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泰四年,春。
在陳澤熙接受了陳氏之後,三個朝廷的封賞接二連三的到來。
仿佛是為了印證自己才是正統一樣。
長安方麵,大漢天子劉民追封陳朱樓為“鎮國王”,加封當代陳氏家主陳澤熙為“文安王”,加封當代陳氏嫡長,也是陳朱樓的兒子為“安國王”。
這是陳氏曆史中第二次有雙王並立。
而琅琊方麵的加封大差不差,隻是劉協顯然比劉民更加會“來事兒”,他不僅加封陳朱樓為“鎮國王”,更是追授“太師”之位,列入文武廟。
自此之後,陳朱樓成為了第一個同時進入文武雙廟的人,但卻不是最後一個。
後世的曆代君王都對陳氏的先祖以及當代的陳氏家主進行過追封,進入文武雙廟這種事情更是如同吃飯一樣隨意好簡單——當然,這僅限於對陳氏的時候。
麵對其他世家、其他功臣的時候,這些人下手一個比一個狠辣。
至於大虞方麵,則更加有意思。
張角追封陳朱樓為大虞的“鎮國王”、“帝師”、“元天師”、追封為“大羅天玄妙鎮國真君”,在太平道所供奉的神靈當中名列第五。
這是僅次於至高領袖以及三清的存在,與四禦並肩,甚至在五老之上。
對當代的陳氏家主也多有加封,自然也沒有忘記陳朱樓的嫡長子“陳無為”。
這一年在接二連三的加封過過去了,而這一年的年末則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西域諸多國家似乎有些無法忍耐了。
他們在通過“絲綢之路”見到了如今動蕩的中原之後,似乎終於生出了一些“無畏之心”,開始變得興奮、激動起來。
他們想要找回先祖的榮光。
天泰四年,秋。
西域諸國聯合起來,形成了聯軍,他們想要拿回早已經消失了多年的“自由”。
而在劉備等諸多勢力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西涼、官渡陳氏突然“聯動”了,陳澤熙披甲親自上陣,西涼董仲穎出兵為副將,以“呂布”為先鋒,攻伐西域諸國。
這一場戰事的結果來的比想象中的更加迅速。
僅僅是七個月的時間,西域諸國聯盟便直接潰散了。
或者說不僅僅是直接潰散,而是在陳澤熙率兵前往西域的時候,僅僅隻是交手一次,一部分的盟國便直接暗中聯係了陳氏,表示自己願意歸附。
陳氏並非是以怨報德的人,雖然答應了這些人的歸附請求,但卻提出了要求。
想要投降?
可以。
拿錢。
拿人。
天泰五年,夏五月。
這一場本應該轟轟烈烈的戰事便十分潦草的結束了,西域諸國付出了他們應當付出的代價,中原大地的邊疆處,長城上多出了不少的“奴隸”,這些人在這裡勤勤懇懇,辛辛苦苦的修建長城。
至此,陳氏再次威名傳揚天下。
那位在陳氏麾下的猛將“呂布”也同樣名揚天下。
長安
劉備不由得讚歎道:“原來是那位校尉。”
當初在陳氏初次進入長安城的時候,呂布曾經被任命為西苑八校尉之一,與劉備曾經算是同僚。
“不曾想到,他竟然如此勇猛。”
在戰書上所記載,這位猛將先鋒出征,用一招便直接將對方將領斬於馬下,那位西域的將領多少也算是有些聲名。
“百步外直接一箭穿心,這樣的本事若是能夠為我大漢所用,這該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劉備有些惋惜。
而諸葛亮坐在一邊則是有些許的擔憂。
關羽則是撫摸著胡須,笑著說道:“如此猛將,當真是想試上一試,隻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機會了。”
張飛、馬超等將領也具都是有些手癢。
劉備歎了口氣,隻要這位猛將不投靠於自己,他們之間早晚是有一戰的,除非這樣一位猛將甘心在陳澤熙手中,困居在官渡城一輩子。
他微微搖頭說道:“如今所要考慮的,是孟德的來信。”
劉備眯著眼睛,手指輕叩,做下了一個決定。
“便在明年夏日吧。”
“天下越早恢複寧靜,對於百姓們來說,越是一件好事。”
天泰六年,夏四月。
大雨傾盆而落,似乎是要將這個世上的一切汙濁都洗刷乾淨。
弘農發生了一件大事。
本已經被平定了的“黃巾亂賊”再次複興,在弘農有一位自稱為“祖天師”的男子聲稱自己得到了上天的啟示,帶領著當地被“楊氏”以及當地諸多豪強剝削的百姓揭竿而起。
而巧合的是,在這件事情爆發的前幾日,同樣發生了一件大事。
長安、琅琊兩位大漢天子協力發布詔書討伐大虞,聲稱大虞為逆黨叛逆。
長安方麵,關羽、黃忠、馬超三位大將為首,琅琊方麵則是以徐晃、於禁、夏侯惇三位大將為首,兩者各自率領十萬大軍,共計二十萬大軍圍剿大虞。
大軍出征,帶著無數的風雨朝著大虞的方向而去!
而曆史中被稱之為“三國轉折點”的那一場巨大的變故,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醞釀、而後爆發出來的。
那是一場“後黃巾起義”的起義。
大雨傾盆而落,一位看不清麵容的男子站在那裡,他的衣服全都被雨水打濕了。
長袍濕漉漉的沾染在他的身上,讓他顯得有些許狼狽。
他的身前,站著無數的百姓。
這些百姓的手中拿著屬於自己的武器,他們的眼神中帶著狂熱與猩紅的怒火。
“世家壓迫我等已然數百年!”
“昔年,陳勝吳光以黔首之身起義,後有天公將軍張角揭竿而起,而我們呢?”
他大笑著,手中的武器在雨中閃爍、反射著亮眼的光芒。
“我等不為其他的,唯要給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們一個教訓!”
男人的臉上閃過狠厲之色。
“讓他們知道。”
“沒有人生來高高在上!”
“沒有人可以踐踏其他人!”
“今日,你我倒下。”
“未來,將會有千千萬萬個你我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