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再怎麼鬨騰,在周人眼裡看來,也不過是一家人的鬨劇。
本雅失裡是阿祿台支持的大汗。
而馬哈木支持的脫脫木花,乃是本雅失裡的兒子。
馬哈木以阿祿台挾持本雅失裡為由,重立大汗,是想一統草原諸部。
但本雅失裡與阿祿台都不想將權力交給馬哈木。
子篡父位,父與子爭,父子二人背後都站著草原諸部的兩位權力最大的首領。
可以預料的是,無論周人選擇幫扶哪一方,另外一方必敗無疑。
“阿祿台以北元名義號召草原諸部,打著恢複北元的旗幟,無時無刻不想南侵。”
“這馬哈木雖有一統草原的雄心,重立大汗,但總歸沒有打著恢複北元的旗號。”
“依末將來看,不如就坐山觀虎鬥。”
顯然,王子騰並不讚同出兵援助阿祿台。
嬴淵深知,在前世曆史上,瓦剌首領馬哈木頗為善變。
在他未立脫脫不花為汗之前,曾殺了本雅失裡,立了忽必烈之弟阿裡不哥後裔答裡巴為可汗。
後來,答裡巴死於征戰。
馬哈木與明廷交好,借明廷之力,將阿祿台徹底擊敗,才立了脫脫不花為可汗。
此後,馬哈木一統草原諸部,開始頻繁南侵。
至於阿祿台經過河套一役,阿祿台威望跌入穀底,已無力號召草原諸部,對大周的威脅也是最低。
倘若阿祿台被馬哈木滅了,那麼,馬哈木的壯大將成必然。
嬴淵將自己的想法說出。
胡永忠眼神裡閃過一瞬驚訝。
他本以為,嬴淵是有些練兵的才能,可沒想到,他對於邊外形勢,了解的也這般透徹。
“陛下,嬴將軍所言不錯。”
“馬哈木有弑主之心,頗為善變,若坐視他吞並草原諸部,對我大周來說,將是極大隱患。”
按理說,胡永忠身為上皇一黨的人,定是要否決嬴淵的建議。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甚至,就連汪朝宗、茹瑺等人,都覺得嬴淵建議極好。
就連姬長也沒有多想什麼,下意識點頭道:
“既然要援阿祿台,該派多少人去援?用何人為帥?”
聽到這裡,略感困惑的嬴淵才明白。
雖說派係不同。
但真要到涉及家國社稷層麵的大事,任何個人與派係之間的爭執,都要先為‘家國’讓路。
這是他們坐在這個位置上,必須要做,也是必須要奉行的底線。
一致對外。
汪朝宗道:“若派兵援之,對我大周來說,隻怕會有損失。”
茹瑺附和道:“我大周將士並不熟悉關外地勢,派兵一事,還需慎重,臣議,援阿祿台輜重、兵器等,並下明旨詔馬哈木部撤兵。”
胡永忠道:“馬哈木若不撤兵,屆時,我大周占據名義,再派兵去征,也不遲矣。”
汪朝宗又道:“就算是援輜重,也不能白白援助,要趁機讓阿祿台部俯首稱臣,奉我大周為天朝上邦,讓北元殘旗,徹底消失在草原。”
姬長點了點頭,又看向嬴、王二人,“你們可還有其他建議?”
嬴淵率先開口道:“臣認為,三位大臣所言極是,先援輜重,若阿祿台仍不濟事,再派兵伐之。”
王子騰點頭道:“陛下,阿祿台在草原諸部經營多年,就算不敵馬哈木,最次也能與之僵持,這對我天朝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
派兵去援的代價太大,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戰爭的淤泥裡不可自拔,屆時,國內經濟、民生,都將受到重創。
這是大周最不願看到的一種結果。
姬長決斷道:“既如此,擇日,命兵、工二部,備輜重器械,北上,援阿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