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德年間,光是在一個北京城,有名可數的寺院,就已經有八百一十多所。
那不成規模的小寺廟又有多少呢?
這裡我們可以類比一下。
按照《金陵梵刹誌》的記載,明朝的時候南京有寺院有一百八十所。當然這個數字並不完整,因為在其他史料上,又對出來二十多所不重名的。我們就按二百來算。
又有《金陵梵刹誌》上所說,“最小不入誌者百餘。”
也就是說,南京城裡小戶型寺廟的比例,大概是有名有姓的一半左右。
這麼換算一下,整個北京城的無名小廟,就有四百座以上。
一個至少有一千二百所寺廟的京都,不要說陳頭鐵了,恐怕就算把僧錄司和道錄司的主官叫來,都得懵逼。
裴元聽完陳頭鐵的話,喃喃輕聲道,“所以說,張容為何要我遠去智化寺呢?”
裴元仔細琢磨著剛才的事情,心中反複的揣摩著。
韓千戶讓裴元就近找個有砧基道人的寺廟取銀,這本是一樁無所謂的小事。
錦衣衛都指揮僉事張容憑空插手,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莫非那韓千戶久在南京,張容以為她對京城的寺廟並不熟悉,所以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做點什麼?
也對。
這京城有上千寺廟,韓千戶一個南京的官兒,自然不懂這裡麵的門道。
裴元慢慢走著。
不一會兒,那個將裴元接入北鎮撫司的胖武官,在巷尾轉角處出現了。
他臉上沒有笑容,淡淡的吩咐道,“咱們今天就算認識認識。”
說完,丟過來一小塊銀子,沉聲道。
“我叫孫博。”
沒頭沒尾的說完這句,那胖武官就轉身離去。
裴元捏著手中的銀子,第一次覺得這玩意兒還有燙手的時候。
陳頭鐵跟上來,驚疑不定的問道,“大人,這是乾嘛來的?”
裴元搖頭。
隨後才低聲道,“不該問的彆問,你跟我走一趟智化寺。”
“智化寺啊。”陳頭鐵咂了咂嘴,“那可不是什麼光彩地方。”
智化寺算是北京城中頗有名的一座寺院,占地兩頃有餘。寺裡有大殿、配殿、鐘鼓樓、大悲堂,還有禪房數百間,規模不遜北京孔廟。
這裡原本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的家廟,土木堡之變後王振被抄家滅族,但因智化寺乃是英宗敕建,所以得以保留。
後來英宗複辟,又在智化寺中為王振修造了英烈祠堂。
百姓們厭惡王振誤國,導致智化寺也受牽累,香火一直不盛。
不過王振雖說下場不太好,但因為王振是大明宦官專權第一人,不少很有上進心的太監,出宮之後都會偷偷來拜一拜。
裴元想著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一邊猜測著張容的意圖,一邊向智化寺行去。
有的時候,知道一些秘密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
真正糟糕的是,彆人以為你知道了,你卻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