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真他媽的該死,這些大腹便便的政客們,不在華盛頓好好待著,來前線對我指手畫腳,真令人討厭。”
奧馬哈城內,剛剛擺脫那些令人厭惡的議員們的北軍總指揮麥克萊倫罵罵咧咧道。
“真想用我的靴子狠狠踹這些肥豬們的屁股!”
戰事爆發之後,很多精明的議員們意識到前線是他們進行政治作秀的絕佳秀場,拖家帶口來到前線進行觀戰。也有少部分議員則是抱著看熱鬨的態度來到前線的。
議員們最初更熱衷於前往的前線是東部核心地區的弗吉尼亞前線,由於前往東部弗吉尼亞前線的議員們太多,且弗吉尼亞前線距離首都華盛頓本來就很近,沒有什麼新鮮感。很快便有議員另辟蹊徑來到西部的內布拉斯加前線觀戰作秀。
這給麥克萊倫平添了很多麻煩,早就忙得焦頭爛額的麥克萊倫不僅要滿足國會老爺們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還要保護這些國會老爺們的人身安全。
至於那些國會老爺們所說的他們以身作則來到前線會鼓舞前線將士們的士氣更是無稽之談。
當這些議員們穿著考究的禮服,在扈從們簇擁下纖塵不染地出現在蓬頭垢麵的大頭兵們麵前,並對大頭兵們指手畫腳,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打擊前線士兵們的士氣,而非鼓舞。
麥克萊倫身邊的高級軍官們默不作聲,他們對這些來到前線添亂的議員們的態度和麥克萊倫一致,恨不得馬上就將這些國會老爺送走。
不過他們也清楚麥克萊倫也就逞逞口舌之快,假若這些國會老爺們把他們肥碩的屁股貼到麥克萊倫臉上,麥克萊倫舔還來不及呢,更不用說用軍靴招呼他們了。
“閣下!梅森將軍回來了!”
麥克萊倫正心煩意亂之際,一名中校走進了他的辦公室,向他彙報梅森已經來到奧馬哈的消息。
“哦,該死!梅森這家夥居然還有臉回來!整整一個旅,我還專門給他調撥了一個裝備新式大炮的炮團,兩個步兵團!他坐擁三個堅固的堡塞,居然連兩周都堅持不了!”聽到梅森這個名字,麥克萊倫更是火冒三丈,他大吼道。
“讓梅森滾過來見我!”
卡尼要塞群的失守,極大地壓縮了麥克萊倫軍團的戰略縱深,接下來奧馬哈這個邊疆重鎮將不得不直麵西軍兵鋒。
顯然,這種情況是準備尚不充分的麥克萊倫不願看到的。此前麥克萊倫願意狠下心給梅森擠出一個炮兵團,兩個民團的原因也是希望梅森能為他多爭取一些時間。哪怕是梅森隻堅持兩個月,麥克萊倫也認了。
在麥克萊倫的計劃中,他能夠用兩個月的時間對3~4萬民動員兵完成編練,讓這些匆匆應征入伍的北方市民和農民具備一個現代士兵的基本素質。
一旦他的部隊整編完成,他的部隊和西軍之間的質量差距將大大縮小。屆時不說在正麵戰場擊潰西軍,至少他有信心穩住戰線,立於不敗之地。
雖說麥克萊倫年僅35歲,是一名非常年輕的聯邦將領。但他卻是聯邦中為數不多行事穩重,用兵謹慎的將領。
和多數聯邦將領的盲目樂觀不同,到奧馬哈赴任之前,麥克萊倫就認真分析研究過西軍。
他得出的結論是西軍職業化程度很高,裝備精良,實戰經驗不遜於南軍,匆忙動員起來的北軍哪怕是有2倍左右的兵力優勢短期內也無法在正麵會戰中擊敗西軍。
當然,西軍也有短板,那就是受限於太平洋鐵路的運力和後勤,就算是舉整個西部之力,西部方麵能夠在中部邊疆地區投送的兵力上限比較低。對於這個上限的數字,麥克萊倫給出的估算是8萬。
而西軍人弱點則是北軍在中部戰區的優點,畢竟東部地區為奧馬哈提供後勤補給的難度遠比西部地區為北普拉特河穀提供後勤補給小得多。
可恨的是梅森交出的答卷是僅僅隻在卡尼要塞群堅持了兩周,這和麥克萊倫的心理預期相去甚遠。他的計劃被梅森的迅速潰壩完成打亂了。
“閣下,恐怕現在不行。”那名中校低下頭輕聲說道,“梅森將軍正在向議員們講述他突圍的英勇事跡,議員們還要留他參加今天晚上的晚宴。”
“突圍?!”麥克萊倫氣極反笑,“那就轉告梅森將軍,轉告這位偉大的,英勇無畏的美利堅英雄,讓他自己向總統起草電文彙報卡尼要塞群的情況,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那裡到底發生過什麼!”
言畢,麥克萊倫揮手示意部下出去,他想一個人安靜地思考下一步的部署。
部下們離開後,麥克萊走到沙盤前,將插在卡尼堡上的藍色小旗拔掉,換上了代表西軍的紅色小旗。
麥克萊倫的視線聚焦在堪薩斯北部,不時又看向內布拉斯加的西北部山區。
對著沙盤凝思許久,深思熟慮後的麥克萊倫拿出紙筆,在紙上卸下來了緬因旅,第一雇傭兵團等字樣
1861年5月29日夜,林肯收到了兩封來自奧馬哈的電報。
一封是梅森發來的,梅森在電報中闡述在他的帶領下,梅森旅在卡尼要塞群重創西軍,殲敵一萬,並成功突圍至奧馬哈,保存了有生力量。
另一封電報則是麥克萊倫發來,麥克萊倫除了一如既往地向林肯要兵要錢之外,還向林肯抱怨,議員們不斷地前往奧馬哈作秀,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工作。
除此之外,麥克萊倫對梅森突圍撤退至奧馬哈一事隻字未提。
“斯科特將軍,我想現在西部的局勢恐怕不容樂觀。”
兩天前,謝南多厄將軍帶領賓夕法尼亞軍團穿插至馬納薩斯鎮,打了南軍一個措手不及,林肯還沒高興多久,就被來自西部戰線的消息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林肯不是容易愚弄的民眾,儘管他不是職業軍人出身,但也明白雖然梅森給他的電報將梅森旅旅的表現吹得天花亂墜,但無法回避的事實情況是:北軍丟了卡尼要塞群。
至於梅森在電報中所說的殲敵一萬,更是無稽之談。
如果西軍真的被殲滅了一萬人,西軍的傷亡至少是三萬。這意味著西軍損失了整整一半的有生力量!這一切要是真的,西軍此時早就灰溜溜地退會普拉特河穀了。
“豈止是不容樂觀,簡直糟糕透透!梅森這家夥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他簡直是第二個安德森!不!他連安德森都不如!”斯科特對梅森的表現失望到了極點,儘管梅森曾是他的門生。
梅森的表現讓斯科特想到了薩姆特堡戰役時的安德森,這些北方後輩們的表現可真令人感到糟心。
“那就讓他享受安德森的待遇,從前線滾回來吧!”林肯麵無表情,冷聲對一旁的尼克拉交代道,“尼克拉,給奧馬哈方麵發電報,讓梅森將軍回華盛頓接受嘉獎吧。”
儘管麥克萊倫什麼都沒說,林肯知道麥克萊倫和梅森的關係並不和睦,此時再讓梅森繼續留在奧馬哈是不合時宜的。
“閣下的這個決定再明智不過了。”斯科特非常讚同林肯的決定,雖然這已經是第二次喪事喜辦,但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電令謝南多厄將軍,拿下馬納薩斯鎮!我們需要一場真正的勝利鼓舞民心!”經過一番權衡,林肯作出了決策。
梅森新敗,麥克萊倫的西部軍團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消滅傾巢而出的西軍。相形之下,北軍在東部戰線更有優勢。
林肯決定在西部戰線采取收勢,把戰線維持在奧馬哈,牽製住西軍主力即可。他把破局點選擇在了東部戰線,畢竟北軍剛剛在布爾溪的馬納薩斯鎮取得了勝利,此時謝南多厄的賓夕法尼亞軍團正士氣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