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大了自己就懂了。
徐行打暈巫行雲後,便將她的玲瓏身姿如麻袋般輕巧地拎起,扛在肩上,腳步一邁,便朝密林那處的主戰場走去。
就在他廢了一番手腳,收拾李秋水、巫行雲時,這處密林中的戰事,也已進行到最後階段,幾乎要宣告終結。
畢竟,徐行未離開之前,就已除掉了“青梅竹”、“九幽神君”這兩個諸葛級的最大禍患,並且捎帶手打死了老不死、中間人、白愁飛、單耳神僧這四個一流高手。
等他走去迎戰逍遙二老之時,還除掉了來援的何家高手,如此一來,鐵手等人基本已確定勝勢。
他們唯一要做的,便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至於為貪功冒進而造成額外傷亡。
不過饒是如此,這些高手給剩餘的幾人,仍是帶來了非比尋常的壓迫力。
如今,正道一方在場的強者,除了徐行帶來的七大高手外,還多了戰僧、沈虎禪這兩名格外生猛的實戰派強人,聲勢之大,簡直是難以想象。
而蔡京一黨殘存的高手裡,四大凶徒已重傷兩個,李延宗斷臂,真正保有全盛戰鬥力的,便隻有“大劈棺”燕趙、“小雪仙”唐仇,以及後來的神山上人、葉雲滅、多指頭陀。
比數量、比狀態,蔡京一方都已落入絕對劣勢。
更何況,鐵手這群人,基本都是習慣了被圍攻的高手,對他們來說,同級之爭一打二、一打三都是常態,一打四、一打五才叫挑戰,個個都是戰神般的人物。
如今這群總是被圍攻的人,合起夥來,聯手絞殺敵人,更是顯得陣勢嚴密,無懈可擊。
畢竟,這夥人中,光是出身自在門的,便已為數不少。
鐵手、追命、楊奸、蕭劍僧都是諸葛神侯一係的高手,段譽、花珍代、沈虎禪則是懶殘大師的親傳弟子。
戰僧、鳩摩智、梁癲、蔡狂稍微寒磣了點,跟自在門這群人搭不上夥,也勉勉強強能組個和尚羈絆。
他們這種配合,更是讓蔡京一方的高手看了流淚,不同於正道一方高手,這群人平日裡都是打慣了群架、習慣了與人配合。
但他們對群架的全部理解,隻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隱藏實力,悶聲發大財,小心隊友,以免陰溝翻船。
既是為權勢、利益而來,自然沒有互信的基礎,如今一見正道這批人,眾人更是心生無窮感觸。
這種並肩而戰,完全可以托付生死的姿態,實在是有些耀眼。
鐵手等人采取的戰略,乃是再簡單不過的捉對廝殺,而丐幫眾人和蘇夢枕、鳩摩智、戰僧則是當做總預備隊,為眾人掠陣,隻要哪裡出現紕漏,或是誰出現破綻,便立即出手。
鳩摩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注意戰場動向,隨時準備支援或是殺敵。
可當他看了會兒戰場後,卻發現了不對勁。
鳩摩智盯著那個相貌平凡、斷了一臂,隻著小兵打扮的年輕人,從中看出了一種無比熟悉的感覺。
仔仔細細地看了幾個回合後,他忽地大喝一聲,嗓音中,已運起“十萬六千光明獅子吼”、“天龍禪唱”的法門,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
“閣下,莫非是中原慕容世家的子弟,敢問與慕容博如何稱呼?”
李延宗乍聞鳩摩智以念力、內力共同迫出的雄渾嗓音,頭腦頓時一震。
可他手上動作卻不慢,僅以一震一攫,竟是硬生生將追命的腿勁給偏轉。
追命乍然遇此招,身形一旋,如風中落葉,無可琢磨,飄遠三尺,才疾聲呼喝道:
“慕容世家,鬥轉星移,是你,慕容複!”
聽到鳩摩智和追命這麼一喊,正邪雙方的高手,雖是正在激戰,也忍不住分出些許心神,朝李延宗看來。
慕容世家這數百年來,一向是人才輩出,頗有底蘊。
他們並未如“武林十三家”那般,形成名為“家族”實為“幫派”的盟會勢力,而是堅持血統、宗族。
他們的上一代家主慕容世情更是與前代武當掌教太禪真人、少林方丈天正大師齊名。
當慕容世情死於權力幫之戰後,後續接班的慕容博,亦是一代人傑。
慕容博上位之後,趁著“朱大天王”朱俠武死於大俠蕭秋水之手的空隙,將他所遺留的“長江三峽十二連環塢水道”勢力儘數兼並。
由此,慕容世家幾乎一統長江南岸的武林勢力,由此闖出了“南慕容”的名頭,與君山的“北丐幫”並稱。
其實在很多武林人士眼中,青黃不接、魚龍混雜,正麵臨分裂之厄的丐幫,都還不配與慕容家並稱。
當初的慕容世家,可謂是開枝散葉,人丁興旺,門人弟子遍布江南,勢力盤根錯節,難以動搖,就連六分半堂、金風細雨樓這等大派,也要謹慎對待。
隻可惜,慕容博此人在盛年之時,無故失蹤,成為武林中一樁懸案。
慕容世家雖也頗有幾位功力深厚的高手,卻也無法在群狼環伺之下,守住這般家業,隻能收縮勢力範圍,以圖後續。
這所謂的“後續”,指的便是慕容博之子,慕容複。
這位慕容公子年僅十六歲時,就學成“鬥轉星移”,與剛剛自少林歸來,練成“降龍廿八掌”的丐幫少幫主喬峰並稱為一時瑜亮。
彼時,慕容世家雖然勢力收縮,可元氣未損,仍是能橫壓丐幫一頭,於是“南慕容,北丐幫”便改成了“南慕容,北喬峰”。
南慕容的含義,也就從慕容世家,變成了慕容複本人。
嚴格來說,他們兩人的處境的確也有相似之處,都肩負著要複興各自勢力的使命,也都是名震一時的少年英傑,這種並稱其實亦是一種來自前輩的勉勵和嘉許。
可是年紀輕輕的慕容複心高氣傲,打心底裡瞧不起丐幫這群泥腿子,自是一心想擊敗喬峰,令這所謂的少幫主成為自己一生傳奇的注腳。
可他沒有想到,“慕容複”這個名字,在喬峰的傳奇生涯中,甚至連成為注腳的資格都沒有。
自學會“降龍十八掌”後,喬峰的武功豈止是一日千裡、簡直是萬裡、十萬裡!
等到二十歲那年,這位少幫主已降服原有的五大分支,成為當之無愧的丐幫共主,令這個原本江河日下、垂垂老矣的臃腫幫派,立時恢複生機。
從此以後,南慕容的慕容,又改成了慕容世家,慕容複想不到,在自己武功都未大成的年紀,喬峰就已完成了複興丐幫的終極使命。
他苦修三年後,本想要挑戰喬峰,卻又聽說這位總幫主以一敵二,戰敗了梁癲、蔡狂,並將在原本的五大分支中,再延請各大親善丐幫的門派加入,擴張成十大分支。
從此,哪怕整個慕容世家捆在一起,也不配與之比擬,慕容家宿老們也不敢再“碰瓷”,“南慕容,北喬峰”的說法,更是煙消雲散。
慕容複之名,立時成為大言炎炎的代表。
就連慕容世家內部,對他也有了些流言蜚語。
——看啊,這就是那個不自量力的慕容公子。
——哈哈哈哈,敢跟喬幫主比,憑他也配!
過了些時日,喬峰偶然得知了此事,驚訝了一下,隨便在某個場合,解釋了一句:
“其實慕容公子亦是武林英才,未來可期,我也很看好他的。”
此事一出,人人稱讚喬幫主這位前輩高人的寬宏大量、不凡氣度,就連慕容世家都鬆了一口氣,仿佛都忘了他跟慕容複本就是一代人。
——慕容複記得。
可記得又如何?
現在的他,拿什麼去跟喬峰比,和這位丐幫總幫主鬥?
就在慕容複心中幾經起落,將要把這件事情揭過,老老實實作為“慕容複”而非“南慕容”生活之時,事情又有了變化。
由於喬峰的寬宏大量,慕容家宿老非但沒有反思,反倒是深覺這條“捆綁”路可以進行下去。
畢竟,隨著喬峰的崛起,他們慕容世家的名號,漸漸變得為更多人所知,在這個江湖上,名氣就等於關係、關係就等於勢力。
所以,這群宿老們並沒有放棄大受打擊的慕容複,而是將他與另一位武林中少年天才捆綁了起來,並稱為年輕一代兩大奇才。
這個人,叫做鐵遊夏。
其實,此時的慕容複已經比鐵遊夏大了好幾歲,武林中對此已頗有微詞。
不過,那一年的鐵遊夏還沒有闖出“鐵手”之名,更非是禦賜的“四大名捕”,兼之諸葛正我和鐵遊夏也不在乎這種事,便由得他們去了。
這也是慕容長老們經過喬峰之事後,得到的啟發,要選人也得選名震天下、胸襟開闊的正道人物,最起碼不容易禍及家人。
要是挑個什麼無敵公子、唐十五之流,隻怕第一天消息傳出去,慕容家等不到第二天太陽升起,就要被人滅了滿門。
慕容複經過喬峰之事後,雖然一度心潮起伏,可是他也是真的想要再次證明自己,鐵遊夏身為自在門傳人,又是諸葛正我的徒弟,論出身甚至還要高過喬峰,無疑是個絕好的對手。
就在慕容複抖擻精神,準備拿出十成心力,重新鬥一鬥這個傳聞中,諸葛正我座下最能成大器的徒弟之時,江湖中突然傳來消息:
京西大水,鐵遊夏憑一人之力舉萬斤銅壁禦洪,拯救災民數百人。
慕容複就算再自視甚高,也知道自己萬做不到這種事,慕容世家眾人也一時失語。
緊接著,宮裡又傳出消息,諸葛正我聯合“捕神”劉獨峰、“捕王”李玄衣同時上書,令座下曾立數次大功的四名弟子,得禦賜的“平亂玉佩”,成為“天下四大名捕”。
這下,慕容家縱然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再去碰瓷鐵手。
在這個世界,民不與官鬥聽起來像是一句屁話,但也要考慮到,這個“官”究竟是誰。
而且,就算諸葛正我和鐵手兩人心胸寬廣,可既然站到那個位置,天下間想要討好他們的人,總會千方百計找角度。
到處碰瓷的慕容世家,無疑就是個借力的好靶子,就連當初的“南慕容,北喬峰”一語也給人翻了出來,成為慕容世家,以及慕容複本人的罪證。
一時間,不隻是慕容複本人,就連慕容這個姓氏,在武林中都變得臭名昭著。
好在,諸葛正我終究是個厚道的人,便挑了個時候,讓神侯府的首席對外發言人,“無情神捕”盛崖餘出麵,公開對外表示:
“慕容公子啊,這個人沒有多少缺點,都是武林同道,不必如此。”
隻是據傳聞,當日還有個長得像追命、說話像追命、穿著像追命的神秘人,一邊喝酒,一邊笑嘻嘻地表示:
“大師兄的話沒說完,剩下半句是,這個人,他也沒多少優點……唔唔唔……”
這下大家知道,不僅無情話沒說完,神秘人的話也說不完了,鐵手單臂箍住這神秘人的脖子,笑容無比陽光,將他拖回了神侯府。
無情則仍是那副冷麵神情,說完後也不管眾人如何想,便令四劍童將自己推回了神侯府。
那一天後,幾乎全武林的人都知道,無情公子評價慕容複為“沒有多少優點的人。”
至於無情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不隻三個師弟覺得是,就連諸葛正我也這麼覺得。
這為老不尊的神侯,甚至還在私下裡,悄咪咪地問過,結果如何大家不知道,隻知道那天神侯的笑聲格外……狹促。
得了這個評價,本就憋屈的慕容複更是狂怒,他是個不願認輸的人,並且無論對喬峰還是鐵手,他都自認為自己都擁有足夠的先發優勢。
可正因如此,這種每次被人迎頭趕上,並且踩在腳底的屈辱,才會越發強烈。
而慕容世家的宿老們,在經曆這一係列事件的打擊,又被神侯府貼臉嘲諷後,非但沒有放棄炒作、碰瓷,反倒是變本加厲。
——反正都這樣了,倒不如再拚一次!
左右慕容博已死,他們這一脈在慕容世家中本就是獨苗苗,隻剩個慕容複,根本是爺爺不疼姥姥不愛,堪稱旁支中的旁支,偏門裡的偏門。
既然如此,何不把這小子最後的利用價值,也給徹底壓榨出來?
這一次,他們為慕容複選的對手乃是:
——大理國段氏弟子,段譽!
這一年,段譽還未暴露自在門弟子的身份,隻是頂著個大理段氏的名頭。
按道理來說,慕容複乃是北燕皇室後裔,跟段譽的身份也差不多。
問題就在於,此時段譽還未及弱冠,慕容複已過而立之年。
慕容世家為了強行把兩人拚在一起,甚至獨創出了“中青代兩大高手”的說法。
某不知名的“追命神捕”崔略商對此評價道:
“慕容公子了不得,他的年紀大到哪裡,年輕人的標準就豎在哪裡,可惜我老崔早生了幾年啊。”
對這種說法,慕容複是咬緊了牙又憋紅了臉,就在這時,有人找上了燕子塢,誠邀慕容複加盟。
這人自稱乃是“絕滅王”,並且盛讚慕容複的誌氣與格局,認為他乃是被慕容世家拖累的奇才,若是能夠與之解綁,拋去名利,自有一番曠闊天地。
慕容複在這些年的炒作生涯中,雖是屢屢失意,卻也曾經得意,更逐漸習慣了來自眾人的崇拜目光。
所以,他此時最缺的就是來自旁人的認可,如今又被“絕滅王”這樣的前輩高人、頂尖強者稱讚,那種成就感簡直是無與倫比。
是以,慕容複當即決定,投身絕滅王麾下,要跟他一起,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做出這個決定後,慕容複再回過頭來,看慕容世家這群人,以及以前那兩位宿敵,心底總會升起一種優越感。
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與真諦,而這些凡夫俗子卻仍為虛名所累,為了一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打生打死。
尤其是當他看段譽時,這種感覺就越發明顯,慕容複雖然不想跟這種乳臭未乾的小子鬥,但對段譽仍是頗有優越感。
他感覺自己已經超脫了這個比賽,而段譽還困在其中——雖然段譽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所謂的“比賽”。
不過,這種心情也並未維持多久。
慕容複自從化名李延宗,加入左武王麾下後,的確在暗中做下不少大事,頗得了一番獎賞和稱讚,重新找回了自己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可很快,他就又聽到一個,曾經以為與自己已是兩個世界的名字——段譽。
這以往名不見經傳的小子,竟然是自在門第三代傳人,並且學會了六脈神劍,力戰鳩摩智?!
鳩摩智是什麼人,彆人不知道,慕容複是再清楚不過,他父親生前就曾多次向他提及,這番僧的才能不可限量。
為此,慕容博還裝神弄鬼,刻意貶低自己,給鳩摩智心底種下中原神功包羅萬象、中原武林強人輩出的陰影,以求拖慢他的武學進度。
——當然,就連慕容博也沒有想到,此舉反倒是讓鳩摩智一意勇猛精進,直到修成十層“龍象般若功”和“火焰刀”後才終於出山。
他更沒想到的是,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中原武林竟然當真如此臥虎藏龍、高深莫測,以至於修行多年的鳩摩智甫一出山就在無量山遭了劫數,被徐行收入麾下,成為逍遙派供奉。
不過,無論如何,在慕容博心中,鳩摩智都是一個再如何重視也不為過的真正敵手——這種認知,也根植在年紀尚小的慕容複心中,並逐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哪怕是在二十多年後,在慕容複心中,鳩摩智依舊是跟自己父親一樣的頂尖高手,他甚至將一部分對父親的懷念和期待,都移情到這個多次聽說的大和尚身上,並且對此人深為忌憚,視為暫時難以企及的大敵。
——可就是這樣一個高手,竟然被段譽所阻?
彼時彼刻,慕容複心中隻有一句話:
“有沒有搞錯,又比我強?!”