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富裕的家庭為了孩子考慮,會讓孩子開蒙,學習識字數數,以便將來生計打算。若是家中有餘財,孩子是讀書的材料,就會讓孩子進學,拜師,進學院,學習四書五經,以求科舉之路。那去海外求學西學呢?花費高昂,不僅要家庭富裕,還要有見識,因為西學可不能科舉考官,來學成歸國,能有工作嗎?有出路嗎?此時儒學還是正統意識形態,聖人學說,西學不過是蠻夷的學問,地位相當於現在疫情後的美分言論。
到了京城又有4人前去投靠親友,留下地址後彆拜彆而去,剩下三人張克,李國道,蘇進租下相鄰的房子,安頓下來,沒有可以直接投靠的親友,但親朋的親朋,鄉誼還是有的,前去拜訪走動,探聽消息也是應有之事。
轉日過去,待訪友歸來後,三人碰麵,互通消息,畢竟之前遠在日本通訊不便,很多都是大概消息,而不知細節。此時才知原來和日本開戰,一直分為兩派,求和、求戰的都有。皇上主戰,結果海軍全軍覆沒,陸軍在朝鮮也敗了。正逢科舉考試,有一個叫康有為的舉子領頭帶著一千多舉子們發起了公車上書,上書內容大概分為4條,拒和,遷都,強兵變法。
在張克看來:
拒和,就不用賠錢,也代表沒有認輸。大國打小國,自古以來如果兵弱,就是打持久戰,消耗戰,直到小國民疲國亡,或者稱臣而降。賠錢不過是資敵,遲早還要打。
遷都,定是擔憂,海軍全滅後,海疆已然無防,日軍直接天津登錄,兵臨北京。說句謀逆的話,大清入主中原靠的是武力為根基,小族治大國,滿漢有彆,中間互有提防,如果政局不穩,就有亡國之禍,所以才著急求和。自太平天國後中央就不大控製的住南方,李鴻章在中央就有點政治妥協的感覺。
強兵,陸軍在朝鮮戰敗了,如果將來敵人從天津登陸直擊北京,陸軍再敗,如何是好?
變法,這次輸給日本,說明了隻有學習西法才有出路,才能強國。這是根本。
西學領袖北有李鴻章南有張之洞。位高權重,實行洋務,學西學的,如果走官方的路數,有門路定該去走走門路。
還有就是聽說康有為,在北京開設報紙,宣揚西學,大組學社,有些聲勢,本來想前去拜訪,卻聽說康有為南下去了。
急切無用,隻能各處投帖,訪友,交友,熟悉北京,聽長者勸導,補補拉下的國學底子,各種亂七八糟的規矩,明的暗的,好不令人厭煩,又是無奈。
想三人,都自視英才,歸國想做些事去,卻如同身在泥垢,寸步難行,整日裡空談,賠笑,雞同鴨講,出去交友拜訪,自是要展現才學,才有可能被人看中,被人拿去用,證明有用,才算有了立足之地,做的好,有名聲,再轉進。張克還好些,畢竟曆練過,李國道和蘇進畢竟年輕,沒少和人嗆起來,清朝是個幾百年的王朝,傳統也是千年之久,一些經驗,規矩被世事檢驗,奉為金科。這些傳統根植於每個角落,每件事。西學出發點不同,或有共通之處,不同之彆,也是不勝列舉。論起來誰都說服不了對方,難免不合。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