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遼東諸郡的設置對於如今的大隋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華夏大地的疆土已經很久沒有擴張過了。
朝廷對於遼東支郡的安排也很簡單。
這裡太過於貧瘠了,京都之中根本沒有人願意來這裡,而這裡既然已經成了大隋的領土就不能夠不讓大隋的人來管轄。
於是,朝廷商議了許久之後,終於決定了從這一次戰功顯赫的眾人中尋找兩三位來管轄遼東支郡。
禦書房中
楊堅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奏疏。
他第一次體會到了一些“左右為難”的感覺,畢竟這一封奏疏是此次隋高之戰中所立下功勞的人員名單,這其中的許多人員他根本不了解,但卻能夠簡單的將他們進行一個分類。
“陳臨安、李世民不行。”
楊堅嘟囔著說道:“這兩個人的功勞太大了,而且還是陳氏以及李氏的人,若是讓他們留在遼東支郡,等於是將遼東支郡送到了李氏的手中,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兩大世家也不會同意的。”
李淵在這一場戰爭勝利之後,便氣急敗壞的上了一道奏疏表示,自己的兒子簡直是太不懂事了,竟然瞞著他們去參軍,這樣的孩子他壓根都不想要了,讓楊堅懲戒。
話語中雖然全都是“嫌棄”,但楊堅卻並不會真的這樣認為。
這明顯是“保護”。
相對於李淵的“嫌棄式保護”來說,陳氏那邊的就沒有什麼動靜——但這也正是楊堅更加忌憚、更加憤怒的原因,李淵的勢力雖然已經很龐大了,但卻依舊害怕自己,因此要上一封奏疏,但陳氏顯然就沒有這個顧忌。
他們一點動靜都沒有,顯然是不在乎楊堅想做什麼,或者說堅定的相信楊堅不敢做什麼。
楊堅真的不敢做什麼事情麼?
是的,他真的不敢。
所以楊堅將陳臨安以及李世民的名字都在名單上劃掉了,之後的名字也讓他一個個的劃去。
其餘的人不是關山的人,就是當地一些豪強世家的人,這些人若是成功上位遼東支郡,那麼樂子就真的大了,他將徹底失去對於遼東五郡的支配。
最後,千挑萬選的。
楊堅終於選擇出來了三個人。
“仲長孫、祿臨、諸葛雲”
他看著身旁的人開口道:“去讓黑衣衛的人好好查一查這三個人看看他們的背後有沒有什麼黨派勢力、與當地有沒有什麼糾纏。”
新的遼東支郡郡守便從這三個人中選擇一個了。
而剩下的兩人便會成為“遼東支郡郡丞”以及“遼東支郡刺史”。
遼東支郡
勝利的喜悅陽光灑滿了整個遼東,無數的人開始歡呼雀躍,其中以那些無辜的高句麗百姓為主,他們慶祝著高句麗王的死去,也慶祝著自己的新生。
遼東支郡暫時的首領“關山”派遣士卒、衙門的官差等給這些可憐的高句麗百姓講述著大隋對待百姓的政策,這些高句麗的百姓們聽得很認真,且聽完之後都感慨著大隋的“好”。
是的。
高句麗王統治時期,對待這些百姓的措施比現在更加殘忍與恐怖。
遼東支郡,某處高山之上。
仲孫謝、祿維宏、雲長歌三人站在山上,看著遠處浮現出來的無數霧靄,眉宇中都帶著些沉靜。
“大哥,我們留下的人手收到消息,那位正在調查你我三人的背景,顯然是那位陛下想要用我們了。”
雲長歌咧開嘴一笑,他的臉上帶著些許肆意的笑容。
“他顯然是查不出來什麼的,畢竟咱們“從小到大”的生長痕跡大多數都是真的,後麵的一些“虛假”也是真真假假的摻和在一起。”
“等到黑衣衛的審查結束,咱們便真的有落腳的地方了。”
仲孫謝微微點頭。
“遼東支郡這裡雖然看似貧瘠,但卻也正是因此,沒有人會跟我們爭奪。”
“在這一場戰爭中,你我的能力已經得到了體現。”
“遼東支郡這種地方想要設立,他的掌管必須是一位武將出身的人,隻有這樣才能震懾宵小,陛下必然會從有功之人中選擇。”
“除了那些陛下不能用、不敢用的人之外,咱們便是最好的選擇。”
他低著頭,看向腳下無儘煙霧的懸崖,輕聲道:“咱們可以在這裡積蓄力量,然後給大隋、給楊堅致命一擊。”
仲孫謝眉宇中閃爍著強大而又冷冽的光芒。
“待到時機一至,咱們便可以動手了。”
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那個下著大雨的夜晚,也沒有忘記躺在地上的那具萬歲帝的屍體。
既然楊堅可以殺死萬歲帝,那麼他們就也可以殺死楊堅。
那個夜晚,無數的護衛腦海中都激蕩著一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開皇十五年。
春。
朝廷於原高句麗之地設立“遼東支郡”,遼東支郡歸屬於遼州行省管轄。
又因為遼東支郡的複雜性與獨特性,所以朝廷沒有選擇從彆的地方調撥官員前來,反而是選擇從在這一場戰役中立下功勞的人當中選擇這個郡的長官。
而遼東支郡下屬的諸多府縣官員,便由遼東支郡統一進行“恩科”考試,繼而選拔,當然了——今歲大隋的官員若是有想要前來這裡當縣府長官的也同樣可以申請。
最後,朝廷任命了遼東支郡的長官——郡守仲長孫、郡丞祿臨、刺史諸葛雲。
而對於在這一次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其他諸多功臣們,則是等到他們回了京都之後在進行封賞。
行軍路上
李世民騎在馬背上,慢悠悠的跟著大軍緩緩朝著京都的方向走去,他看著身旁的陳臨安說道:“七郎,你做什麼這樣一副表情?”
“咱們現在立了功,回去之後,老爹他們應該不會拿我們怎麼樣吧?”
陳臨安則是長長的歎了口氣,他十分憐憫的看了一眼什麼心理準備都沒有的李世民說道:“你啊,就是太年輕。”
明明兩個人都是差不錯的年紀,但陳臨安卻總是看起來帶著些“老持穩重”。
他看了一眼遠處已經開始隱隱約約能夠看到模樣的京都,湊到了李世民的麵前:“不知道你家裡是個什麼樣子,但我兄長麼.嗬嗬。”
“這次回去之後,在城外大多數人都看到的地方,我兄長一定不會對我怎麼樣,但一旦回到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