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機隻是其一,真正的關鍵是韋悰。
韋悰是尚書右丞。
尚書左丞盧承慶,佐尚書左仆射房玄齡。
尚書右丞韋悰,佐尚書右仆射高士廉。
盧承慶和房玄齡關係近;韋悰和高士廉走的近。
前一世,李承乾斷腿之後,除了魏征是明麵上堅定的支持李承乾之外,在暗地裡,高士廉也曾經不止一次的勸諫李世民。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高士廉和李承乾怎麼親近,而是因為高士廉是他母後的親舅舅。
李世民要廢李承乾,受過長孫皇後囑托的高士廉怎麼可能輕易答應。
如果李承乾記得沒錯的話,在前世他策劃謀逆之前,申國公高士廉致仕了。
這一切用陰謀論的角度看起來,就像是他的父皇在一步步清理阻撓他廢太子的力量。
高士廉倒也罷了,他是從親情的角度來看,但是韋悰,恐怕還有因為韋悰自己的能力。
在這件案子之前,韋悰被時人稱讚為“識洞幾先,惟專朝右”。
在這個案子之後,他被皇帝親自點評:“不識大體。”
一輩子就毀了。
而李承乾自己,也在無聲無息之間,丟掉了一部分支持自己的力量。
……
李承乾有的時候在想,是不是自己多疑了?
實際上他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根本就是一個巧合?
然而今日,當這個奏本莫名其妙,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他案頭的時候,李承乾猛然一個激靈。
甚至於他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這本奏本,不僅他這裡有,尚書左丞盧承慶那裡一樣也有。
夾雜在十幾個奏本當中,悄無聲息,不顯山不露水,讓人不怎麼當成一回事,但卻是關鍵時刻,非常凶狠的一記殺招。
隻不過和前世不同的是,上一次倒黴的是韋悰,這一次倒黴的是盧承慶。
皇帝不會對盧承慶多做什麼的,一句“見識淺薄”,足夠徹底斷送他的仕途。
盧承慶要倒黴了。
這本來就是李承乾算計的結果。
隻是他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
突然間,他有些莫名的覺得盧承慶可憐。
……
嗬嗬嗬……
黑暗中,李承乾無聲的笑了,他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間變得心慈手軟了。
盧承慶前日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他範陽盧氏的名聲罷了。
他並不是真的要靠近李承乾。
如今他的倒黴,除了他和李承乾有輕微的靠攏以外,更多的是李承乾算計他和房玄齡關係的結果。
而對於李承乾而言,他需要做的,就是在這件事情當中,保住自己。
至於盧承慶,李承乾在對他狠狠踢一腳的同時,不要讓朝中百官認為皇帝責罰盧承慶,是因為他開始靠向東宮。
他被罰僅僅是因為他自己,甚至於是和魏王走近。
或許他更加可以,將盧承慶再進一步栽贓一下,讓更多的人,不隻是他的父皇,所有人以為盧承慶和崔千的死有關係。
或許,可以從盧護的遺孀身上著手。
或許在最後,他可以將房遺愛也勾連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