同的實驗環境要求。
它內部還有著可供數千人休息的休息區,忙碌完了一天工作的克隆體們可以方便的在這裡休息,等休息完了,同樣能方便的趕往工作崗位,接替同事們的工作。
時刻維持工作狀態的科研克隆體的數量則達到了一萬人。並且,每時每刻都有至少一萬人在進行科研任務,研究著各個學科的科技。
為這座龐大實驗室供電的,是五台巨大的發電機組。
它們的總裝機容量達到了30萬千瓦,平均每天可以發電約720萬度,相應的,它平均每天便需要消耗約2500噸甲烷或者托林,以及七八百噸氧氣。
算上其餘的實驗耗材、人員消耗、器械物資補充之類,平均每天,李青鬆便需要向它輸送近4000噸各式物資,需要約600艘飛船日夜不停地往返洛神星地表與太空。
單單為這艘飛船提供補給,所需要的工程力量便占據了李青鬆相當一部分意識鏈接份額。
總的算起來,彆看這僅僅隻是一艘長度一千多米的實驗室而已,但整體資源消耗量,比李青鬆十座基地加起來都多!
但就算投入如此巨大,李青鬆都仍舊毫不猶豫的將它造了出來。
此刻,這座空間實驗室的建造終於完成。且後續後勤補給方麵也都形成了流程,無需再額外調整。
各種實驗裝備、器械,以及承擔科研任務的一萬多名克隆體也已經駐紮到了裡麵。
終於到了它開始正常運轉的時候。
於是,涉及到十幾個大的學科分類的總計數千個試驗以及研究同步開啟。
僅僅半個月時間而已,第一項技術突破便已經出現。
那是一種特殊的金屬材料配方。
在無重力的環境之中,各種不同的原子可以按照某種特殊規律排列,並由提升了巨大的硬度和韌性。
“這種材料適合充當飛船外殼,能在極大減輕重量的同時,還確保足夠的防護力。”
在這之後,是第二項突破。
一種全新的光刻蝕刻技術。
采取對應的光刻膠和蝕刻技術後,李青鬆可以製造出製程在10微米左右的芯片,相比起現有的芯片製造技術,芯片的性能至少提升150以上,功耗卻可以再度降低30以上!
再之後,是第三項技術突破。
全新的飛船姿態控製器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