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張良這邊開始說了一番今日和陸煊交談的經過,以及陸煊給出的方法,眾人這才清楚,為何陛下要讓他們商討出一個官職來給韓信。
可這時,周勃卻開口道:“陛下,我覺得不可如此輕易相信陸煊的話。”
“他雖失明,可卻有野心;即使我們依舊沒有明確告知他身處於漢朝,可陸煊已經能猜測到,若是陸煊對韓信有著偏見,想借此處理掉韓信呢?”
陳平這麼一問,劉邦忍不住大笑,他反問道:
“朕問你,韓信是否已有反兆?”
“韓信是否擁兵自重,楚國是否兵強馬壯?”
“各地異姓諸侯王不安分,若韓信圖謀不軌呢?”
“陸煊說給出的方法,無論其到底是心裡怎麼想的,現在在我們這裡看來,是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你們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提出來,若是比陸煊的更好,朕就用你們的方法。”
劉邦話語並沒有說的很絕,但他心中清楚周勃之所以問這種話,心中想的是什麼。
無非是依舊不相信陸煊是個後世人罷了。
間接性的,不相信陸煊所說的話。
也能理解,畢竟周勃還沒有和陸煊接觸過。
周勃聞言,沉默了。
劉邦見無人異議,繼續道:“商討出個官職吧,看給韓信到底何官合適?既能讓韓信願意來長安為官,又能讓韓信主動放棄楚國王位。”
張良、蕭何、周勃、陳平四人麵麵相覷。
這是個難題。
當今漢朝,皇帝至高無上。
其下,乃是同姓王。
接著就是異姓王。
同姓王和異姓王還有所不同,通常來說同姓王都是皇室成員,本身在軍隊中或者朝堂上並沒有威望,因此不用擔心什麼。
而異姓王,都是跟隨陛下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或者是在楚漢之際擁兵一方的諸侯王,最後無奈於大勢不得不投降於漢朝罷了。
異姓王,相當於在本地諸侯國內擁有皇帝權力了。
誰願意拋棄諸侯王位,進入朝廷中當官?
哪怕這個官,很高。
“相國,這個官職如何?此為文官之首。”蕭何建議道。
然後,蕭何又繼續說著,“昔日,臣與眾僚商議過,我漢朝時期的相國規格,相國可為金印紫綬,俸祿為一品重臣,有功者甚至可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同時總領百官與行政事務,對文武百官具有監督考課之權和賞罰權,必要時刻可以先斬後奏。”
“陛下是王朝最高決策者,而我朝政策的製定也需要相國的協助,一般情況下,相國可以獨自決策;同時擁有立法權力,雖然陛下掌握法律以及一切其他典章製度的廢立大權,但相國也對法律製度的製定以及其他典章製度的廢立提供參考意見,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力,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對一般製度視事件的輕重緩急而隨時奏請廢立。”
蕭何剛提出這個建議,張良就立刻打斷了他的話,“相國之職,不可。”
“酂侯的想法雖然不錯,可但是忽略了一件事情,秦朝有太尉一職,但之前商議官僚體係時,已經決定太尉之職由相國兼任,太尉擁有舉薦軍事長官之權,還有征兵之權和征戰之權。”
“這就和陸煊給我們提出的建議相悖了,讓韓信入朝為官,就是為了讓他失去楚國軍權、同時與武將為敵,到時韓信擔任相國,又兼任太尉,豈不是同樣擁有軍權?”
“我們也不能到時讓韓信不兼任太尉了,這樣豈不是明麵讓所有人知曉,喚韓信入長安,就是為了讓他失去軍權?”
“相國之職,不可給予韓信。”
“那禦史大夫如何?”周勃想了想道。
“韓信又豈能看得上禦史大夫這個職?到時韓信再言陛下羞辱其,韓信豈不是有了起兵謀反的理由?”張良再次否決。
“那沒有適合的官職了,相國、太尉、禦史大夫都不行,那麼比這三官低的官職,韓信又看不上;比這三官高的官職,隻有同姓王和異姓王,而這二王都有擁兵權力。”
“難辦!”
眾人皺起眉頭。
其實若是他們多用一些時間,比如花費一兩個月、兩三個月去想,憑借著這些人的智慧,也是能想出一道合適官職的。
可,時間不等人。
用了這些時間去處理韓信之事,那其他事情呢?陸煊就隻有三個月的活命時間啊!
劉邦看著眾人的商討,麵色平靜,心中卻感到煩躁,他的這些智囊們一時半刻也想不出好的官職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覺得不如去問問陸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