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新列強的崛起都是踩著老列強上位的。
德意誌踩著法蘭西上位,美利堅踩著西班牙上位,日本踩著大清和沙俄上位,概莫能外。
19世紀中葉的美利堅的綜合實力談不上弱,但也絕不算很強。
非要排個座次的話,這一時期的美利堅綜合國力在英吉利、法蘭西、俄羅斯、普魯士、奧匈之後,在西班牙、荷蘭之前,屬於二流列強。
當然,比起這些列強,美利堅還有一個獨有的優勢。
那就是美利堅有著麵積廣闊的本土麵積,且本土的土地大都很肥沃,各類自然資源充足且齊全,比起上述的列強美利堅有著更大的潛力和更高的上限。
非要說美利堅有什麼劣勢的話,那就是兩千萬出頭的核心人口有點不夠看,這是美利堅最大的短板。
本土麵積廣闊,資源豐富,這也是美利堅作為一個後發列強沒有走向極端道路的原因。
相比德日兩國的擴張,美利堅的擴張相對有序可控。
英法的殖民地梁耀目前不敢惦記,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地還是可以惦記一下的。
麵對英法,該夾著尾巴做人就夾著尾巴做人,麵對荷蘭和西班牙,該咬上一口就咬上一口。
要是誰都不敢得罪,還談什麼發展。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和平發展崛起就是笑話。
地球上的資源就這麼點,想要崛起要麼苦自己的百姓,要麼苦他國的百姓。隻有這兩條路可以選擇。
至於這兩條路該怎麼選,梁耀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他在加州乃至整個西海岸的崇高威望是建立在加州和西海岸地區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相對比較高的基礎上的。
要是選擇壓榨本地的百姓謀發展,用不了幾年他積攢下來的威望就會蕩然無存。
這也是為什麼加州至今收取的稅種都十分有限的原因,想要讓百姓有油水可榨,實現可持續性竭澤而漁,就必須先養養,讓他們先富起來。
美利堅國內對於殖民的呼聲一直都很高,18年梁耀和佩裡遠征日本,美利堅國內自上而下的熱情都很高。
這也表明了美利堅對待殖民的態度是求之不得的。
梁耀之所以選擇將手伸向坤甸,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婆羅洲島適合種植橡膠,二是因為當地有現成的華人勢力蘭芳共和國,而這個虛弱的共和國為了避免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吞並一直在向大清尋求庇護,三則是荷蘭他得罪的起。
裡諾市的市長鄧文康和當地的警察局長押解著一百多名罪犯來到了火車站。
加州缺乏勞動力,就算是囚犯也要進行勞動改造養活自己。
女囚一般和蓮花服裝廠合作,踩縫紉機生產被服。
不過加州女性本來就少,女囚就更少了,僅有一百餘名女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80美洲黃金大亨】&nbp;&nbp;【】
男囚的數量則要比女囚多得多,對男囚的勞動改造一般是帶上鐐銬送去各大鐵路公司修築鐵路。
鄧文啟押解的這些男囚就是準備送到加利福尼亞鐵路公司修築太平洋鐵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