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好奇宋真宗趙恒的臉皮怎麼這麼厚,怎麼有臉去泰山封禪的。
北宋。
看到趙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趙匡胤整個人呆在原地,如遭雷擊。
此刻他心頭大亂,不能接受這個現實。
趙恒是弟弟趙光義的兒子,現在趙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這豈不是說第二位皇帝是趙光義嗎?
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不,這一定不可能,這其中肯定有問題。
他自己有兒子,怎麼會把皇位傳給趙光義呢!
後麵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導致皇位落到趙光義手中。
在大宋王朝建立之初,他確實有把皇位傳給趙光義的想法。
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局勢不穩定,為了宋朝大局考慮,他不得不把趙光義選為大宋的繼承者。
在大宋建國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短短五十年就換了20個皇帝。
皇帝之所以換這麼勤,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選好接班人,接班人要麼太小,要麼太弱,導致皇位被奪,改朝換代。
而他的大宋剛剛建立,不管是外部局勢,還是內部局勢,都不安穩。
為了找一個有能力,鎮得住場子的接班人,他把目光投向自己的親人。
而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年紀小,一個能力不足。
所以為了國家大局考慮,避免改朝換代的事情發生在趙宋身上,他把年富力強,能力出眾的趙光義選為接班人,這樣的局麵隻是建國初期迫於無奈的結果。
但是,隨著大宋江山越來越穩固,當他已經能完全坐穩江山,通過杯酒釋兵權解決禁軍將領可能造成的威脅,江山已經安安穩穩,不會輕易失去的時候,他的心思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既然江山已經如此穩定了,那麼就不需要趙光義了,就算把江山傳給兒子也沒什麼問題,不會出現大的動亂。
除了大宋江山穩定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讓他想要改換接班人。
那就是趙光義在擔任開封府尹的時候,大肆培植勢力,每次出行前呼後擁,那場麵比他出行都不遑多讓。
所以,他不想再把皇位傳給趙光義,還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放心。
為了把皇位順利傳給兒子,他做了兩方麵的安排。
一是慢慢削弱趙光義的勢力,另一個就是慢慢培養兒子。
削弱趙光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畢竟趙光義跟著他打下這片江山,在軍中還是有一些威望的。
而且之前把趙光義選做接班人時,就把開封府尹的位置給了趙光義。
大宋的都城就是開封,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就相當於儲君的待遇。
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這麼多年,已經培植了不少屬於自己的勢力。
因此,此時的趙光義已經慢慢做大,需要花費時間一步一步削弱。
當時按照他的預想,最終是完全可以把皇位安安穩穩的交到兒子手中。
可現在後世人告訴他,趙光義成了大宋第二位皇帝。
看來後麵肯定是出了什麼大事,才導致皇位落到趙光義手中。
難不成是趙光義學李世民弑兄嗎?
他越想越覺得可能。
畢竟除了趙光義造反,他實在想不到皇位怎麼到了趙光義的手裡。
此刻他的心中思緒萬千,迅速思考對策。
趙光義肯定是要除掉的,他要把皇位順順利利傳給自己的兒子。
不過趙光義已經做大,想要除掉還需要花費一些心思。
但他不著急,既然已經知道趙光義造反,隻要多加提防,再慢慢對付就行。
他還是非常有自信可以除掉趙光義的。
直到這個時候,他總算明白過來,為什麼大宋後麵的皇帝那麼窩囊,一點都不像他。
原來都是趙光義的種,怪不得沒有他一丁點的勇猛。
看到大宋後麵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更加堅定了他要除掉趙光義的決心。
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可不想被窩囊廢糟蹋成這樣。
宋真宗趙恒:朕就知道會這樣,如果鋪天蓋地的一片罵聲。
在天幕說到泰山封禪的六位帝王時,他就已經預料到後世人又要嘲諷自己,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反正他已經看出來了,後世人隻要說到大宋,就少不了對他的辱罵諷刺。
此刻他的心很累,深深的歎了口氣,後世人根本就不懂他。
大宋和遼國長達25年的戰爭,讓大宋多少將士死去,給大宋帶來了多麼沉重的災難。
他也是為了大宋的和平穩定才和遼國簽訂檀淵之盟的。
他為了大宋百姓和平安寧,和遼國結為兄弟之國怎麼了?後世人至於這麼辱罵他嗎?
他不過每年給遼國一些金銀,就可以給大宋帶來和平,這麼好的買賣為什麼不做?
和每年與遼國大戰所花費的軍費相比,這些金銀簡直不值一提。
花費不足軍費百分之一的金銀就可以給大宋帶來和平,他如此大的功績去泰山封禪理所應當。
事實證明,簽訂檀淵之盟後,大宋和遼國就再也沒有打仗了。
他給大宋帶來和平,給天下百姓帶來安寧,難道不好嗎?
就因為他簽訂檀淵之盟,沒有和遼國硬剛,後世人就對他大加嘲諷,他對此非常不滿。
在他看來,後世人就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痛。
打仗是要死很多人的,他大宋的好男兒死再多不心疼是吧!
他相信要是把那些嘲諷他簽訂檀淵之盟的後世人拉去和遼國打仗,保證那些後世人跪求他去和遼國簽訂檀淵之盟。
他和遼國簽訂檀淵之盟,他大宋的百姓都沒有抱怨,哪裡輪得到後世人多加指責。
想到這裡,他已經可以心如止水的麵對後世人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