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89章極品好刀
陽光普照,春意漸濃。
昨兒,李雲裳和王山河在老家待舒坦後,結伴返京,大半夜到的,這會兩人都在娘娘廟的四合院裡,呼呼大睡。
李建昆本打算去趟龍牌刀具廠,想想後,索性等倆貨起床,照個麵再說。
昨晚人困馬乏,也沒怎麼嘮。
他搬張馬紮,坐在小院裡朝陽灑下的地方,捧著郵遞員剛扔進來的一卷子熱乎報紙,攤開,瀏覽著感興趣的內容。
“投機倒把,三產,停薪留職……”
李建昆長歎口氣,如今報紙上的大標題,幾乎脫不開這三個內容。
經濟形勢十分嚴峻。
私營買賣不好做。工廠養不活太多職工,三產運動治標不治本,回避了廠子效益不行的核心問題,去從外部尋求解決辦法,又能安置多少職工呢?
停薪留職正是這一問題的延伸,實在迫於無奈,隻好鼓勵有路子的職工下海,以此解決工廠職工冗餘,緩解經濟壓力。
李建昆還準備說點什麼的時候,院外有人喊門,小黃嗖嗖跑過去,嗅一鼻子沒反應,顯然是熟人。
李雲裳會心一笑,“我好點,我從小酒館回來才幾步路?”
“幾乎全改了,先是鍛造,和平刀具廠那邊是人工配合機械,燒紅的鐵塊從熔爐裡取出,先用重壓機床壓成鐵片,然後師傅再捶打鍛造、定形。
李建昆不得不留個心思。雙橋老流氓以往主要在二環裡活動。
李建昆起身,把報紙遞過去,李雲裳看罷後,柳眉微蹙,“嘖!我回頭跟紅衣她們幾個姑娘說一聲,晚上回去確實要多注意。”
謔!
皮開肉綻。
這個觀點李建昆是讚同的。
以這年頭的工業基礎,國內任何刀具廠都無法實現流水線作業。
“不!鋼塊。”
李雲裳不懂其他,戳在旁邊撓撓頭問:“那這樣造一把刀要多久啊?”
解友明前日已經“出關”,第一件事就是實驗鑄刀,更改了許多工藝流程,繁瑣是繁瑣些,但他拍著胸口保證,質量會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要知道,他媳婦兒和姐姐現在可全在海澱,還都是一等一的美女。
清脆連貫的捶打聲,十分有節奏。
恰好當下人工最不值錢。
謔!
一聽這話,小夥揚起鐵榔頭,賣力砸下。
他偶在一些文獻中留意到過這類“青光”的描述,不過描述的對象都為刀劍。
李雲裳大驚失色,忙抓過弟弟的手打量,心驚不已道:“這什麼刀啊,這麼鋒利?!”
頓起龍吟之聲,飄忽一會才散儘。
鑄造組和拋光組的工人,叫苦不迭。
要是沒包幾層報紙,直接抓上去,手指頭不是沒了?
林敬民慢慢拆開報紙,隻見裡頭靜靜躺著一把西式切菜刀,與眾不同的是,通體青光照人。
兩人遂踱步走近,與忙碌的解友明打聲招呼後,不再多言。
好家夥!
第(1/3)頁
第(2/3)頁
李建昆瞪眼望著,這是包了多少層啊?
“小心!”
“噠噠……”
說著,伸手指向鬨情緒的打鐵小夥,道:“像這些勞動強度大的師傅,優先管夠。”
“什麼呀?”
有些身強力壯的職工,甚至在琢磨著,看能不能申請加入鍛造組或拋光組。
再繁瑣不還是人工?
他用過後世工業化生產的菜刀,不吹不黑地講,那些動輒上千元的所謂高檔刀具,都不敢跟和平刀具廠那種三四十的菜刀硬碰,保管一碰一個缺。
他說著,指向八仙桌上的切菜刀,“才磨出這種青光。”
解友明正在教導職工適應新的生產流程。
“最麻煩的是最後的拋光,你猜他非要用什麼拋?”
老林清清嗓子道:“全做了。”
“就是說嘛!”林敬民大腿一拍,看向李建昆道,“太磨人了,工人都鬨出情緒。”
“總工,我真沒勁了,以前沒這麼打過呀。”鑄造組的一個小夥子,側過頭,苦著臉說,滿頭大汗。
1號車間裡,金屬碰撞聲,摩擦聲,不絕於耳。
要知道,這是1981年,城市居民和工人,每月僅有0.5斤肉票,饒是春節期間,也隻供應一兩斤。
近乎寶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